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冬奧時期,公益屬性冰上運動場館是國家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重要載體,但目前此類場館的運營管理水平對標冰雪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通過以大慶市滑冰館為典型示例進行研究,發(fā)現存在上級政策指導不足;深化改革缺乏內驅力;經營負擔大,市場開發(fā)創(chuàng)效能力弱;位置功能不盡合理;用人體制機制不靈活等問題。綜合考量其公益與經營的雙重屬性,提出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的運營管理,應從響應國家政策,發(fā)揮供給效能;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提升運營效率;完善激勵機制,激發(fā)創(chuàng)效熱情;優(yōu)化市場服務,拓展發(fā)展空間等幾方面推進策略實施。通過實現公益屬性冰上運動場館從“有”向“優(yōu)”的良性運營與轉變,滿足人民群眾對于場館的多元化使用需求,助力全民健身戰(zhàn)略落地生根,在國家冰上運動的普及與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公益屬性;冰上運動場館;運營管理;大慶市
中圖分類號:G8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488(2024)06-0012-05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Level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Ice Sports Venues with Public Welfare Attributes in the Post-Winter Olympics Period
—Taking Daqing Skating Center as an example
GAO Xinxin, BAI Tianhao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Daqing 163712, China)
Abstract: In the post-Winter Olympics period, ice sports venues with public welfare attributes are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n China; but there is still a big gap betwee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of such venue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ce and snow sports industry. Taking the Daqing Skating Center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identifies several challenges: insufficient policy guidance from higher authorities, lack of internal motivation for deep reform, heavy operational burdens, wea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profit-making capabilities, suboptimal functional positioning, and inflexible personnel systems. Considering the dual attributes of public welfare and commercial operations,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Daqing’s ice sports venues. These include aligning with national policies to enhance supply efficiency, innov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to boost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mproving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stimulate enthusiasm for profit generation, and optimizing market services to exp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y fostering a shift in public welfare ice sports venues from basic availability to high-quality operations, these strategies aim to meet the public’s diverse venue usage needs,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strategy, and contribute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ice sports in China.
Key words: public welfare attributes; ice sports venue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Daqing City
1 引言
北京冬奧會的圓滿舉辦,為冰雪運動在中國的蓬勃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絕佳契機。其不僅點燃了全國范圍內民眾對冰雪運動的熱忱,也有力推動了我國冰上運動及其關聯(lián)產業(yè)的長足發(fā)展[1-2]。但北京冬奧會的閉幕并不意味著冰雪熱潮的消退,而是翻開嶄新的一頁,促使社會各界深入思考如何使冰雪運動的熱度經久不衰、如何深入落實全民健身戰(zhàn)略、如何實現冬奧遺產效益最大化等諸多問題。為此,怎樣對公益屬性的冰上運動場館,特別是那些地處非核心城市的地方級場館予以有效的管理與運營,已然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
