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清朗,歲月恬淡,驀然回首,秋去冬來。
此時已進入秋冬季節(jié),很多人、尤其是北方地區(qū)的人,天氣干燥加之已經(jīng)供暖,容易受到“燥邪”的侵擾。燥邪容易傷津耗液,先是侵犯上焦,鼻子干、口干、喉嚨干、皮膚干,如果放任其繼續(xù)深入,便會引起腸燥便干,若是再繼續(xù)下去就要傷血了。
那么,在日常飲食中,有沒有什么食物能對付這燥邪呢?被譽為“植物界礦泉水”的梨子此時一馬當先。本期我們便為朋友們燉這款梨湯,“培金生水”三味食材互相協(xié)作,從上焦?jié)櫟较陆?,從上到下補進“新活水”。
【增津護液湯】
食材:梨子2個,麥冬6克,豬瘦肉120克,姜3片,鹽適量。
◆梨,味甘、微酸,性涼,歸肺、胃經(jīng)。具有潤燥、生津、清熱、化痰之功。《本草通玄》中提到:“(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鄙岳孀樱鍩釣a六腑;熟吃梨子,滋陰養(yǎng)五臟。
◆麥冬,味甘,微苦,微寒,歸肺、心,胃經(jīng)。質(zhì)潤甘補,為清養(yǎng)滋潤之品,既養(yǎng)陰生津而潤肺益胃,又清養(yǎng)心神而除煩安神,還能潤腸通便,也是解燥邪的一把好手。
◆豬瘦肉,味甘、咸,性微寒,歸脾、胃、腎經(jīng)。補腎滋陰,養(yǎng)血潤燥,益氣,消腫。
這些食材都是清熱滋潤的寒涼之品,適合燥熱虛火的朋友。脾胃好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生吃梨子以解虛火,素體康健或者輕微陽虛的朋友可以像我們一樣加幾片溫性姜片或是一塊陳皮在湯里調(diào)和一下,用來日常潤肺防燥也很不錯。
若是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就不能放肆了。脾胃虛寒的朋友推薦這樣吃:紅酒燉雪梨,加點丁香、桂皮、陳皮。
這里也要提醒一下中老年朋友們,《醫(yī)學入門·保養(yǎng)》有言:“人至中年,腎氣自衰,加人佚欲,便成虛損,興陽補劑服之,則潮熱不勝。專服滋降之藥,雖暫得清爽,久則中氣愈虛,血無生化,所以只得于飲食上調(diào)節(jié),戒一切煎炒炙爆、酒酣糖醬燥熱之物,恐燥血也,戒一切生冷時果時菜,恐傷脾也,能甘淡薄,則五味之本自足以補五臟,養(yǎng)老慈幼皆然?!?/p>
中老年朋友身體素質(zhì)下降加之不良飲食習慣影響,便成虛損,用補陽補正氣的東西又會覺得燥熱,而用清潤滋補的東西,比如梨子,麥冬等,只能暫時得到緩解,久了則更損中氣,所以這樣的朋友們一定要從“節(jié)飲食”上調(diào)節(jié),不要用燥熱的烹飪方式,也要慎食生冷的果蔬,用甘淡味簡把脾胃養(yǎng)好是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