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的情緒拉扯,把自己搞得手忙腳亂,越急越出差錯,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結果反而是事倍功半。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往是大家都忽略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踏入隱蔽的下水道的,往往是那些只顧著埋頭趕路,忘記給自己留一些緩沖空間的人。
如今,“加倍”二字侵入大部分人的生活:金錢加倍,房子翻番,地位飆升。于是,很多人不停催促自己加快步伐,快一點再快一點,似乎慢下來就會被淘汰。
有個網友分享了她的卷王經歷。
寒窗苦讀考入名校,大學瘋狂刷績點、積累實習經歷,畢業(yè)后過關斬將,排除萬難進入知名企業(yè)。她就像陀螺,轉個不停,在升學、找工作、換工作之間拼命奔跑、沖刺,爭取把更多的人甩在背后。
好不容易跑到前面,她也不敢放松,提心吊膽,生怕自己一懈怠,就失去“坐上下一趟車”的資格。為了不被人擠下去,她想盡辦法完成業(yè)務指標,忙到錯過朋友的生日、侄女的滿月酒。跟家人聯系還是上個月的事,屏幕上一條又一條來自家人的殷切問候,回復只有寥寥幾句。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在跑道上慢跑,多長時間沒有看過落日余暉……
固然,在人生賽道上風馳電掣,可以快速抵達一個個目標,早早積累能力和財富。但欲速則不達,一味貪快,匆匆忙忙,易埋下隱患,持久力可能下降,早早就力竭,難以看到后面的好風景。
為什么大家都鼓著勁,想過快節(jié)奏、速溶的日子呢?表面上看是外部壓力的驅使,外加自身不甘于平庸的心態(tài)。實質上是內心不自信、缺乏安全感,覺得難以應對時代的變化,試圖以早期的疾馳來避免后期被淘汰。卻不知,不考慮實際情況的爭強好勝、苛求完美,只會讓你離煩惱更近,離幸福更遠,甚至可能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爛,失去真正的成長契機。
想起一位40多歲的博主,視頻里,她臉上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很治愈,很有力量。她骨架偏大,很難挑選到合適的衣服??粗鴦e人輕松駕馭各種款式的裙子,她毫無艷羨之色,而是仔細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得知比自己晚入職的新人業(yè)績遙遙領先,她不會陷入挫敗,而是學習取經,精進自己。
聽說以前混得不如自己的朋友,現在事業(yè)做得風生水起,她由衷地為對方感到開心。這一切源于,她不跟他人攀比,看得透,想得開,知足常樂。
她的事業(yè)雖未風生水起,但下班后她能有時間去散散步。她穿的衣服雖不是大牌,但舒服透氣,干凈合體。她目前的視頻剪輯技巧單一,不如別人那般花樣迭出,可每日都有進步。很快,她憑借獨特魅力,成為頗受歡迎的博主,實現經濟小自由。
再天才的人,都有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要為一時的失誤懷疑自己,也不要因別人的提前登峰就否定自我。與其耗損韌性,止步于某一處低谷,不如接受自己偶爾的短路斷電,跌倒了就爬起來,拍拍灰塵,重新出發(fā)。如此,你生命的護城河才會越發(fā)穩(wěn)固,不懼生活的驚濤駭浪襲來。
以下三個方法,可以助我們快速養(yǎng)成“間歇性強化”思維。
1.給自己喘息的機會
通往榮耀的路上,若想凱旋,需要堅持不懈地奮斗,但也要學會休息,懂得放松,才不會中途折戟沉沙。
每一個人都是俗人,都要吃五谷雜糧,都會覺得疲倦,會生病,不必對一時的止步感到愧疚。累的時候就歇一歇,緩一緩,困的時候就睡一下,心情不好就出去走走。偷下閑,透口氣,讓心靈得到撫慰,方能充滿活力,健康地前往下一程。
2.降低過高的期待值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感到失望,覺得喪氣,費力追趕“早班車”,源于期待值太高,總覺得能夠馬到成功。
開始努力前,準確評估自身能力,制定合理的計劃,把目標分解成小步驟,逐級去實現。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充足的準備,一時的烏云,不代表今后不會晴空萬里。
取得階段性勝利后,記得嘉獎自己,買個新手機殼,去網紅餐廳吃頓大餐,點杯熱量高的茶飲。即便最后結果不盡如人意,也無妨,盡人事,聽天命,該是你的,還會是你的,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回饋給你而已。
3.無論如何,都要學會接納自己
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每個人也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不必耿耿于懷自己不夠優(yōu)秀。要知道,人生是用來體驗的,而不是來演繹完美的。
月圓是畫,月缺是詩,小缺陷有時也會成為閃光點,讓你綻放別樣的光彩。認可自己的精彩,更要容納不足,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自我成長上,欣賞自己的每一次進步,勇敢嘗試新事物。最后的成果,不是學到就是贏得。
余生很短,我們想方設法爬過一道道坎,越過一條條河,所求不過是一日三餐,良人相伴,家人幸福安康,自己晚年無憂。卸下過強的好勝心,把松弛還給自己,歸還停下來的權利,享受清風拂面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