大慶,這座素有“天然百湖之城”的東北工業(yè)重鎮(zhèn),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豐沛的自然資源以及深厚的群眾體育基礎,在冰雪運動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特別是近年來借助國家政策的東風,大慶市積極布局冰雪經濟,努力打造集訓練、比賽、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冰上運動中心,取得了顯著成效。當然,在后冬奧時代的大背景下,機遇與挑戰(zhàn)始終并存,如何保障寶貴的公共體育設施在契合大眾健身訴求的同時,實現高效、可持續(xù)的運營管理,仍然是擺在大慶市面前的重大考驗。
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富有成效地開展冰上運動,離不開冰上運動場館這一重要載體。而研究和探索現有冰上運動場館的運營管理如何實現從“有”向“優(yōu)”的良性發(fā)展轉變,更好地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健康需要提供基礎保障支撐,也是貫徹落實建設體育強國的應有之義。本文選取大慶市滑冰館作為研究范例,旨在通過對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的實際考察與分析,深入剖析其在后冬奧時期的運營情況與面臨的挑戰(zhàn),查找其短板弱項,挖掘其內在潛力。同時,歸納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運營管理模式,以高質量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和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為基礎,全面提升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水平[3-4]。期望通過切實推動大慶市冰上運動的普及與發(fā)展,助力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落地生根,促進黑龍江省區(qū)域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
2 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運營現狀、市場需求與存在的問題
2.1 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運營現狀
大慶市對體育產業(yè)的投入相對較大,體育場館資源也較為充裕。然而,由于大慶市冬季漫長且戶外冰雪資源豐富,當地對于冰上運動場館的市場需求相對有限,目前,大慶市僅擁有大慶市滑冰館、油人冰上運動中心等少數冰上運動場館。本文聚焦于大慶市滑冰館,該場館由大慶市政府作為主要投資方,由大慶市體育局負責管理,具有事業(yè)單位性質,場館運營資金主要依賴于政府的差額撥款。盡管通過管理體制改革,大慶市滑冰館已獲得一定程度的經營自主權,并在市場化運作方面進行了若干嘗試,通過自收自支、獨立核算的運營模式,在管理效能和經營績效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從總體上看,其運營效果尚不理想,難以有效緩解主管部門的財政壓力,距離實現自負盈虧乃至長期盈利的目標仍存在較大差距。
2.2 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市場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國內家庭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因此,群眾對大型體育場館及冰上運動場館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在固定時間免費或低價使用幾個項目場地進行體育健身活動,而是對體育場館的服務供給提出更多差異性和個性化的需求[5]。在經濟條件和閑暇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大慶市民對“健康是生活品質保障”的認識日益加深,對參與體育活動以改善體質、塑造體態(tài)、緩解壓力的需求日益增長。從整體上來說,體育消費者對冰上運動場館的關切大致體現在設施環(huán)境、服務內容與活動組織三方面。
2.2.1 運動設施與環(huán)境配套
首先,消費者普遍希望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能夠提供健康環(huán)保的冰上活動場地、場館以及配套的體育健身器材,同時要求場地開放程度高,相關場地符合規(guī)范尺寸,器材種類齊全并能夠定期維護保養(yǎng),室內場館照明亮度適宜等。其次,消費者希望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能考慮地理位置因素,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在特定的時間內適當增加公共交通線路,以方便市民去滑冰館鍛煉。再次,擴大體育場館的輔助空間,提供充足且干凈衛(wèi)生的更衣室、淋浴室,在運動功能區(qū)外配套方便舒適、價格合理的餐飲及購物區(qū)域,實現場館內Wi-Fi免費覆蓋,以及對場館周邊景觀進行美化和綠化等。
2.2.2 服務項目與質量
有調查顯示,消費者希望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除針對速滑、冰球等相對普及的運動項目提供服務以外,還能增加花樣滑冰、冰上舞蹈、冰壺等運動項目的場地空間;可以結合初學者或有一定體育基礎的愛好者的需求,提供收費或公益性的冰上運動技能培訓服務等。同時,消費者希望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能全部開通微信公眾號,實現準確發(fā)布開館及閉館時間、免費項目及可參加群體、優(yōu)惠及正常收費項目的價格標準等信息,提供線上場館預約服務;并希望場館工作人員能夠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熱情周到地提供服務。
2.2.3 活動組織
在綜合活動方面,消費者希望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能夠多承辦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熱門冰上項目的大型體育賽事[6],以營造整個城市的冰上運動氛圍,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消費者也希望各場館能定期組織各種冰上運動項目的群眾性體育比賽,使市民可以通過參與業(yè)余賽事檢驗冰上運動的能力與成效,增強自身的成就感。
