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榮耀,都曾經歷過汗水和淚水的洗禮。
吳晶一歲多就雙目失明,她沒有向命運屈服,在黑暗世界中摸索,勇敢前行。她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寫成自傳《我聽見這世界繽紛》,成了暢銷書。2024年8月,吳晶在北京一所大學演講時說:“如果有朝一日視力恢復,我想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美……”
從小雙目失明,在父母激勵下快樂成長
吳晶1986年出生在江蘇泰興市黃橋鎮(zhèn),爸爸是小學老師,媽媽是工人。爸媽給她起名晶晶,是因為女兒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然而一歲多時,小吳晶騎兒童三輪總往一個方向走,走路總是會撞到門框。這種反?,F象引起了家人重視。
父母把她帶到醫(yī)院檢查,才知道吳晶患了視網膜母細胞瘤。最終在輾轉治療之后,15個月大的吳晶雙眼被摘除,從此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失明對一個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吳晶那時可能還不明白,她依然活潑可愛,喜歡探索周圍的一切。
面對厄運,父母很堅強。他們沒有讓吳晶的人生自此轉向一個悲傷自憐的世界,而是想讓女兒通過努力,像常人一樣去生活。爸爸經常拉著吳晶,引導女兒用手去摸索認識這個世界。當吳晶忍不住跑步摔倒后,爸爸總是鼓勵她:“勇敢點,小晶晶自己會爬起來?!边@句鼓勵,也成了吳晶人生中最重要的勇氣來源。
玩伴們也經常找吳晶一起游戲,探險。盡管失明了,但溫暖的家庭給了吳晶充沛的好奇心,她的內心積蓄著愛的力量。童年的吳晶很調皮,她會爬到旗桿上面把自己倒掛起來,還敢站在雙杠上向前走,有一次在走到盡頭時,還嘗試著往下跳。幸好爸爸及時發(fā)現,迅速接住了她。有時為了一個小皮球,吳晶甚至敢獨自摸索著爬上房頂,爸爸看到后大吃一驚,趕忙上去把她接下來。雖然女兒犯錯了,但爸媽沒有責罵,只是叮囑她今后要小心。父母的愛給了她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周邊的世界,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吳晶一直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沒啥不同。吳晶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因為雙目失明去不了普通幼兒園。7歲時,爸媽只能把她送到寄宿制的揚州市聾盲學校。
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吳晶要自己摸索著去教室上課,去食堂吃飯,打水,掃地,洗衣服……從不能適應到逐漸習慣,鍛煉了獨立和自理能力。學校也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給予正確引導,堅強樂觀的吳晶很快找到了自信,唱歌、跳舞、主持樣樣精通。
當時吳晶想學習一門器樂,幸運地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音樂啟蒙老師華桂明先生,他手把手教會了吳晶盲文樂譜和各種樂器。
自此,吳晶每天跟隨華老師學習長笛。盲童看不見曲譜,也看不到老師吹笛子的姿勢,只能靠耳朵聽,然后把曲譜背熟。為此,吳晶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那段時間,在教室,在走廊,甚至去上廁所,只要有一刻休閑的時間,就能聽到她練習音樂的聲音。
那時吳晶就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成為最好的笛子演奏家!后來,吳晶不僅學會了單簧管、小號、短笛、長笛等十多種樂器。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她還取得了竹笛八級證書,參加江蘇省器樂大賽獲得一等獎。
代表中國隊參賽,雅典殘奧會奪金
