【閱讀導引】光緒十一年(1885),近代著名愛國詩人、外交家、政治家黃遵憲解駐美國舊金山領事任,從太平洋乘船歸國。時值中秋,他仰望如鏡明月,俯視茫茫海水,回顧人生際遇,感受人生悲歡離合,感慨之下作《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整首詩中,中秋明月作為主線貫穿始終,他描寫海天月色,敘述乘船夜行之感,接著又從明月聯(lián)想到祖國和人民,進而引出自己的懷歸之志和個人浩茫無際的復雜心情。
“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節(jié)。泰西紀歷二千年,只作尋常數(shù)圓缺?!北M管共處一輪圓月之下,有著共同的文化背景,然而身處不同地方的人的感受卻并不相同。時代對個人命運的影響是深遠的,本文作者王鼎鈞經(jīng)歷了1940年代的各種戰(zhàn)爭,歷經(jīng)長途奔波的曲折和坎坷: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在天津被俘、俘虜營訓練、徒步行走膠濟鐵路全線至青島、最終從上海遠走海外…一路上,各種危機、沖突頻發(fā),各種艱難意外頻發(fā)。
1995年,作者身在紐約,正值閏月中秋,他于月下思人間得失,嘆過去與未來。“無人不愛今年閏,月看中秋兩度圓?!碧瞥瘯r人們就尤其喜愛閏八月,因為可以看到兩次中秋月圓。閏月是陰陽歷中為使農(nóng)歷年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而增設的月。陰陽歷以朔望月的長度(29.5306日)為一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個月,同回歸年(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故需要置閏,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兩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閏八月就更難得了,上一個閏八月在1995年,也就是作者寫下本文那年,而下一個閏八月得等到2052年。本文短句優(yōu)美,排列整齊,帶有古典詩詞的韻律感,各類修辭手法作者更是信手拈來,給人以脫俗的美感。
【作者簡介】王鼎鈞,1925年生,山東蘭陵縣人。幼年因戰(zhàn)亂失學從軍,曾任廣播公司編審、報社記者、專欄主筆。
【附文】
閏中秋,華苑看月
王鼎鈞
1995年8月,朋友提出“什么地方最宜賞月?”賞月,早已沉淀了的習慣。大都會驅(qū)逐自然,騷擾詩興,機聲隆隆如雷,燈比星多,令人眼花繚亂。燈黑人寂的地方也有,但往往月未升起,賊先出現(xiàn)。已經(jīng)有好多年拿電視屏幕當月看,連月餅也懶得去買。
可是今年是1995。今年陰歷有兩個八月。今年的空氣里浮著世紀末,胸中回蕩著想當初。決定好好地看一眼世界。什么地方最宜賞月?我找到紐約上州的“華苑”。華苑高爽空曠,占地七十英畝,有山有水,有森林花圃草坪,四周分布著賽馬場、高爾夫球場、蘋果園,還有個滑雪場。每年夏季,旅行團從四方來游憩,現(xiàn)在秋深了,正好,“游人去后我偏來”。
很不巧,這第一個八月,第一個中秋,通宵冷雨。雨把熱鬧全趕進了華苑山莊,大廳里舉行歌唱晚會,聲動草木;晚餐自助,喜來登飯店的大師傅做出十七道美食。一時大快朵頤,人氣蒸騰。可是密云遮月。無妨,今年閏八月,三十天后又是一個中秋,那才是真正的中秋,現(xiàn)在只是時間余積,時差還在填補。第一個中秋只是彩排,嫦娥拉上云幕,灑下標點,不許我們先睹為快。
閏中秋真好。天上有閏,人間的失落可以拾回,美麗可以再得。閏中秋我們重登華苑,這一晚纖云四卷,高速公路上月出東山,山林頂端一道銀色的曲線,捧著一顆明珠。月剛剛從造物者的手中滾出,忽左忽右,時隱時現(xiàn),似引導又似窺探。我說過(現(xiàn)在有很多人也這樣說),美國的月亮不比中國的月亮圓,但是比中國的月亮大。我們平視初升的滿月,吳剛的桂樹、嫦娥的宮墻、玉兔的身影像放大后的陳年照片,一路上,地球和它的孿生兄弟遙遙相望、并肩競走。
車到華苑,月正中天,光華撲面,近在眼前。這月是另一個月,來時途中所見的月,是一個天真的公主,到了華苑中庭,月是一位華貴的皇后。她步下重階,敞開庭院,純凈天身,四野透明,奪目中疑有裙裾搖曳,掃過眾星,緩步前行。冷冷的空氣像冰凍的香檳使人興奮,天無二色,整座華苑就是廣寒宮。
1995年,閏中秋,總算找到極好的看臺。月神巡行,似有天使獻花。她的四周出現(xiàn)虹一樣的環(huán)。似有天使掃街開道,腳前的星趕快躲開,等她走過,從背后伸出頭來。夜色如雪,化中夜為黎明,這時,月重新磨洗,月中沒有玉兔桂樹,沒有火山坑洞,只有美;美走過去,落下來,草上霜華四濺。這是月的領地,美的容器,萬古千秋,若有所待。月緩緩走來,人緩緩走去,從不停留,只是再來。
月緩緩走去。月下,高爾夫球場在失眠。蘋果在捉迷藏,葡萄嬉笑,馬場如一張宣紙等待落墨,西點軍校排列著英雄夢,莊嚴寺檐角高聳指月為禪,無雪,滑雪勝地上先鋪上一層幻覺。華苑有湖,月到湖心,天如水,水如天。湖面如鏡。是放大了的團圓,微風拂過,水紋以掃描釋放皎潔,水月似空似色,似有為似無為,似人間似天上。湖畔月下,不知此身是水是月,恍覺此世是水也是月。想起洗禮,受洗者應該來此靜坐,浴月重生,圣靈定會像鴿子降下來,我們也想化鴿飛去。
中秋月是中國的特產(chǎn),“泰西紀歷二千年,只作尋常數(shù)圓缺”。看月,天只有月,無云無星,天空沒有裂痕(電線),沒有補?。ǜ邚B),沒有誰對月喊口號示威(汽車、飛機),沒有誰強迫收費(乞丐、強盜),也沒有世俗脂粉擠眉的視線(燈火)??丛碌牡胤接兴?、有萍點綴,有松指引,有亭等候,有山環(huán)繞,有草坪陪襯。你來看月,月也一定看你。你將從月中看見一切美:正在擁有的美,業(yè)已失去的美,尚在幻想的美。一切如意,即使是死刑犯,也不會從月中看見劊子手。即使是破產(chǎn)者,也不會從月中看見債主。如果什么也不想,那就試試看,讓月把你照成一團空明,不垢不凈。
我微微喘息,原來享受境界也很累人。我思量高音如何持久,天使站在針尖上用什么姿勢。高寒最處,凍僵了野豹。我流連風露,抖擻不去,像一個量小的人,不勝酒力,猶自貪杯。中秋月,暌違太久了,享樂的能力也是用進廢退。也許應該多來幾個人。也許該添一曲古琴,幾首唐詩。人影,私語,與月俱沉,明晨與紅楓紫槭相對,昨夜已成史話。好月太少,我們錯過太多。從此陰陽合歷,明年中秋再來。
(來源:王鼎鈞《江河旋律》,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