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對構建較為完善的聽、說、讀、寫語文知識體系具有重要作用。情境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能開闊學生視野,為學生寫作提供素材,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要創(chuàng)設故事性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傳授學生寫作技巧,創(chuàng)新寫作評價形式、構建較為完善的寫作評價體系,切實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教學質量;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33-0121-04
語文寫作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學生日常生活和未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然而,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思路不清、邏輯混亂、缺乏表達技巧等問題。究其原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僅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訓練。同時,部分學生存在無話可說、對寫作有抵觸情緒的問題,這會使語文學習聽、說、讀、寫各板塊出現(xiàn)割裂。長此以往,不僅會制約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還會影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素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并提升其寫作能力。另外,情境教學模式運用于語文寫作教學,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寫作的需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有效探究,旨在為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提供相應借鑒,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從實踐中深入了解知識、把握技能,從而更好地掌握語文寫作方法。情境教學模式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教學模式,其本質是利用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情境教學模式主張創(chuàng)設具有真實性、具體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融入情境體驗和情境實踐中,提高學生知識接受能力,內化學生情感認知能力。情境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的參與感和體驗感,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比如,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把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積極、活躍、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和內化語文知識,積累語文寫作素材。情境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情境教學模式倡導合作探究、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掌握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對提高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情境教學模式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強調內化學生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對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深度理解和內化,這符合深度學習的本質要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故事情境、項目情境,打造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高效課堂[1]。
情境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能打破傳統(tǒng)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實現(xiàn)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情境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而且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和創(chuàng)作思路,增強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自信心。比如,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問題情境、趣味情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教學活動中來。初中語文寫作包括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對于知識的整合能力不足。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針對某一類型的寫作活動進行觀察、體驗、思考、實踐和反思,能培養(yǎng)學生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現(xiàn)讀寫結合,構建較為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2]。情境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以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更好地進行表達,從而寫出內容具體、內涵豐富的文章。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升華學生情感,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從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本質要求出發(fā),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對提高語文寫作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思維品質、審美情趣[3]。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還能打造語文寫作教學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寫作興趣不高
目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還存在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寫作興趣不高的問題。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形式多以傳授寫作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為主,缺乏應有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只是讓學生根據(jù)寫作模板進行仿寫。長此以往,不僅會阻礙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還會使學生無法做到有感而發(fā)。例如,以“時間”為主題進行寫作,部分學生只會根據(jù)寫作模板進行仿寫,部分學生只會“長吁短嘆”“無病呻吟”,寫出來的文章毫無真情實感,更無法內化情感。部分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僅僅是因為在語文考試中寫作分數(shù)所占分值較高,不得不背誦一些范文,以應對考試。這樣的寫作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素質毫無益處[4]。
2.部分學生對寫作有抵觸情緒,存在“套用現(xiàn)象”
一般來說,初中語文寫作字數(shù)要求在700字左右,由于寫作題材以及寫作類型的不同,對寫作字數(shù)的要求也不同。初中語文寫作類型是多樣的,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以外,還包括讀后感等。要想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就要從各寫作類型入手,夯實學生寫作基礎和基本技能,如記敘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還有各類描寫手法等。正因為如此,部分學生在面對寫作時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存在“套用現(xiàn)象”。比如,就寫作的開頭來說,部分學生以歌詞為開頭,或者以名言警句為開頭。這種開頭就引用的方式,可以引人注目。但學生如果僅僅掌握這種文章開頭方法,對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作用不大,還需要掌握更多寫作方法。此外,部分教師不注重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不注重傳授寫作技巧,導致學生對寫作缺乏自信心,容易產生抵觸情緒[5]。
3.缺乏較為完善的寫作評價體系,無法滿足學生附屬動機需要
踐行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本質要求,教師需要在聽、說、讀、寫各板塊教學中,注重構建教、學、評一體化學科教學體系,以提高語文學科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然而,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往往缺乏較為完善的寫作評價體系,使得評價作用得不到有效發(fā)揮。比如,教師多是根據(jù)學生在寫作中運用的好詞好句,或是根據(jù)文章結構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評價,而忽視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這種評價方式無法滿足學生附屬動機需要,難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生完成寫作后,部分教師未能根據(jù)不同寫作類型的文章,對學生寫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情感、表達方法、寫作技巧等進行綜合評價,未能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進行引導和啟發(fā)。缺乏有效的評價和及時的反饋,使得學生無法知曉自己所存在的不足,無法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此外,寫作比賽、優(yōu)秀作文展示等也是有效的評價方式,能反映學生真實寫作水平,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然而,部分教師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未能開展這些活動,未能發(fā)揮其助學作用[6]。