吳晶13歲時,主動給曾和自己同臺演唱的蔣老師打電話求教,想學聲樂。得知她是一個盲童,老師頗感意外,還是同意了。學習很多聲樂技巧后,吳晶仍不滿足,又請蔣老師教她學鋼琴。
盡管眼睛看不見,可絲毫不影響吳晶活潑好動,她的大膽在學校出了名。下樓梯時,總是嫌一層層往下走太慢了,于是她經常坐在樓梯的扶手上滑下去。誰也沒有想到,正是這一調皮的舉動,在她的人生中起到了轉折性的作用。
2000年的一天,省里有教練來揚州選拔運動員,看到14歲的吳晶后非常中意,就把她轉到了南京盲校。吳晶除了學習用功,訓練也從不馬虎。別人都是早上訓練,下午休息,可吳晶下午也堅持在操場上奔跑。她的短跑實力在不斷奔跑中凸顯出來,在隊里逐漸嶄露頭角。
經過選拔和嚴苛的訓練,15歲時,吳晶有幸成為江蘇省體育隊的一員。2003年9月,吳晶成功站在了全國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的比賽場上。當時她雙腿受傷,而且感冒發(fā)燒,可她仍舊憑借超強的毅力,一舉奪得兩枚金牌和一枚銅牌。
緊接著,吳晶出征首屆亞洲青少年殘運會,獲得100米、200米和400米接力3枚金牌。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里,吳晶參加多項田徑大獎,僅金牌就獲得了14枚。
2004年,吳晶獲得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200米金牌,并贏得參加雅典殘奧會的資格。為了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吳晶沒日沒夜地訓練。按照當時參加雅典殘奧會選手的水平,她的實力是最強的,只要正常發(fā)揮,金牌非她莫屬。
不幸的是,在殘奧會100米預賽上,吳晶跑到80米時大腿肌肉突然拉傷,只能拖著拉傷的腿挺過終點,但還是以該小組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決賽。
預賽過后,隊醫(yī)檢查了吳晶的傷腿后告知她,腿受傷嚴重,決賽肯定不能參加,必須坐輪椅休息兩個月。吳晶哭成了淚人,她對教練和隊醫(yī)說:“來雅典是我的夢,就是走我也要走過終點?!?/p>
于是,在雅典殘奧會上,賺人眼淚的一幕通過電視出現在全世界人民的眼前:中國姑娘吳晶拖著受傷的雙腿,一瘸一拐地忍痛跑完了100米決賽,全場觀眾起立為她鼓掌。沖過終點線的時候,吳晶倒在了地上,最終遺憾地獲得了雅典殘奧會100米第六名。有了競技比賽的經歷,更增添了吳晶緊咬牙關的堅韌。
運動員的生涯是短暫的,當時吳晶和所有運動員一樣,面臨退役后的現實生存考量,她無奈又迷茫。難道只能做一名盲人按摩技師養(yǎng)家糊口嗎?吳晶不甘心,不想壓抑自己的能量,想努力試試人生還有什么可能。
吳晶打過一個精妙的比方,“人生是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里有很多一模一樣的門。我推開門時,看見里面的人在做他們的事情,這些事不適合我,我就會邁步繼續(xù)往前走,尋找適合我的那扇門。”
吳晶不僅能熟練地用電腦打字,還努力學習英語,通過聊天工具和世界各地的網友交流。吳晶收聽英語廣播時,聽到巴特爾先生的英語講座,她被這位老師幽默獨特的授課方式吸引,就打電話給電臺,聯系上這位外教。后來,巴特爾先生還專門到盲校去看望吳晶。2005年,在南京外國語學校供職的巴特爾先生,將吳晶的情況反映給學校。19歲的吳晶被南外破格錄取,并免去3年17萬元的學雜費,成為該校首位盲人學生。
由于看不見黑板和老師的演示,吳晶每天一半的時間都花在抄書上,有時候抄整個通宵。但有些困難并不是靠決心就能克服,在學習數學時,因為視力原因,吳晶無法明白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圖形及物質之間的關系,她第一次因為感覺無法逾越眼前的困難而大哭。后來,同學們用橡皮泥、紙盒子、鐵絲等工具,終于幫助吳晶想明白了幾何題的計算。
同樣一份學習資料,吳晶需要先把它戳成盲文,通過一遍遍聽和摸來理解、記憶。那時她每天的睡覺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在高手如林的南外,吳晶的考試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屢創(chuàng)奇跡,給一根稻草也能泅渡大海
