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引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具體指導。統(tǒng)編語文教材對閱讀策略單元的單獨編排作為一大創(chuàng)舉,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是“有目的地閱讀”策略單元,教師在教學時要認真研讀,把握教材單元內(nèi)部的邏輯關系,聚焦閱讀策略,引導學生開展“有目的地閱讀”活動,并聯(lián)系學生生活、溝通課堂內(nèi)外,凸顯“有目的地閱讀”的教學價值,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統(tǒng)編語文教材;閱讀策略;有目的地閱讀;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34-0063-03
閱讀策略單元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設置的全新單元,包括“預測”“提問”“提高閱讀速度”“有目的地閱讀”四個相互關聯(lián)的單元。閱讀策略單元的單獨編排,凸顯了閱讀策略教學目標的操作性和指向性,細化了學生閱讀的具體要求,旨在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閱讀,逐步提升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把閱讀策略教學目標落到實處?下面,筆者就以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有目的地閱讀”單元)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
一、鉆研教材,把握“有目的地閱讀”
要把“有目的地閱讀”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教師就要認真研讀教材,把握單元內(nèi)部的邏輯關系,建立閱讀策略與學生之間的關聯(lián),讓學生的閱讀真正發(fā)生。
(一)橫向解讀
橫向解讀一般指單元內(nèi)部解讀,包括閱讀策略在本單元的編排及落實途徑等。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由單元導語頁、精讀課文《竹節(jié)人》《宇宙生命之謎》、略讀課文《故宮博物院》及《語文園地》等組成。在橫向解讀后,筆者發(fā)現(xiàn),教材在單元導語頁直接點明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題目下面的閱讀提示中都明確提出了閱讀要求,線索清晰明確、層次感強,為教師引領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指明了路徑。
(二)縱向梳理
在閱讀策略單元教學中,教師不光要著眼單元學習內(nèi)容,還要基于教材編排體系對其進行縱向梳理,明確它在整個語文學習中的目標定位。筆者在縱向梳理后發(fā)現(xiàn),“有目的地閱讀”策略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已掌握預測、提問、提高閱讀速度等閱讀策略的基礎上的。這就意味著學生可以根據(jù)閱讀目的,結合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綜合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展開閱讀。把握住這一點,“有目的地閱讀”單元的教學目標就會更加明確,從而為學生的高效閱讀指引航向。
二、聚焦策略,引導“有目的地閱讀”
本單元以“有目的地閱讀”為主線編排了三篇課文。這些課文雖然在閱讀目的、要求、側重點上各不相同,但是在閱讀策略的運用上有一定的關聯(lián),凸顯了閱讀策略在單元中的遞進性和發(fā)展性?;诖?,教師要聚焦閱讀策略,依據(jù)課文特點開展有目的的閱讀活動。
(一)根據(jù)閱讀目的,篩選閱讀內(nèi)容
對六年級學生來說,閱讀一篇課文不難,難的是根據(jù)閱讀目的篩選相關的閱讀內(nèi)容,并選擇適宜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
如教學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竹節(jié)人》時,教師要通過有目的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方法的多樣性。為此,教師根據(jù)教材設置的三個任務進行引導。任務一“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閱讀任務,需要學生從文中篩選出與玩具制作有關的內(nèi)容并進行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運用快速瀏覽的方法,從文中找出描述玩具制作方法的段落——第3自然段,并進行細讀,再仿寫玩具制作指南,順利完成任務一。針對任務二“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中描述“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從而篩選出課文第8~19自然段中的相關內(nèi)容來讀。為完成任務三“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教師要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文中出現(xiàn)老師的部分,即課文第20~29自然段,并對這一部分展開細讀。
又如,教學《宇宙生命之謎》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分別圍繞課后練習中“科學家是怎么判斷其他星球有沒有生命的呢?”“人類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這兩個問題大致瀏覽課文,篩選出相關詞句或段落,再將與問題有關的內(nèi)容多讀幾遍,對與問題關系不大的內(nèi)容簡單讀讀就行。教學《故宮博物院》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選擇閱讀提示中的一項任務,再從文中篩選出完成任務所需部分進行重點閱讀。
篩選是落實“有目的地閱讀”的有效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提醒學生在篩選時盡量拓寬閱讀視域,讓篩選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要集中注意力,時刻牢記閱讀任務,讓篩選更精準、更有效。這樣根據(jù)閱讀目的篩選相關內(nèi)容,使學生的閱讀更具針對性,為他們后續(xù)依據(jù)閱讀內(nèi)容選擇適切的閱讀方法打下了基礎。
(二)聚焦閱讀策略,循序漸進提升
通過對本單元三篇課文的研讀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是層遞式落實“有目的地閱讀”的。這樣編排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能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逐漸掌握“有目的地閱讀”策略。
《竹節(jié)人》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有目的地閱讀”,以及如何依據(jù)閱讀目的選擇相關的閱讀內(nèi)容?!队钪嫔i》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課文旁批和課后練習,進一步習得“有目的地閱讀”的基本方法。《故宮博物院》一課旨在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學到的“有目的地閱讀”的方法進行獨立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jù)教材編排特點,秉持由扶到放的原則,逐步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提升學生“有目的地閱讀”的能力。
