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同學中時不時會刮起一陣潮流風尚,比如某段時間大家都在追同一個“愛豆”,看同一部影視劇。我對這些不感興趣,甚至有些抵觸,但我擔心不追流行會難以融入集體。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看待流行事物呢?
答:
在當代社會,流行文化普遍而深刻地影響每一個人。你真正的困惑或許不是對流行文化的理解,而是“我為什么與別人不一樣”。這背后涉及對“自我”和“關系”的看法問題。為什么我們需要通過“流行”來確認自己的存在?為什么只有“跟風”才能連接日常的交往關系?這其實更像我們加諸自身的一個預設,每個人出于規(guī)避風險或自我保護的心態(tài)而選擇了與他人抱團或畫定邊界。
事實上,流行的東西會變,因流行而構成的交往關系也多種多樣。所謂流行之物,可以是一個階段的“社交貨幣”,也可以是一個階段的話題中心,但它們只是眾多文化感受中的一個組成,且有著高度的流動性、不確定性。新媒體文化讓“趣緣社群”越來越頻繁地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里。所謂“趣緣社群”,就是人們因興趣愛好相同而結成的社會群體,可以隨機組成,也可以臨時解散,本身就未必指向一種牢固且穩(wěn)定的交往關系。倘若你不在這個“趣緣社群”,那或許就在別的“趣緣社群”——你一定能找到與你興趣相仿的“集體”,大可不用為此有現(xiàn)實的社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