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寫作任務。
假如有人問我:你努力了這么久,似乎并沒有獲得什么。
我會這么回答:我雖然沒有獲得什么,但我失掉了懈怠、浮躁、怯懦、無知……
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努力學習、勞動、鍛煉、探索、修身……帶來的改變。根據(jù)你的體驗和思考,就其中一項或記述經歷,或講述故事,或發(fā)表看法。
【名師題解】
2024年,作為全省首次統(tǒng)一命題的語文試題,浙江中考作文并未在審題上設置障礙。
此題立意的關鍵點在于“談談努力學習、勞動、鍛煉、探索、修身……帶來的改變”。我們將之縮句后就是“努力帶來的改變”?!芭淼母淖儭焙腥齻€要素:原有的某一(" ")-努力-新的(" " )。這是一個關乎轉變思維的題目,而轉變思維寫作的關鍵,就是要把轉變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讓轉變的發(fā)生得到真正呈現(xiàn)。在寫作中需要突出“努力”這一過程,并寫出“努力”所帶來的“改變”結果。而材料中的兩句話,則為這三個要素作了比較具體且廣闊的例子呈現(xiàn)。
我們試著將材料進行作答,可以呈現(xiàn)如下句式:
假如有人問我:你努力了這么久,似乎并沒有獲得什么。
我會這么回答:你雖然沒有看到我的收獲,但是我知道我是有變化的。我從原來的懈怠變得勤奮了,我從原來的浮躁變得耐心了,我從原來的怯懦變得勇敢了,我從原來的無知變得博識了……”
寫作時,你有什么轉變就可以寫什么:可以從自我成長的角度出發(fā),闡述自身在學習、勞動、體育鍛煉等方面的自我超越的故事。你還可以將立意向深處延伸,說說自我在社會價值與責任、非遺文化與傳承等方面的認知改變。
而“根據(jù)你的體驗和思考,就其中一項或記述經歷,或講述故事,或發(fā)表看法”的要求則為我們指明了呈現(xiàn)這個主題的方式,也就是文體的選擇:“記述經歷”重在敘述自身的經歷,可寫成記敘文?!爸v述故事”則為善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考生打開了一條自由的寫作之路,可以講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講述身邊人物的故事,講述他們對你精神的成長(改變)所起到的作用,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一例?!鞍l(fā)表看法”則要求考生書寫關于“努力帶來改變”的議論性文章。你可以探討失去與獲得的辯證關系,探討在努力過程中,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正因如此才有了更好的成長與蛻變;你可以分析這些改變對個人性格、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
【高分例文一】
除" 躁
文|吳澤浩
我難以忘卻那個夏日的午后,因為它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寧靜的力量,從而告別了浮躁。
那個下午,太陽成為世界的執(zhí)掌者,將無盡的熱量散發(fā)出來,烘烤著大地上的每一寸肌膚。窗外,無數(shù)只蟬撕扯地叫著,令人更加煩躁。
“老媽,太熱了,我要開空調!”我不耐煩地喊道?!澳阕约红o下來,自然就不會熱了?!蹦赣H悠悠地說著。我低頭看向被我擦得褶皺不堪的作業(yè)本,無奈地皺了皺眉,將早已被汗液包裹的橡皮用力地砸了出去,又一把將作業(yè)粗暴地揉成一團,向地面甩去。
臉上如被千萬只蚊蟲叮咬一般刺痛難忍。汗液漸漸凝固,我不禁有種被蟲繭包裹的窒息感。
“心靜自然涼。”母親看著焦躁的我,話又悠悠地說出口。我無力地躺在椅子上,瞥見一旁的語文書,一把抓過便胡亂地翻開,第一頁就是諸葛亮的《誡子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蔽壹毤毣匚哆@段話,將之前的所作所為剪成片段,一段段地在腦中放映。并且開始努力地調整呼吸——先是大口吸氣,后又緩緩吐出。往復數(shù)次,便感覺心跳漸漸慢了下來。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边^了一會兒,我竟感覺到一種微妙的變化——深居在身上的熱量,似在向外散開。漸漸地,身體竟真的慢慢涼了下來,呼吸也變得規(guī)律有序起來。
腦海中努力回蕩著“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我努力地掀開眼皮,走到洗漱臺前洗了把臉。水在我的皮膚上迅速蒸發(fā),我感到了久違的涼意。彎腰撿起地上的橡皮與紙團,將其置于桌面上,整理好它們,我便端坐在書桌前,重新審視題干,圈出其中的關鍵詞,再在圖上標出相對應的數(shù)據(jù)。就這樣,上一秒那個破舊不堪的紙團,現(xiàn)在成了一張被寫得滿滿當當?shù)淖鳂I(yè)紙?!皨寢?,你看我做出來了,厲害吧?”我沾沾自喜地說道。
母親笑道,“以后遇事可不能再如此焦躁了,要努力學會改變呀?!?/p>
抬頭,萬物早已被夕陽的余輝籠罩。夏日的晚風拂過排排楊柳枝頭,群蟬也演奏著那一首獨一無二的夏日樂章……
我又一次打開語文課本,大聲朗讀:“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背齼刃闹?,蔽外界之擾,得平靜之心,此乃大收獲也。
【高分例文二】
收獲的另一種方式
文|蘇" 超
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通常將努力與“回報”結合在一起,且這種“回報”往往是以世俗的眼光來界定的。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很多人就是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努力的意義與價值的。
就如學習,一些同學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也專心完成,但短時期內就是得不到理想的成績。于是他們身上那些努力、堅韌的優(yōu)秀品質便被人忽略了,甚至還會遭到譏諷:“你再努力也得不到理想的成績,又何必白下功夫呢?”
我始終覺得,努力與回報是相關聯(lián)的,但努力的回報與世俗意義上的“回報”并非相同。很多時候我們努力了,雖得不到世俗眼中的回報,但事實上它卻以其他形式來提升了我們的品質。那是一種內在的收獲,是無法以數(shù)字或物質的形式來衡量的。
譬如一日三餐,我們吃下去的所有食物,并非都能直接轉化為人的體重。有些食物雖然不能為體重做貢獻,但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會被身體的各個器官所吸收,保證了我們身體的正常運行。你能說這部分食物是沒有意義的嗎?
學習亦是如此。當你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獨立完成,短時間內,也許你的成績并沒有太大長進。但是你若長久地堅持下去,從小處講,你養(yǎng)成了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做題時反復閱讀題干,圈畫關鍵詞,細心檢查等,它們都是助你走向優(yōu)秀的一塊又一塊磚石。往大處講,你在長期的堅持中養(yǎng)成了一種堅韌的品質,它會讓你終生受益?!坝兄菊?,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想想歷史上項羽和勾踐的故事,你說堅韌到底有沒有用?
而這種寶貴的品質,正是你獲得的回報,也是你努力的結果。
就拿我自己舉例吧。我的數(shù)學很差,滿分一百二十分的卷子我只能考四五十分。每天一到數(shù)學課,我就昏昏欲睡。不想聽課,導致作業(yè)根本不會做,最后只能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yè),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導致我的成績越來越差。直到有一天,數(shù)學老師找我談話,他教給了我許多學習數(shù)學的好方法,于是我漸漸地開始努力——上課打起十二分精神,勤學好問,作業(yè)也開始獨立完成。到現(xiàn)在,數(shù)學也成了我最拿手的一門功課。
讓我們不再以庸俗的“回報”來評價收獲,還收獲以真實的面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