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小雪在親戚介紹下,認識了大她兩歲的謝某。在談戀愛期間,謝某對小雪無微不至,小雪很滿意這個“模范男友”。但謝某身上有一處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沉迷于游戲,為此兩人發(fā)生過爭吵。小雪覺得謝某日常對自己關懷備至,總能哄自己開心,提供滿滿的“情緒價值”,明知對方酷愛打游戲,最終兩人還是步入了婚姻殿堂。
婚后,謝某更加貪戀網絡游戲,一次次跟小雪要錢往游戲里充值。2023年3月19日,兩人剛結婚兩個月,謝某再次向小雪討要1萬元錢。小雪對丈夫說:“彩禮錢已經花得差不多了,我沒有錢了?!睉嵟?,謝某向小雪揮起拳頭,打得小雪鼻血直流。小雪的表哥趕到二人住處,制止了妹夫的行為,隨后撥打120急救電話,小雪被迅速送往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進行緊急搶救。
小雪在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救治了很長時間,經過三個多月的昏迷,終于蘇醒過來。但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小雪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無盡的黑暗之中。醫(yī)生診斷顯示,小雪顱內出血導致視神經萎縮,雙目失明,同時身體遭受多處嚴重傷害,生活無法自理。小雪的傷情報告顯示損傷程度為重傷一級,謝某被正式批捕。
2024年8月30日,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qū)人民法院判決:一、謝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二、謝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小雪人民幣656798.52元。
如今,人們在婚戀選擇中越來越強調“情緒價值”,而所謂的“情緒價值”原本是營銷學概念,是產品質量、實用性等“硬性”品質之外的一種帶給消費者情感體驗的“附加價值”。希望伴侶帶來舒服、愉悅的感受可以理解,但若過度強調“情緒價值”,對于對方身上明顯缺點所隱藏的風險視而不見,眼前甜蜜的親密關系,就可能是短暫而脆弱的。那么,你認為戀愛結婚應該看重對方的“情緒價值”嗎?
網媒互動:
微信調查
應該,兩個人在一起快樂最重要26%
不應該,“甜言蜜語”不長久20%
不一定,決定能否共度一生的因素有很多54%
王世民
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師
安徽省唯一中國家庭教育專家組專家
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安徽省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
表面的“無微不至”不等于“情緒價值”
小雪被打事件,再次引起人們對青年婚戀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反思,我們到底要找什么樣的人作為終身伴侶?看起來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男友,為何婚后兩個月就對妻子大打出手,以至于暴力犯罪?其實,我們看到的表面的“無微不至”,并不是大家追求的較高情緒價值的全部!
近些年,人們在親密關系中,總是把對方是否能為自己提供“情緒價值”作為衡量的重要指標。到底什么是情緒價值呢?“情緒價值”是個體在人際互動或者處理個人事務時,從對方那里體驗到的情感滿足或者情感需求的實現(xiàn)程度。它是一個人在人際和社會交往中獲得的情感回報,可以是積極正面的,如快樂、滿足、安慰;也可以是消極負面的,如憤怒、嫉妒等。情緒價值在人際關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促進人的親密感,增強個人的幸福感和社會適應力。它在幫助個體管理情緒、改善心理健康中具有重要意義。
怎么才能發(fā)現(xiàn)對方是否具備情緒價值?或者說如何衡量情緒價值,確實是一個難題。因為情緒價值的衡量并不是一個直接且標準化的過程,而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標準和方式來評估情緒價值。相對而言,有幾個維度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衡量情緒價值。首先是個體的主觀幸福感。一個人是否具有情緒價值,要看這個人的主觀幸福感是否強,也就是說,在現(xiàn)實條件下,他自己是否過得開心幸福?一個人主觀幸福感強烈,至少表明這個人的情緒感知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較強,同時也顯示他的自我價值感也較強。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個人得到的愛越多,能夠給予愛的能力就越強。這種愛就是他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接納和關愛的部分是否足夠,如果早期的安全感依戀得到充分的滿足,這個人未來主觀幸福感的能力就較強。案例中,女方一直覺得戀愛中的男方對自己百依百順“無微不至”,就是較高的情緒價值,顯然不符合這一條。因為30歲的男人還整天沉溺網絡游戲,恰恰是情緒不成熟的表現(xiàn),而女方覺得對方對自己“無微不至”,就是具有較高情緒價值的表現(xiàn),顯然理解上有所偏差??梢姡瑥倪@一點上看起來,雙方的情緒發(fā)展都不成熟,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管理能力都較差,實際上都是沒長大的孩子,自然就無法面對沖突和挫折了。
要發(fā)現(xiàn)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緒價值,還需要了解一個人的情感體驗、行為表現(xiàn)等。這個時候要看一個人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自身的情緒體驗是否合適。比如有委屈、難受甚至憤怒的情緒,是否到達失控的邊緣?如果打游戲失敗,會不會砸鍵盤,扔東西,甚至惡語傷人?如果有這些行為表現(xiàn),說明這個人的情緒體驗不成熟,缺少理性的成分,容易導致過激的行為發(fā)生。打游戲無法過關,我們都會難過、生氣,但我們不至于砸東西甚至傷人,所以,看一個人是否“無微不至”,不能只看順境,需要觀察他們是如何面對問題和困難的,這樣才能看到一個人的情緒體驗和行為表現(xiàn)的全貌。
一個人表面上的“無微不至”,并不是情緒價值的全部。要想得到對方的良好情緒價值的反饋,需要自己也是一個穩(wěn)定的個體,能夠理解合理的情緒體驗和積極的應對方式,才能找到心儀的、相互能夠提供情緒價值的彼此。愿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