2007年,吳晶有機會走訪華盛頓、加利福尼亞等地的盲校和機構。在和各高校招生老師交流時,吳晶以流利的英語和非凡的自信感染了每一個考官。很快,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等6所名校邀請她免費入學,吳晶最終選擇了蒙哥馬利學院。
一年后,吳晶有一個到瑞典訪問學習的機會,她決定回歸音樂夢想,于是轉學到了斯德哥爾摩大學。在那里,吳晶遇到了生命中的音樂“貴人”,瑞典皇家交響樂團的首席長笛家簡·班森。吳晶拜其為師,跟隨他學習長笛。吳晶苦練長笛,演奏水平突飛猛進,被破格招入瑞典皇家愛樂樂團。
2013年8月,吳晶在瑞典國王花園大舞臺舉行的“2013瑞典中國節(jié)”上,演奏了中國經典曲目《茉莉花》《梁?!返?;9月,她和簡·班森以及瑞典交響樂團,在皇家音樂廳舉辦了“北歐與中國的對話”個人演奏會。次年11月13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里,響起了莫扎特的《G大調長笛協奏曲》悠揚動聽的旋律,中國盲人女孩吳晶終于站到世界級音樂殿堂。她用長笛驚艷世界的目光,用音樂喚醒人們的心靈,再度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
游走世界的旅途中,吳晶收獲了更大的力量,對人生意義也有了新認知。紀錄片《吳晶:不可思議的夢想》在瑞典國家電視臺播出,并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18個國家和地區(qū)重播。吳晶還十分關心國內殘疾人的發(fā)展,她促成了瑞典殘疾人代表團首次訪華,也為中瑞文化交流搭建起橋梁。
盡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厄運沒有因此離吳晶遠去。2018年底,她在揚州的家里失足從3樓墜下,頭部著地,陷入昏迷。醫(yī)生說她的身體多處骨折,右腎壞死,腦部嚴重受傷。親人一直守候和陪伴著她,吳晶住院期間下過3次病危通知,醫(yī)生說她很可能活不了,就算活下來也可能成植物人。
在醫(yī)院通力搶救下,吳晶昏迷半個多月后終于蘇醒。樂團的友人將她輾轉接到瑞典,進行治療和康復。之后的一年半時間里,每周都有醫(yī)生和護工上門為她做康復訓練,照顧她的飲食,陪她散步聊天,進行經濟資助……吳晶終于恢復了健康。
這段經歷,讓吳晶深切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奇跡,她決定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人們從中獲得力量,重塑人生。2022年,吳晶耗時兩年完成自傳《我聽見這世界繽紛》。該書一經出版就備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8.8分,成了暢銷書。
2023年,吳晶正式啟動公益項目《百場講座進校園》活動,在全國多個城市的校園巡回演講,跟廣大青少年學生親切交流成長經驗,用榜樣的力量引領廣大青少年學生勇敢面對困難,超越自我。
談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吳晶覺得無論是通過音樂演奏、文學創(chuàng)作,還是語言交流的方式,希望能夠做些事情讓全球更多殘疾人生活得更好一些,進一步推動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我希望我的故事和經歷并不是讓別人覺得我有多厲害,而是讓更多人知道,殘疾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p>
2024年8月,在北京一所大學演講時,吳晶說:“如果有朝一日視力恢復,我的愿望就是看看爸爸媽媽和老師同學。然后好好看看藍天白云和草地,看看自己生活著的這個世界有多美……”
有媒體這樣評價吳晶:給她一根稻草,她能泅渡大海!從一歲多雙目失明,到冠軍、名校學子、國際長笛演奏家、暢銷書作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青年演講代表、世界盲人聯盟亞太區(qū)人權委員會主席,這位倔強傳奇的女孩獲得無數榮耀,而所有的榮耀,都曾經歷過汗水和淚水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