1.創(chuàng)設故事性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情境教學模式運用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和思路,激發(fā)學生情感和思想的共鳴,增強學生寫作能力、提升學生寫作自信心、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性思維。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想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模式,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整體效果,就必須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故事性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從心理認知的角度來說,情緒和情感均屬于學生個性心理的本質范疇,而這種情緒和情感都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后獲得的。為此,教師可以實際教學的某一寫作主題,作為寫作教學的切入點,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故事性教學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不強,要想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教師除了要教授學生表達方法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讓學生做到有感而發(fā)。而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能培養(yǎng)學生情感,讓學生樂于表達、善于表達。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的多元思維落實到寫作中。這樣,學生所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從而避免出現(xiàn)套用或“無病呻吟”的現(xiàn)象[7]。
例如,在初中語文“學習抒情”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本單元課文,引導學生了解何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并創(chuàng)設故事性教學情境,內化學生情感。比如,教師可以“何為愛國”為寫作主題,引入典型事跡,讓學生感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感受到歲月靜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在課堂上,教師可播放電視劇《覺醒年代》片段,尤其是陳延年為新中國的誕生而獻出年輕生命的片段。這片段動人心魄,能觸動學生的內心和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把這種情感寄托于景物或者事物的描寫之中,使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富有真情實感,從而能打動人、感染人。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傳授學生寫作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說明文、議論文等多種體裁外,還包括多種描寫方法,如對比描寫、類比描寫、景物描寫、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傳授學生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構建不同寫作類型的知識體系,并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加以運用。從心理認知角度來說,問題情境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在學生思維活躍的基礎之上開展教學活動,其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8]。
例如,在初中語文“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寫作教學中,部分學生極容易把說明文寫作和記敘文寫作相混淆,且容易存在一味套用寫作技巧的問題。本單元寫作任務是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學習,掌握常見的說明方法,懂得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要說明的對象是建筑物,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確定說明順序,用準確、簡明、嚴謹?shù)恼Z言進行說明。為提高學生說明文寫作能力,教師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咱們班里的雙胞胎女同學,相貌、舉止、聲音都很相似,但是時間一長,大家都能區(qū)分開他們,這是為什么呢?”有學生說:“因為有一個同學的眼角是上揚的?!苯處熣f:“沒錯,這說明你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要寫好說明文,就要抓住人、事、物的主要特征,這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比如,說明文《故宮博物院》一文中‘故宮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tǒng)一,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一句,除總領全文外,還點明故宮建筑群的特征及藝術價值。”在習作中,有一位學生以“趙州橋”為說明對象,寫道:“趙州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建筑之一,迄今屹立不倒,成了歷史與時空對話的見證者、傳遞者,趙州橋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拱底寬9.6米,跨度37.02米,建筑風格古樸雅致,仿佛一條巨龍橫臥在河水之上?!?/p>
3.創(chuàng)新寫作評價形式,構建較為完善的寫作評價體系
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評價提出具體要求:教師要結合學生寫作現(xiàn)狀,制定科學合理的初中語文寫作評價指標,構建較為完善的寫作評價體系,以充分發(fā)揮寫作評價作用,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為此,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創(chuàng)新寫作評價形式,構建教、學、評一體化評價體系,以提高寫作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注重評價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全面性,以滿足學生附屬動機的實際需要。不僅如此,寫作評價的形式也并不僅僅局限于教師評價,可開展學生自評、互評,也可開展寫作比賽、優(yōu)秀作文展示等。這可以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寫作才能的舞臺,反映學生真實寫作水平,激發(fā)學生寫作積極性。埃里克森認為,初中階段屬于“角色同一性混亂時期”,學生更渴望被鼓勵和支持。因此,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做學生的伯樂,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促進他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抒情”的寫作教學中,有學生是以“何為愛國”為主題,這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體現(xiàn)。他寫道:“我覺得愛國是一種本能,一種信仰,一種責任。愛國是無條件的,它是刻在我們骨子里的東西,是流淌在我們血液里的東西。愛國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必須有的底色和思想,愛國正如國家愛我們那般純粹?!蔽覀兿葋砜催@個學生的表達,他運用排比句式,層層遞進,深刻詮釋了愛國的豐富內涵。最后一句“正如國家愛我們那般純粹”,升華了“何為愛國”的主題。這種情感表達直擊心扉,給人以感染和震撼。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評價,做學生寫作的引導者,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語文學科集工具性與人文性為一體,充分注重學生情感、思想以及品質的培養(yǎng),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特點。寫作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語言技能,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要增強課程實施的實踐性與情境性,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所以情境教學模式必須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內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度理解、內化、升華。語文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對構建較為完善的聽、說、讀、寫語文知識體系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傳授學生寫作技巧,做到授之以漁,要創(chuàng)新寫作評價形式,開展多元寫作活動,滿足學生附屬動機需要,切實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焦霞.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研究,2021(34):15-16.
[2]李慶芝.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語文情境化教學[J].天津教育,2023(27):68-70.
[3]闞昕.“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教育界,2023(26):26-28.
[4]高新建.初中語文情境教學設計優(yōu)化策略探究[J].中學語文,2023(26):8-9.
[5]秦珊珊.大情境小任務真實踐———初中語文學習情境教學探索[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23(28):69-71.
[6]楊莉.精心設計身臨其境———依托情境教學構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實踐探究[J].語文世界,2023(08):22-23.
[7]馬萃英.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2023(20):84-86.
[8]馮卉.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教書育人,2023(25):22-24.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Yan Kewen
(Minqin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Writing teaching, as a key focu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relatively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can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provide materials for their writing,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in writing, stimulate their enthusiasm for writing, and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od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should create story based teaching situations to enhance students’ emotional experience; create problem scenarios and teach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innovate writing evaluation forms, construct a relatively complete writ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Key words: situational teach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writing instruction; teaching quality; Chinese language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