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專題
中國傳統(tǒng)文藝價值思想傳承創(chuàng)新研究論綱孫書文(1,0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工作重要論述探析鞠忠美(1,11)
●齊魯藝術文化研究
齊魯音樂文化的考古學闡釋溫增源(1,15)
齊魯文化視域下的電影創(chuàng)作泛論劉 璐 吳 岳(1,27)
●首屆山東省“音樂理論與創(chuàng)作理論成果”推優(yōu)活動暨“齊魯樂譚”專欄
在首屆山東省“音樂理論與創(chuàng)作理論成果”推優(yōu)活動暨“齊魯樂譚”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詞王洪禹(3,04)
新時代山東音樂理論與創(chuàng)作理論的學術回顧與愿景展望劉曉靜(3,06)
抱誠守真,紹立華章
——山東省“音樂理論與創(chuàng)作理論成果”推優(yōu)活動暨“齊魯樂譚”研討會綜述王東濤 李鴻熙(3,10)
●中國紅色音樂文化研究
歌曲《跟著共產黨走》歷史鉤沉彭 程(3,17)
左右江革命根據(jù)地學校音樂教育活動探賾周樓勝 何俊杰(3,25)
蘇區(qū)小學音樂教材《兒童唱歌集》的編審、印刷與選曲特點研究于 峰 劉詩雨(3,33)
●音樂學
民樂保護的范式建構:論楊蔭瀏搶錄《二泉映月》之開創(chuàng)與延續(xù)朱 磊(1,33)
華縣皮影傳承與生存現(xiàn)狀調查研究陳若雨 康建東(1,40)
混中有序
——論電子音樂作品《哀悼逝者,喚醒生者》的聲音處理及組織手法楊 愷(1,47)
“同均三宮”謬說再辨劉永福(2,04)
潘伯英生平事略及音樂觀考論蔣立平(2,16)
中國民族音樂的美學闡釋與當代存續(xù)王 ?。?,27)
山東民間音樂多聲形態(tài)研究韋 輝 劉韻涵(2,33)
羅忠镕《第一弦樂四重奏》五聲性復調結構研究王麗君 孫志鴻(2,40)
“五度連環(huán)”與音程、音階、調關系的本質研究黃力民(4,04)
王震亞鋼琴組曲《兒童音話》的民族性與現(xiàn)代性、趣味性與藝術性翟雨虹(4,12)
舒曼藝術歌曲中的文學性創(chuàng)作手法探析張 程(4,19)
“數(shù)字化背景下世界音樂文化遺產研究國際學術研討季”活動綜述余兆欣 宋志遠(4,25)
口述史視域下德州李氏陶塤的傳承實踐與反思段 文 徐 琦(5,04)
儒家樂教的當代價值及復興途徑張小雨(5,11)
邁可爾·蒂皮特《組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李如春 劉 慧(5,20)
基于對聲音想象的一首蒙古長調贊歌
——秦文琛《七月·螢火》中的線條、音響與結構劉正偉(5,27)
調性音樂誕生的技術參數(shù)研究范洪濤(5,34)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民族志實踐:土司音樂制度研究的文化邏輯熊曉輝(6,04)
“音樂是戲曲劇種的靈魂”
——朱維英教授訪談錄魯雨奇 劉曉靜 朱維英(6,13)
古維和他的創(chuàng)作[法]奧利維爾·施密特著 屈慶娟譯(6,19)
●舞蹈學
山東民間舞蹈形態(tài)的當代演變范文昊(4,30)
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原理探析馬 翱 魯 鑫(6,25)
“為有源頭活水來”
——膠州秧歌傳統(tǒng)角色教學應用研究崔 曄 張譯文 王曉穎(6,29)
●美術學
王時敏與鄉(xiāng)邦理學人物交游考析耿 晶(1,53)
慶陽面塑的地域文化特色余永紅(1,60)
生態(tài)藝術助力生態(tài)公民塑造路徑探析劉心恬(1,66)
數(shù)字化、日常化與在地性:生態(tài)藝術美學的三個重要發(fā)展趨勢
——從“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談起孫曉娜(1,71)
瓦爾堡圖書館的繆斯
——格特魯?shù)隆べe李晨雪(1,75)
美術考古視域下塔里木盆地南緣早期佛教藝術考析張健波(2,46)
《青藜館法帖》與刻石殘件的考釋周 怡 王振安(2,55)
