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主要探究地鐵換乘車站施工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措施,助力于提升地鐵站施工水平。研究過程中,以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1、12號線南山站為例,根據(jù)WBS風險識別法制定施工風險清單,并采取模糊評價法,確定風險評價指標、權重及其風險等級,提出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措施,研究成果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保證施工風險可控性。
關鍵詞 地鐵換乘車站;施工質量安全;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 U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23-0136-03
0 引言
地下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化建設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地鐵車站工程復雜,實物安裝量大、工期長,尤其是地鐵換乘站除涉及地下管線與水文地質等不確定因素外,還會影響既有線路的安全運行,更易出現(xiàn)質量安全事故。因此,地鐵換乘車站施工中,應開展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控制不可預見風險,從而保證工程質量安全。
1 地鐵換乘車站施工質量安全風險識別
南山站為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1、12號線的換乘站,11號線為先期線路,已為12號線車站預留節(jié)點換乘。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2號線南山站為新建地下二層側式車站,與既有11號線采用站廳層到站臺層的十字換乘,換乘節(jié)點設置于兩車站負二層。同時11、12號線各附屬設置連接通道。如圖1所示。
根據(jù)WBS風險識別方法,對南山站換乘車站站后常規(guī)設備安裝及裝飾裝修階段可能引發(fā)施工質量安全風險列舉,確定安全風險包括觸電、火災、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滲/透水、中毒和窒息、對既有線運營影響等。此種原因在于施工質量安全風險管理不足,未能根據(jù)風險情況進行有效預測、制定管理策略。
2 地鐵換乘車站施工質量安全風險評價
2.1 評價方法
考慮地鐵車站換乘站施工影響因素復雜,文章采取模糊綜合評價法,將模糊集合與評價對象定義成“某種程度的屬于”,規(guī)避絕對臨界值評價事物,確定風險評價集V,風險因素集U,構建模糊映射,以概率區(qū)間描述施工質量安全風險,反映施工風險。
2.2 評價指標
風險指標采取WBS矩陣法,獲得各階段施工風險事件及因素,按照風險從原因單向傳遞至結果的原理,多因子將造成相同事故,簡化指標體系,將其合并后確定指標體系[1]。R1觸電風險因素有施工用電臨時電纜破損老化(R11),手持電動工具未進行絕緣檢測或檢測不合格(R12),潮濕作業(yè)場所未使用安全電壓(R13)。R2高處墜落風險因素有臨邊及“四口”無防護或防護措施缺陷(R21),登高作業(yè)平臺搭設不規(guī)范(R22),高處作業(yè)未系掛安全帶(R23)。R3火災事件風險因素有作業(yè)面產生明火(R31),電氣線路或設備受潮漏電短路起火(R32),電焊作業(yè)點燃材料(R33)。R4運行影響風險因素有施工噪聲過大影響乘客乘車體驗(R41);施工區(qū)光線滲透至運營區(qū),予以乘客不安全感(R42);灰塵、煙氣、水滲透至運營區(qū),觸發(fā)消防報警,阻礙乘客正常通行或造成列車停運(R43)。
2.3 風險權重
指標權重需綜合考慮可控因素、損失程度及發(fā)生概率等,完全不重要1分,稍顯重要3分,一般重要5分,十分重要7分,極其重要9分[2]。按照遞階層次確定各因素隸屬關系,由下層制約對上層重要性打分,兩兩比較,構建A判斷矩陣,打分是x,差值是,重要性標度,A矩陣每行元素乘積如下:
(1)
式中:——元素乘積。而的n次方是:
(2)
向量歸一化處理,獲得特征向量:
(3)
最大特征根如下:
(4)
式中:——向量第i元素。并考慮判斷時存在模糊性,難以確定多因素重要度比值,僅能估計判斷,引入一致性檢驗,指標未通過檢驗需重新確定分值,一致性檢驗如下:
(5)
式中:——矩陣階數(shù),即風險因素數(shù)量;——最大特征根。根據(jù)一致性指標表獲得指標值,一致性比率,則通過一致性檢驗。
2.4 模糊評價
地鐵站換乘施工根據(jù)層次分析法,確定風險損失集(可忽略、較大、嚴重、十分嚴重、災難性),風險發(fā)生概率集(不可能、罕見、偶爾、可能、頻繁),結果見表1。