2.3 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運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2.3.1 上級政策指導不足
大慶市滑冰館作為事業(yè)單位,其性質決定了在運營管理中必須遵循主管部門的指導,并在資金來源上高度依賴上級撥款,難以作為完全獨立的經營主體參與市場活動。盡管大慶市體育局對此問題已有一定的認識,但在解決問題的緊迫性方面尚有不足,導致推動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及配套方案研究部署相對滯后,或者部分出臺的制度要求較為空泛,對解決冰上運動場館生存和發(fā)展的“燃眉之急”欠缺時效性和可操作性,無法及時滿足場館發(fā)展的實際需求。這種狀況使作為下級單位的大慶市滑冰館難以獲得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政策指導[7],僅憑自身探索不僅會增加試錯成本,還可能錯失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和機遇窗口。
2.3.2 深化改革缺乏內驅力
大慶市滑冰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經營意識和市場意識,在主管部門未安排體育競賽、表演活動等任務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的功能區(qū)域是不對外開放的。對于以上級撥款為主的大型體育場館來說,這樣既可以減少人工成本和維護成本,又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何樂而不為?但在這種情況下,冰上運動場館的實際運營者由于感受不到市場的競爭壓力和內部的考核壓力,也就不易催生優(yōu)化運營策略、提高運營收益的主觀能動性。速滑區(qū)域等小部分場地對外營業(yè)時,主要是以場地租賃的形式收取一定的租金,但與大型體育場館所需的運營成本相比可謂杯水車薪,與真正實現市場化運營的目標更是相去甚遠。運動場館及設施長時間閑置,資產只會產生折舊,不會創(chuàng)造價值,既影響場館自身的運營發(fā)展,也變相地造成了資源浪費和國有資產流失。
如今,群眾體育運動已從競技屬性向多元屬性轉變,大眾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也不再僅限于增強體力、保持健康,還有減脂、塑身、減壓、社交等需求,具有多元屬性的群眾體育使得參與者日益廣泛,這為拓展冰上運動場館的消費空間帶來了契機[8]。然而目前,大慶市滑冰館的運營管理顯然未能緊跟這一形勢變化,仍囿于事業(yè)單位的管理模式并延續(xù)簡單化的經營理念,坐視良好市場資源的浪費。場館自身及上級主管部門有必要關注當前存在的問題,將進一步提升場館市場化水平、推動場館高質量發(fā)展作為重要議題納入議事日程,為實現大型冰上運動場館的良性運營拿出務實得力的舉措。
2.3.3 經營負擔大,市場開發(fā)創(chuàng)效能力弱
當前,大慶市滑冰館雖然已進行了自收自支、獨立核算的探索,主管部門也會下達經營業(yè)績考核指標,并逐年壓縮撥款額度,以求推動場館運營管理與市場接軌。但深入探究可以發(fā)現,如大慶市滑冰館這樣的大型冰上運動場館成本包袱過大,在運營管理、勞動用工、收入分配、機構設置方面沒有充分的自主權,無法作為一個真正的市場主體及時靈活地調整運營機制、體制、模式,或者遵循市場規(guī)則與民營冰上運動場所進行對等的競爭。依托場館開展的相關活動無法保證穩(wěn)定的人流量,導致難以建立起良好的商業(yè)配套,以及難以借助目前擴大體育消費的有利契機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效能力。現實運營中,大型冰上運動場館往往面臨著兩難的困境:如果不對外經營,人員薪酬及福利保障、設施折舊費、場館維護費、水電費、燃料費、物業(yè)費、低值易耗品攤銷等日常成本高昂,可謂坐吃山空;如果對外經營,還要在此基礎上另行繳納營業(yè)稅、企業(yè)所得稅、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費及印花稅等[9],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大型冰上運動場館單純依靠上級有限的撥款來維持運營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對于設施老舊的體育場館來說更加如此,有時甚至連場館設施的維修、養(yǎng)護、改造費用都無法保證,經費入不敷出的問題亟待統(tǒng)籌解決。
2.3.4 位置功能不盡合理
大慶市滑冰館是基于開展大型體育賽事或大型體育活動的需求規(guī)劃設計的,對體育場館后期的運營未作充分考慮,使得體育場館的選址距離人口密集的成熟社區(qū)相對較遠,存在位置偏遠、人流量不足的弊端。同時,場館的功能設計相對簡單,大型場地的座椅舒適性較差,部分小型場地不便于人員移動,場地布局對未來的需求變化謀劃不足。場館內欠缺美觀性與實用性兼具的商品區(qū)和餐飲區(qū),導致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多和個性化的需求,對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
2.3.5 用人體制機制不靈活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但對于大慶市滑冰館而言,一是專業(yè)人才有缺口,缺少既精通體育場館運營管理又熟悉冰雪運動體育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的專業(yè)人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冰上運動場館的常態(tài)化運營及功能作用的發(fā)揮[10]。二是科學的用人機制尚未建立,即使有符合要求的專業(yè)人才,現實中受“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的管理模式制約,如果不能使薪酬與業(yè)績真正掛鉤,也無法做到長期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3 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運營管理提升策略
3.1 響應國家政策,發(fā)揮供給效能