晚明徽州《程氏墨苑》刊刻緣起考程國棟(2,60)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鏤月開云》詩畫圖像研究孫洪偉 王玉菡(2,69)
道器之間
——試論唐宋山水畫風格演進與工具材料發(fā)展之關系侯弟坤(3,40)
歐陽修“蕭條淡泊”繪畫美學思想研究滕志朋 龍 靈(3,46)
舍形悅影:徐渭筆墨呈象探賾李洪貞(3,54)
文化基因視域下山東年畫的海外收藏與影響力研究竇良羽 王 坤(3,60)
色彩寫生中的理論問題的反思曲志剛(4,37)
從文化套式到價值投射
——20世紀英語世界中國藝術史研究中的兩個誤讀佘國秀(4,42)
哈達地區(qū)晚期犍陀羅藝術研究汪 璐(4,51)
“道法自然”與“含道映物”
——魏晉莊玄思想融匯和中國書畫美學的構建(上)徐 良(5,43)
黃河題材油畫與國家形象塑造研究綜述劉德卿(5,51)
潛隱的力量:宋代女性之于繪畫藝術的形塑宋芳斌(5,57)
陜西寶雞社火臉譜研究
——基于非遺傳承人張孟社臉譜藝術個案的考察高海平(5,64)
吳其貞的揚州之旅與張黃美的身份提升賀萬里(6,38)
傅山寫意思想及其淵源探析孟憲偉(6,43)
中國繪畫審美關鍵詞:復古易善炳(6,49)
漢畫“鋪首銜環(huán)”紋的圖像闡釋于慧妮(6,55)
“道法自然”與“含道映物”
——魏晉莊玄思想融匯和中國書畫美學的構建(下)徐 良(6,64)
北朝隋代石刻造像的風格層次與鑒別
——以美國博物館藏佛教石像為代表劉洪彩(6,72)
●設計學
俞劍華的圖案學思想董博超(2,75)
沉浸式體驗視角下園林空間創(chuàng)新途徑研究呂桂菊 姜苗苗(3,67)
場景視閾下城市歷史文化街區(qū)文化體驗設計策略研究
——以濟南百花洲地區(qū)改建為例王重遠(4,58)
山東地方傳統(tǒng)戲曲服飾保護與數(shù)字化平臺建設可行性研究
——以山東地方戲曲柳子戲為例徐麗慧 李昕蔚(4,64)
格物創(chuàng)新 惟器致用
——民國工藝美術的歷史向度許大海 韓婷婷(5,70)
●戲劇影視學
中國特色戲劇學體系構建的路徑與愿景呂雙燕(1,84)
感知科幻電影:身體、技術與未來譚紅倩(1,90)
新時代少數(shù)民族電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劉文博(1,100)
新時代山東紀錄片的共同體美學研究劉 強 薛 巖(2,84)
“葉問”題材電影的時代癥候表述劉效廷(2,92)
故事建構:融合語境中影視創(chuàng)作與傳播的粉絲思維王曉琳(2,98)
“高新科技賦能電影工業(yè)升級與影視創(chuàng)作變革”學術論壇綜述宋法剛 何清怡(3,74)
文明交流互鑒意識與濱口龍介電影的審美情境空間論劉 志(3,78)
虛實:中西電影的思維共有與精神融通馬 翱(3,85)
后人類文明視野中的“弗蘭肯斯坦”與族性倫理學姜欣言(3,93)
“國片復興”運動的“良心”傳統(tǒng)、城鄉(xiāng)構形與啟蒙想象
——以《故都春夢》及其本事為考察中心趙 牧 左梓龍(4,69)
“山的那一邊”:20世紀20年代國產電影的現(xiàn)代想象譚鵬麟 趙 洋(4,78)
近年來中國現(xiàn)實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的“溫暖現(xiàn)實主義”趨向及其類型策略張明浩 吳嵐清(4,87)
興象、仁道與意境:中國電影中的傳統(tǒng)美學精神顯現(xiàn)王海洲 張 琳(5,79)
結構方法論:茹斯汀·特里耶的“元虛構”創(chuàng)作王 穎(5,88)
作為范式的《似水流年》:中國電影的東方意趣與文化景觀丁 明 鄭潔麗(5,96)
漫漫影路·詩意棲居
——霍建起導演大師課對談實錄孫 非 商凌云 孫曉天 楊若希 霍建起(6,77)
自由制片、明星主導與脫除地域性:藏在《嘉禾電影》里的制片策略康 寧(6,85)
從《寶蓮燈》到《新神榜:楊戩》:“楊戩”題材動畫作品中的權力演變機制嚴曉馳(6,95)
●藝術學
中國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研究熱點及趨勢
——基于CiteSpace文獻可視化分析劉木森 高炯文 王 衍(1,106)
