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學習中,如果同學們已經非常忙碌,但仍擔心自己的規(guī)劃不夠合理會浪費時間,或感覺時間被割裂、不夠用,分享給大家一些對抗時間焦慮的小方法。
設定漸進、合理的目標。設定目標要考慮自身實際能力,將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相結合,確保切實可行。舉例來說,數學成績不好,可以先將短期目標設定為及格,逐步過渡到良好,最終實現“優(yōu)秀”的長期目標。合理的目標設定能讓我們循序漸進,看得到自己的進步。另外,目標的設定要有可操作性和現實性,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能力來安排每日、每周、每月的任務,避免目標過高導致焦慮。
科學分解任務。要想緩解時間焦慮,必須明確哪些事必須馬上做、哪些事要重點做、哪些事可以有選擇地做、哪些事可以放到最后做。分解任務時,運用“四象限法則”,將任務分成重要且緊急的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不重要但緊急的事、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根據分類合理規(guī)劃時間,以免盲目做事導致時間緊張。
靈活規(guī)劃時間。學會制訂時間表,結合任務分解與任務管理,設定合理的任務完成期限。根據任務重要性和優(yōu)先次序合理分配時間,優(yōu)先處理關鍵任務。當計劃趕不上變化,遇到急事需要處理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其他任務的優(yōu)先級,靈活應對。
提高專注度和效率。提高時間利用效率是解決時間焦慮的關鍵。做作業(yè)時,遠離使我們分心的事物,并且盡量不要同時處理多項任務,與其低效地完成多件事,不如專注一些,逐一完成任務,減輕焦慮,也更有成就感。另外,要克服拖延癥,通過制作桌面任務小貼士、床頭任務表等方式督促自己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也可以組建學習小組,大家相互監(jiān)督、相互提醒;還可以設定獎勵機制,完成一項任務就給自己一份小獎勵,增強行動力。
巧妙利用碎片時間。碎片化時間雖然不夠用來完成大任務,但可以完成一些小事,比如利用等車、排隊或上下學路上的時間復習單詞、讀課外書或思考一天的計劃。利用碎片時間時,也可以嘗試“化零為整”,把碎片時間積累起來,持續(xù)去做一件事,日積月累會看到自己的進步。
提升效率、增強自控力這些“神器”來幫忙
日歷和時鐘
這些雖然是生活中平平無奇的小工具,但可書寫的日歷方便我們規(guī)劃完成任務的時間并做好標記,能讓我們心中有數。時鐘可以帶給我們一些心理壓力,看到時間在流逝,我們的學習動力會更足,也能幫助我們評估自己的完成效率。
便利貼
一張小小的貼紙能幫我們細化任務。當坐在書桌前準備開始學習,在便利貼上寫下要完成的目標,目標達成后在相應的地方做好標記,看到任務一個個被完成,我們會有成就感。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是一種時間管理方法,它將每個工作時間段稱為一個“番茄鐘”,時長為25分鐘,之后會有5分鐘短暫休息時間。每完成4個“番茄鐘”,會有一個較長的15-30分鐘的休息時間。番茄工作法能讓我們勞逸結合,提升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