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不是惡魔也不是敵人,它像是一個過度保護你的朋友。因為它曾經(jīng)看到你受傷害,所以想保護你的安全。不要粗暴地對待它,你應該向它證明,你已經(jīng)強大到能處理任何事情,可以保護自己了。
——減少期待,戒掉敏感,這是快樂的黃金法則
一個人給另外一個人最貴重的禮物就是時間。
——所以,“永遠”是一個程度副詞
該怎樣做決策呢?最好的結(jié)果是你想要的,最壞的結(jié)果是你可以承擔的,那就是你可以去試試的。沒有什么事是“一定能成”的,你控制好了風險,就可以去多做嘗試。嘗試越多,機會越多。做事越多,成事的可能性就越大。
——作家李鲆
不要盲目認為唯有讀書高。沒目標、不系統(tǒng)地讀書,只是比看電視、打游戲稍微有意義一點,本質(zhì)上還是一種消遣活動。對有些人來說,草草翻看一遍《人類簡史》《未來簡史》,還不如讀《手把手教你看財報》有用。
——網(wǎng)友@435hz
鵬很偉大,可是我只想做蜩與學鳩,也沒什么不對。
——蔣勛談《逍遙游》,不要和別人比較,每個人完成生命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正如食品會標榜“天然有機”或“非轉(zhuǎn)基因作物”,再過不久,人類大概會希望每件作品上清楚標注“本作品在創(chuàng)作時未使用人工智能”。
——22世紀最貴的是什么?大概率還是人才
不要愛人身上的某種可能性,然后期待它成型。愛人就要愛一個成型的人。
——簡單來說,討厭懶人,你就直接找個勤快的,別找個說“我會為你變勤快”的
人生充滿了“試錯”總好過人生充滿了“如果”。
——向前走,好過原地踏步
正如加繆所言,欲望總是以厭倦收場,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總是渴望更多,更是因為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真正對自己和他人有意義的東西。
——這種厭倦,并非是對所得之物的否定,而是對在不斷追求過程中產(chǎn)生的空虛和迷茫的感知
如果你真的很喜歡做一件事,那一定要養(yǎng)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獨立去做這件事的習慣。
——做這件事最好可以獨自享受,不用分享,即便沒有人圍觀,也會樂在其中
高考其實就是你的成人禮,中國式成人禮。從今天起,你能否一個人肩負起生活,昂首闊步向前呢?高考畢業(yè)季,既要為這場大考交上最漂亮的答卷,更要為新的生活、新的成長準備好心境和力氣。
——作家許開禎
與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的唯一途徑是毫不依賴。只有不害怕被拋棄,才能活得愈發(fā)隨心所欲;只有不纏著我們的愛人去承諾什么,對方才能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下,回應我們的愛。
——美國作家朱莉婭·卡梅倫
膝蓋上的瘀青,是可觀測到的最小的星云。自形成后,它每天都在變化:冷卻、變色,直至坍縮不見……
——宇宙在受傷后或許也是這樣自我愈合的
“藥”的繁體字是草字頭下面一個“樂”,所以凡是打動你的心的,不管是植物、礦物、動物,是一處風景、一首曲子,還是某一個人的一句話,讓你變得快樂、放松、愉悅、寧靜的,就是你的“藥”。
——找到你的“藥”
“天補”——曬太陽、看月亮、擁抱自然;“地補”——踏青、運動、早睡覺;“人補”——與同頻的人、同道的人、相愛的人在一起。
——獲得能量的三種方式
嘬老族。
——“嘬老族”是指不完全啃老,但偶爾有點情況,就找爹媽“嘬”一口、要點小錢的人。這是一些年輕人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