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會同相關部門,針對我國冰雪經濟發(fā)展實際情況,圍繞冰雪產業(yè)發(fā)展重點領域,制定頒布了《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guī)劃(2016-2022年)》《“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冰雪裝備器材產業(yè)發(fā)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冰雪旅游發(fā)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著力解決冰雪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和堵點[11]。2019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fā)布《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指出,應利用市場化機制推動體育消費增長,豐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優(yōu)化參與者的賽事體驗。同時,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延長開放時間,積極開發(fā)健身產品,提供體育培訓服務,并將場館服務業(yè)作為重點培育對象。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進一步強調了全民健身在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中的基礎性作用,明確了國家實施全民健身戰(zhàn)略,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公民參加健身活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長遠構想。國家這些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出臺,不僅是對“體育強國”“全民健身”等戰(zhàn)略部署的具體落地實施,也是對人民群眾參與體育活動、提高生命質量、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積極回應。從政策中對體育場館增加設施供給、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改善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的舉措來看,大型體育場館在體育市場中需要進一步發(fā)揮場館服務重要提供者的作用,以滿足國家大力發(fā)展群眾體育的需求。
3.2 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提升運營效率
一個大型冰上運動場館要想保持運營活力,關鍵在于擁有一套高效的管理體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三個原則:首先,要有利于市場開發(fā),確保場館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和投資者;其次,要有利于運營服務,通過提供高質量的用戶體驗和服務,滿足觀眾和運動員的需求;最后,要有利于轉型升級,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推動場館的持續(xù)發(fā)展。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必須積極推進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場館的管理機制。
3.2.1 理順權屬管理關系
要加快理順上級主管部門與公益屬性冰上運動場館之間的關系,確保雙方能夠高效協(xié)作,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擾和資源浪費。同時,優(yōu)化場館管理機構設置,使其更加精簡高效,減少冗余的管理層級,提高決策和執(zhí)行效率[12]。圍繞“做精管理、做強服務”的思路,推動上級主管部門下放管理權限,增強宏觀決策、協(xié)調服務、監(jiān)督指導的能力,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13]。通過這些措施,可以顯著提升公益屬性冰上運動場館的整體運營效率和執(zhí)行力,確保場館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運營活力,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3.2.2 打造專業(yè)化運營團隊
要科學整合大慶市的優(yōu)勢資源,賦予冰上運動場館更大的經營自主權,使場館根據自身發(fā)展需要靈活調整策略、自主選用人才,將公益屬性的冰上運動場館打造成真正的運營中心、創(chuàng)效主體。要認真梳理場館運營機構職能,大力開展流程再造、職能優(yōu)化和機構精簡等工作,逐步理順場館運維、市場開發(fā)、人事調整、財務審批、勞動用工、客戶服務等管理權限,使運營團隊的重構與企業(yè)化改革發(fā)展方向相適應。進一步增強場館自主行為能力和市場響應能力,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有效激發(fā)競爭活力,使冰上運動場館的經濟價值得以充分發(fā)揮。
3.3 完善激勵機制,激發(fā)創(chuàng)效熱情
人是參與市場競爭最活躍的因素,只有充分調動大型冰上運動場館各類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全員創(chuàng)效熱情,才能增強職工的凝聚力和場館的競爭力。
3.3.1 推行單元創(chuàng)效激勵
各個運動項目場館是大慶市滑冰館及同類冰上運動場館的組成單元,只有激勵單元創(chuàng)效才能確保場館整體效益的提升。對此,場館內部應制定創(chuàng)效激勵制度,循序漸進地組織各單元明確效益目標,簽訂績效合同,對創(chuàng)效激勵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嚴考核、硬兌現。要利用指標破解管理人員“能上不能下”的制度瓶頸,使干事的人有方向、有動力,讓能夠引領場館改革發(fā)展的開拓型人才脫穎而出。
3.3.2 推進分配機制改革
要破除收入分配平均主義的弊端,突出效益效率導向,推行工效掛鉤政策,加大向場館運營、市場營銷、一線關鍵服務崗位人員的分配傾斜力度[14],使愿意在冰上運動場館運營服務中多干活、干好活的人員有干頭、有奔頭、有甜頭,實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營造“收入憑貢獻,進步靠業(yè)績”的良好氛圍。