例如,調查R11風險發(fā)生概率,專家4人選擇“罕見”,5人選擇“較大”,以此確定其風險程度較大,卻罕有發(fā)生,制定風險預案即可。
3 地鐵換乘車站施工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措施
3.1 加強風險監(jiān)控
地鐵換乘站施工中,除落實前期制定的各項方案措施外,需定期對重大質量安全風險抽查巡查[3]。巡查內容具體如下:(1)施工用電巡查。加強對臨電設施(分配電箱、開關箱、電纜、漏電保護裝置及所有的電氣線路等)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排除。使用電動工具應使用經(jīng)專業(yè)電工檢測過的電動工具,發(fā)現(xiàn)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破裂,電源線有破損,插頭有損壞時立即更換。(2)高處墜落巡查。對平臺、通道、防護欄桿認真檢查,排除隱患。作業(yè)人員需穿工作服、防滑鞋,戴安全帽。(3)火災巡查。施工現(xiàn)場動火作業(yè),要先辦理動火作業(yè)票,只限在規(guī)定地點、規(guī)定時間內使用,且動火作業(yè)前要清除周圍易燃物,須派專人看火,作業(yè)完畢要進行檢查。該作業(yè)不得與油漆、涂料、電纜鋪設作業(yè)同時上下交叉進行,嚴禁對裝有易燃介質的容器施焊。
3.2 優(yōu)化人員控制
在地鐵換乘車站施工中,人員是保證質量安全的關鍵點,必須做好人員培訓工作,確定培訓時間、內容等,針對各級人員,采取不同培訓手段與方法,提高培訓適用性。特別是圍擋施工、墻面施工、頂部施工等關鍵環(huán)節(jié),提前開展技術、風險點培訓,對人員進行考核,不合格者禁止上崗作業(yè),樹立人員安全意識。
3.3 設置臨時圍擋
為避免圍擋失穩(wěn),影響整體施工效率,需合理設置圍擋范圍,將各專業(yè)施工納入其中,實施全封閉標準化管理。臨時圍擋高度到頂,均是硬隔離圍擋,對天花完成面下部使用型鋼立柱與彩鋼防火隔音巖棉板,上部則鋪滿型鋼框架防火板,封堵縫隙。型鋼立柱間距是1.5 m,結構墻排架內側砌筑高約1.6 m防淹磚砌擋墻,以免施工階段廢渣、廢水流入車站,見圖2。
3.4 減少對運營區(qū)乘客的影響
地鐵站作為交通樞紐,裝修施工目的是增強乘客出行體驗,即便裝修過程中,也要根據(jù)質量安全風險,避免音、光、塵、水、煙等滲透至運營區(qū)域,導致乘客出行不便或身體不適而投訴。具體如下:
在噪聲控制中,為保證11號線正常運營,接駁處施工時間為晚上24:00~次日6:00?,F(xiàn)場施工過程中安排專人在與既有線接口區(qū)域進行安全監(jiān)護并引導乘客乘車及避開施工區(qū)域,并改造傳統(tǒng)隔音棚,升級成規(guī)格0.9 m×nbsp;1 m×1.6 m大型隔音棚,內附多孔吸引材料,降低噪聲。
在透光控制中,設置隔離屏風與隔離簾,遮擋施工區(qū)光源的同時,安裝光源過濾器,對施工區(qū)光源進行調節(jié),以免直射乘客。
3.5 安全風險管理評價
在采取上述管理措施應對地鐵換乘車站裝修施工風險后,采取LEC/A法評價管理能力,見表2。以防止明火事件為例,施工人員經(jīng)常出現(xiàn)未熄滅煙頭亂扔的情況,有一定發(fā)生可能性,L為6。每天均會出現(xiàn)人員吸煙情況,工作時間內該事件持續(xù)暴露,E為6。亂扔煙頭將會燃燒堆放材料,燒傷作業(yè)人員,C為7。項目管理者每天日常防范活動,包括人員吸煙管理,卻無法完全杜絕,A2為5。管理者采取配備消防器材、檢查消防管道、合理劃分吸煙區(qū)的方式,有效控制該風險,A1為10,則管理水平16.5,評價優(yōu)秀。
該項目多數(shù)質量安全風險危害度是5級,反映項目管理者能夠準確辨識風險事件,降低風險危害,提高施工質量安全性。
4 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城市急速擴張,原有交通難以適應城市發(fā)展,需對地鐵交通改擴建,緩解城市壓力。而地鐵換乘車站作為關鍵環(huán)節(jié),具有專業(yè)多、投資大的特點,面臨多種風險,需結合實際工程情況,做好風險識別與評價工作,進而從加強風險監(jiān)控、優(yōu)化人員控制、設置臨時圍擋、制定管理制度、施工技術管理這幾方面出發(fā),提高施工質量安全風險管理水平,從而推進地鐵工程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兵科,吳瑞,麻建飛,等.基于DBN模型的長久運營地鐵車站改擴建施工風險評估[J].現(xiàn)代隧道技術, 2024(1): 75-83.
[2]劉平,金學強,許家銘,等.基于本體的地鐵車站施工安全風險知識自動化識別[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23(8):12-18.
[3]陳偉,田儀帥,趙卓雅,等.強降雨下地鐵車站施工安全風險演化推理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23(6):1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