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散文一直為人稱道,他的作品不僅蘊含人文精神,還充滿了閑適的生活意趣,因此在讀者中擁有極高的人氣。
有一年,作家出版社打算出版汪曾祺一本名為《蒲橋集》的散文集。雖然出版社知道汪曾祺的書很受讀者歡迎,不愁銷量,但當時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出版時還是特地打了廣告。只不過,他們的廣告并不是大張旗鼓地在書店或其他媒體上做的,而是低調(diào)地打在了《蒲橋集》的封面上。
《蒲橋集》的“廣告”如此寫道:“齊白石自稱詩第一,字第二,畫第三。有人說汪曾祺的散文比小說好,雖非定論,卻有道理。此集諸篇,記人事、寫風(fēng)景、談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蟲魚、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間作小考證,亦可喜。娓娓而談,態(tài)度親切,不矜持作態(tài)。文求雅潔,少雕飾,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笨梢哉f,這篇“廣告”打得坦誠而不粉飾,讓人看了頗有購買欲。
z9DZjh4TbvgSaKfqgDuvsA==果然,“廣告”打出后,《蒲橋集》的銷量一路看漲。兩年后,出版社打算再版《蒲橋集》。不過這次出版時,集子里添加了一篇汪曾祺新寫的文章。讀完這篇文章,眾人恍然大悟:原來之前打在封面上的“廣告”,竟然出自汪曾祺本人之手。
汪曾祺之所以當了一次“賣瓜的王婆”,實在是出于出版社的盛情。他向讀者坦白道:“這實在是老王賣瓜……廣告假裝是別人寫的,所以不臉紅。如果要我自己署名,我是不干的?,F(xiàn)在老實招供出來,是讓讀者了解我的‘散文觀’,這不是我的成就,只是我的追求?!?/p>
此時的汪曾祺已年過七旬,看到作品集再版加印,讀者還買賬,毫不掩飾內(nèi)心的喜悅:“《蒲橋集》能夠再版,是我沒有想到的。因為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不料現(xiàn)在竟成了真事兒,我很高興,比初版時還要高興。這說明有人愿意看我的書?!?/p>
文學(xué)需要市場,廣而告之無可厚非,人們并不會責怪汪曾祺的“自賣自夸”,而他的謙遜和坦誠,著實讓人感到可親可敬。這就是文學(xué)大家的人格魅力。
編輯 高塬/美編 苑立榮/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