3.4 優(yōu)化市場服務,拓展發(fā)展空間
市場是大型冰上運動場館生存與發(fā)展的保障,而拓展市場依賴于優(yōu)質的服務。大型冰上運動場館要堅持“向市場要空間,靠服務創(chuàng)效益”,思想錨定市場變、工作緊盯市場干、一切圍繞市場轉,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打造服務優(yōu)勢。
3.4.1 通過優(yōu)化場館功能布局“拓源”
結合人民群眾對大慶市滑冰館運動設施、運動項目、配套環(huán)境等方面的需求,大慶市滑冰館及同類冰上運動場館的運營方要積極尋求融資渠道,引入社會資本對場館的器材設施、空間布局、項目設置、功能區(qū)域、商業(yè)配套、周邊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通過拓展源頭功能以擴大對各類消費者的輻射面,使自身成為集專業(yè)訓練、健身鍛煉、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全民健身冰上活動場所。
3.4.2 通過體育賽事商業(yè)活動“引流”
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在積極改善硬件條件的同時,還要重視以賽事促進場館人流量的增加[15]。承辦高水平的冰上運動賽事會吸引大批體育愛好者到現場觀賽,而聯(lián)合各類主體,組織多樣化、多層次的群眾冰上體育活動,則有助于打破距離限制,促使更多參與者和觀眾進入場館。只有率先增加場館的人流量,才有可能催生大量的體育消費活動,場館的多元化服務才可能由此產生效益、長期運轉。
3.4.3 通過做實做細做精服務“留人”
縱觀市場上成功的商業(yè)經營品牌,如海底撈、胖東來等企業(yè)為什么會有大量擁躉,其根本在于做好人性化的細節(jié)服務,這是大慶市冰上運動場館需要加以借鑒的。場館不僅要進行富有人情味的便民設計,服務人員也需要將真摯的情感融入到服務全過程,并著力提升服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改善消費者體驗。只有創(chuàng)造出好體驗才會有群眾的好口碑,從而逐漸形成穩(wěn)定的客戶群。
4 結束語
后冬奧時期,公益屬性冰上運動場館的運營管理不僅關乎地方體育事業(yè)發(fā)展,也是關乎國民體質增強、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課題。以大慶市滑冰館為典型的冰上運動場館,現行運營管理狀況與體育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要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需要根據體育產業(yè)市場規(guī)律,與時俱進地謀劃提升策略、采取有力舉措,推動解決其運營難題。既要從走出經營困境的角度進一步做好市場化開發(fā)運營,持續(xù)增強場館自我創(chuàng)效能力,又要從供給側角度進一步拓寬場館服務類型、豐富冰上運動服務內容、均衡相關服務資源,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期望通過此項研究,能夠找到一條契合國情民情且具備普適性的冰上運動場館發(fā)展之路,讓冰上運動的魅力惠及更多人群,為中國冰雪事業(yè)插上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 李創(chuàng).北京冬奧會背景下我國冰雪體育賽事發(fā)展困境與對策:基于產業(yè)鏈的視角[J].冰雪運動,2022,
44(1):10-14.
[2] 黃智伊,胡萍,吳菲,等.黑龍江省冰雪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現實困境與優(yōu)化路徑[J].冰雪運動,2023,45(1):79-83.
[3] 陳叢刊,陳寧.新征程體育現代化的目標和任務:理論
邏輯與實踐導向[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3,43(1): 8-17.
[4] 陳晨曦,趙雨佳.全民健身事業(yè)躍上新臺階[N].人民日報,2022-10-28(14).
[5] 蔡志強.北京冬奧會場館運營管理模式對大眾冰雪運動場館發(fā)展的啟示[J].冰雪運動,2022,44(1):74-78.
[6] 朱瀟雨,高梓鈞.文化促進視角下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產業(yè)發(fā)展機理與對策[J].冰雪運動,2023,45(5):72-76.
[7] 陳元欣,陳磊,李震,等.新發(fā)展理念引領大型體育場館高質量發(fā)展的方向與路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2,46(1):72-85.
[8] 張碩,馬超,李智鵬.基于“三次售賣”理論的北京冬奧會場館運營模式研究[J].冰雪運動,2022,44(1):68-73.
[9] 周君.北冰南展背景下上海市冰上運動優(yōu)化管理對策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21.
[10] 王俊江.我國大眾冰雪運動場館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優(yōu)化[J].冰雪運動,2023,45(1):88-91.
[11] 中國計劃出版社.中國冰雪經濟工作推動情況[EB/OL].(2023-09-19)[2024-07-14].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309/t20230919_1360689.html.
[12] 林海.我國體育產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后疫情時代的發(fā)展狀態(tài)與對策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8):124-126.
[13] 蔣抒博,胡爽.亞冬會背景下黑龍江省冰雪體育產業(yè)狀況審視與發(fā)展策略[J].冰雪運動,2023,45(6):57-62.
[14] 李曉昱.大型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以S市奧體中心為例[D].石家莊:河北經貿大學,2023.
[15] 于姝,姚小林,安婧.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對策[J].冰雪運動,2023,45(4):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