以《宇宙生命之謎》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先播放一段關于浩瀚宇宙中的生命之謎的視頻,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宇宙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借助課文旁批畫出文章中心句,快速提取文中的相關信息,并思考:“在明確了閱讀任務后,你重點關注課文哪個部分的內(nèi)容?通過閱讀課文旁批,你學到了哪些‘有目的地閱讀’的方法?你在閱讀課文哪些部分時用到了類似方法?”通過對學習過程的歸納總結、交流分享,學生學會了通過跳讀聚焦關鍵內(nèi)容,學會了借助關鍵句提取主要信息,學會了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梢?,在“有目的地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依據(jù)單元課文特點,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開展閱讀學習,符合學生認知事物的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全面提升。
(三)巧用“交流平臺”,梳理閱讀方法
“交流平臺”是《語文園地》中的一個欄目,主要是對單元語文要素的梳理與總結。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用好“交流平臺”,可以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促使學生將“有目的地閱讀”策略真正內(nèi)化于心。
本單元“交流平臺”從“根據(jù)目的選擇合適的材料”“對與閱讀目的關聯(lián)性不強的內(nèi)容瀏覽一下即可”“根據(jù)閱讀目的選擇適合的閱讀方法”等方面,對“有目的地閱讀”的經(jīng)驗和方法進行了梳理。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把“交流平臺”的內(nèi)容讀一讀,再結合課文談談自己的閱讀收獲。如有的學生說:“我在閱讀《竹節(jié)人》的時候,先大致瀏覽課文內(nèi)容,再依據(jù)閱讀目的‘體會傳統(tǒng)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選擇了第8~19自然段的內(nèi)容進行重點閱讀。這樣閱讀課文讓我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庇械膶W生說:“我在學習《宇宙生命之謎》一課時,采用了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明白了‘宇宙生命之謎’中的‘謎’指的是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問題?!边€有的學生說:“在《故宮博物院》一課的學習中,我明白了要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就要重點閱讀材料一、二、四?!边@樣,通過相互交流,學生把“有目的地閱讀”的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深化了對“有目的地閱讀”策略的認識,取得了顯著的學習成效。
在本單元教學中,在學生對“有目的地閱讀”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結合“交流平臺”,對單元課文涉及的閱讀策略進行梳理,幫助學生形成對“有目的地閱讀”策略的系統(tǒng)化認識,夯實了學生的閱讀基礎,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凸顯價值,運用“有目的地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苯y(tǒng)編語文教材中編排的閱讀策略有其獨特的實踐價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揣摩編者意圖,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有目的地閱讀”策略,使其價值得到真正凸顯。
(一)聯(lián)系生活
語文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習語文可以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生活。為此,教師要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創(chuàng)設適宜的生活情境,勾連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好處。
如在教學《故宮博物院》一課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生活情境:“放假期間,你們家會去旅游嗎?旅游前你們會做哪些攻略?如果今年暑假,爸爸媽媽要帶你去故宮博物院參觀,你會對他們提出哪些建議?”這個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有目的地閱讀”的應用價值,而且在為家人制訂出行計劃這一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興趣會更加高漲?;诖耍處煶浞址攀?,組織學生小組交流,為家庭的暑假出行計劃獻計獻策,進而完成有目的地閱讀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將閱讀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聯(lián)起來,凸顯閱讀策略的應用價值,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二)溝通內(nèi)外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建構了精讀、略讀及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學生學習閱讀策略的目的不僅在于能夠在課內(nèi)運用策略進行閱讀,還在于能夠在課外閱讀中主動運用“有目的地閱讀”策略?;诖耍處熞幸庾R地培養(yǎng)學生運用策略閱讀的習慣,但這一習慣的養(yǎng)成僅靠教材中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個人閱讀與集體閱讀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有目的地閱讀”策略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童年》《小英雄雨來》等故事,并把自己有目的地閱讀的過程和經(jīng)歷與大家交流分享,這樣能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教師要把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放在閱讀教學的重要位置,并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有目的地閱讀”策略去閱讀,從而真正實現(xiàn)“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使“有目的地閱讀”策略在課堂上得到落實,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
綜上所述,閱讀策略的習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練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有目的地閱讀”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從單元整體出發(fā),結合課文特點,秉持由扶到放的原則,引導學生學策略、用策略,使學生的閱讀目標更加明確,同時把“有目的地閱讀”策略落到實處,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 參 考 文 獻 ]
[1] 狄昌鳳.聚焦閱讀策略 習得閱讀方法:以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J].七彩語文,2023(40):61-63.
[2] 李雪梅.閱讀策略單元整體教學的內(nèi)在邏輯:以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23(30):36-37.
[3] 劉蓓.閱讀技能形成的教學實踐探索[J].小學語文,2023(11):42-45.
(責編 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