我國數(shù)字出版產業(yè)服務化轉型的價值共創(chuàng)路徑王 愛(1,112)
十年來藝術學理論碩博論文的研究視閾與展望
——基于CiteSpace計量分析栗茜榕(1,117)
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性演繹的跨媒介特性
——以《詩畫中國》為例董龍昌 孫子涵(2,108)
論文藝審美關系的特點和本質薛永武(2,116)
關于豪澤爾藝術史哲學前設概念的省思
——以“有效性”為中心孫冰冰(2,122)
文化政策再認識
——讀吉姆·麥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申 坤(3,102)
基于博物館歷史文化資本的主題敘事型展覽及美育價值探索徐 望(3,108)
文化風格與文化范式:休伯特·德雷福斯藝術現(xiàn)象學本體論思想述評段 超(3,116)
文化資源“活化”的建構機制要略西 沐 雷 茜(4,93)
藝術文獻在藝術傳播中的應用研究成喬明(4,105)
萬能青年旅店樂隊對當代華北社會形態(tài)的反映
——基于阿多諾否定辯證法的分析崔云偉 高明寬(4,112)
信仰現(xiàn)代性
——中國當代美學對現(xiàn)代性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范 藻(5,104)
論當代跨媒介藝術的觸覺參與特性張玉青(5,113)
產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協(xié)同消費的概念述要與發(fā)展趨勢杜 娟(6,102)
元宇宙視域下科幻詩學與技術哲學的空間迭奏朱光良(6,106)
●藝術教育研究
基于ARCS動機模型的創(chuàng)作性戲劇教學設計應用李雪婷 逯 艷(1,123)
基于“兩創(chuàng)”理念下的藝術管理實踐教學方式研究
——以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yè)為例陳 凌(3,123)
傳媒藝術專業(yè)群聯(lián)合創(chuàng)作的教學設計與課程創(chuàng)新研究李 磊(4,120)
人工智能在大學美學教育中的倫理問題探討呂海霞(4,125)
藝術管理專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實踐路徑探析王鳳苓 何琛璐(5,121)
接受美學理論視域下藝術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修建峰(5,125)
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資源服務中小學音樂教育聯(lián)動機制實踐研究楊春紅(6,111)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兩創(chuàng)”視域下藝術院校協(xié)同育人路徑研究解恒巖 鞏 正 張麗麗(6,116)
●圖版
山東藝術學院2023年度卓越貢獻獎(1)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藝術呈現(xiàn)與傳播研究”學術研討會暨子課題推進會召開(2)
我校6個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資助項目(2)
首屆山東省“音樂理論與創(chuàng)作理論成果”推優(yōu)活動暨“齊魯樂譚”研討會在我校舉行(3)
山東藝術學院2024“閎美山藝”畢業(yè)展演季(3)
山東藝術學院“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項目”掠影(4)
山東藝術學院66周年校慶掠影(5)
全國?。▍^(qū))屬綜合性藝術院校第28次交流協(xié)作會在我校召開(5)
2024界·尚——第七屆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開幕(6)
《明清俗曲音樂文獻輯要與譯釋》書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