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管生活在哪個時代、哪個地方,我們都會厭倦當下重復的生活。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藏著一個斑斕明麗的遠方。而等我們真的踏上那片土地的時候,卻只能匆匆拍照,匆匆離去,連一瞬間的悸動都在逐漸變得稀薄。
梭羅說:“旅行的真諦,在于帶動靈魂,去尋找生命的春光?!痹谒囆g家看來,只有帶上靈魂的旅行,才能觸發(fā)靈感,開啟生命的創(chuàng)作。其實,旅行對普羅大眾而言一樣重要。哪怕是最簡單的“在旅途中獲得真正的快樂”,依然需要靈魂和時間作為支撐。
1891年5月4日,在巴黎的杜蘭德畫廊,22張莫奈的作品正在展出。在一間很小的屋子里,15幅畫了同一個物件的組畫被掛在一起,名字叫《谷垛系列1890——1891》。
這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干草垛”系列作品。這幾件作品不僅是莫奈職業(yè)生涯的轉折點,也是法國印象派繪畫的一個重要歷史起點。只是這些草垛有什么意義呢?既沒有主題,又沒有感情,更沒有體現(xiàn)出什么社會責任感。
的確,莫奈的畫不止一次被人批評“只能給人留下印象而已”。莫奈卻堅持:“對我來說,景物就是光與影的印象?!?/p>
在莫奈之前,幾乎所有畫家畫的都是室內(nèi)畫,只注重畫了什么,但是在對光線的敏感捕捉上充滿了鈍感。莫奈是當時第一個真正走進大自然,將目光和畫布投射于自然光線的變化,去感受光線給萬物帶來的奇妙改變的畫家。
莫奈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是一幅描繪旭日初升、霧氣迷蒙港口的畫,名叫《印象·日出》,畫的是勒阿弗爾港口一個多霧的早晨。經(jīng)過晨霧折射過的紅日,形成了一個感官上的灰綠色的世界。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又是虛幻的,它每時每刻都隨著太陽光的變化而變化著。莫奈追趕著光的腳步,讓這瞬間的印象在畫布上永駐,使它成為永恒。
透納是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他的作品對后期的印象派繪畫發(fā)展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在18世紀的畫壇,歷史畫仍然是主流,但是透納憑借一己之力,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意大利繪畫的影響,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透納出生于倫敦,父親是一位理發(fā)師。后來,因為家庭的變故,透納被送到倫敦西部泰晤士河沿岸一個小鎮(zhèn)的舅舅家撫養(yǎng)。在那里,陽光、云霧、雷電下的泰晤士河就像擁有了不同的生命,透納從此與繪畫結緣。
透納的作品因自然而生,因光而絢爛。他迷戀海洋,所以常常在海邊寫生。最夸張的是,為了觀察海浪洶涌翻飛的情景,他曾請求海員把自己綁在桅桿上長達4個小時。這也是為什么透納的畫雖然是靜止的,大家卻能在其中看到奔騰翻滾的景象。
透納一生都在歐洲旅行,尋找自己的靈感。他迷戀過阿爾卑斯山和瑞吉山的壯美,沉迷過威尼斯的浪漫,而在英格蘭多塞特郡的萊姆里吉斯,他畫出了此生最壯闊的暴風雪。
我們不應該拒絕望向廣闊的自然天地,這恰恰是人類得以不斷創(chuàng)造的底色。每每看到不同流派的藝術作品,它們都能殊途同歸地擊中我們的心靈時,形式反而不值一提了。
也許,就像蘇東坡《赤壁賦》里充滿哲思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p>
生命是短暫的,藝術卻是永恒的。優(yōu)秀的作品無論你怎樣去探究它,都是探不到底的。你只有用心體會生活,深刻理解人生,或許才能懂得一些。就像羅曼·羅蘭說的:“藝術的偉大意義,基本上在于它能顯示人的真正感情、內(nèi)心生活的奧秘和熱情的世界。”
(喵摘自微信公眾號“丹尼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