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的秋,離開了萬物復蘇的喧鬧,告別了驕陽似火的浮躁,迎來了漫山遍野金黃般的童話世界。素有“海天一色”之稱的嶗山太清宮猶如夢幻中的天堂,在淡泊平靜中,蘊藏著熱烈、嫵媚、溫柔多情的紅黃秋色。
為什么嶗山的太清游覽區(qū),會有“小江南”的美譽?我想只要你見過一次太清的秋天,自然會找到答案。旭日東升映照著風平浪靜的海面,與沿岸風吹日曬佇立的礁石遙相呼應,秋天的蘊色盡收眼底。
太清的樓閣飄渺和濃濃秋色相互掩映,道士穿行在仙山秋景中,衣袂翩翩,高深莫測。一道古門,帶你尋覓藏在更深處的仙風秋韻。老子像掩映在秋葉中,古樸威嚴的樓宇,在秋色中更顯肅穆幽靜。千年古銀杏,一片金黃遮天蔽日。
拋下煩惱,在嶗山太清宮古銀杏樹下踱步賞秋。山石樹木披上了彩衣,仙山古觀也迎來了一年中色彩最絢麗的時刻。山上山下,或黃葉燦爛,或紅葉流艷,襯著常青的綠林,如同油畫般秀麗輝煌。
太清的秋,來得靜,來得輕,來得爛漫。一入秋來,那一片青色的屋檐下,便泛起了漣漪。一葉飄落,一樹橙黃。那斑駁的秋影晃動間,如畫里的江楓秋月,如書里的暗香盈袖。
太清的秋,是一場風花雪月,勝過春日的朝陽。無所不容的道家思想,巧妙地融入了嶗山的山海之中。庭院錯落有致,翠樹幽靜相映。不是江南,勝似江南。雖庭院深深,卻沒有那幾許的憂愁。趁著時光未老,在嶗山,做一次閑散之人,詩詞歌賦、淺吟低唱。
太清的秋,可以雍容而貴,可以慵懶而雅。在每個人心中,它都是一幅別樣的春秋。說著今人的故事,說著傳承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