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折騰”而精彩
從小就對做手工有興趣的樓皓宇,周末常常在自家的家具廠里度過,那些復雜的木工活、精密的機械操作,都深深吸引著他。
六七歲時,媽媽給他買了一輛會發(fā)光、會唱歌的汽車玩具。這個玩具點燃了他內(nèi)心深處對未知世界的渴望,一個念頭突然浮現(xiàn)在樓皓宇的心里:“這里面究竟是什么構造?為什么能如此神奇?”帶著這份好奇,他拿起小螺絲刀,果斷地拆解了玩具,辨認出了里面的結構?!捌鋵嵎浅:唵?,只有一些芯片、一個電機和部分零件,就達到了如此奇妙的效果?!蹦且豢蹋瑯丘┯罘路鸫蜷_了新世界的大門,探索成功的興奮和喜悅裝滿了他的內(nèi)心。
從此,樓皓宇拿到手的玩具基本難逃“拆字訣”。拆解玩具成了他探索世界的獨特方式,每一次拆解都讓他對事物的內(nèi)部結構有了更深的理解,盡管過程中不乏挑戰(zhàn),如卡扣過緊、螺絲難擰,但他從未放棄,反而越挫越勇。
愛“拆”更愛“創(chuàng)”
隨著年齡的增長,樓皓宇的“拆家”行為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他也沒少因此“挨罵”:“爸爸媽媽只要一看到我在拆東西就要數(shù)落我又在搞破壞!”然而,“口是心非”的爸爸媽媽,卻還是用行動默默支持著他的小愛好。當樓皓宇又一次因拆解過度而無法復原玩具時,他生動地描述著自己當時的心情:“完了完了完了!我又要被媽媽罵了!”出乎意料的是,媽媽卻說沒關系,還給他買了更多新玩具。
被樓皓宇拆剩下的零件,都被收拾存放了起來,等待一個契機“重生”——樓皓宇會把它們組合成新作品。兩個輪子、兩個電機、三節(jié)干電池、兩根鱷魚夾……幾樣東西連接到一起,就是一輛會原地打轉(zhuǎn)的小車。樓皓宇用自己的方式,賦予了這些零件新的生命,每當他完成一件作品時,那種成就感和喜悅都會溢于言表。
修車也能修“出圈”
除了熱愛玩具,樓皓宇還對自行車情有獨鐘,他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買了一輛新自行車,并開始了改裝之旅。同齡的騎友們買車時往往會一步到位,選擇高端配置,但樓皓宇本著節(jié)省的原則,精心選擇了實用的基礎車型,隨后逐步更新。從更換車輪到升級配件,每一步都凝聚了他的心血與汗水,在他的精心打造下,這輛原本普通的自行車變成了小伙伴們眼中的“靚車”。
樓皓宇不僅自學了修車技能,還定期向車行的師傅請教、在網(wǎng)絡上搜索相關的科普視頻,不斷提升著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一群年齡相仿、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有空就會聚在一起討論自行車的配件、分享改裝的經(jīng)驗、互相幫助解決難題。有一次,朋友的車掉鏈子了,樓皓宇直接上手調(diào)整,很快就幫忙修好了。
越堅持,越成長
每當空閑的時候,樓皓宇就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專心致志地動手操作,經(jīng)常搞得滿頭大汗,直到大半夜才停下來。這份執(zhí)著打動了不少人,樓皓宇認為,正是探索中的成就感讓他能夠保持如此高度的專注。樓皓宇媽媽則幽默地打趣道:“如果皓宇把修車的認真勁兒用到學習上, 應該早成了學霸。”這份對動手實踐的熱愛,成為他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
提到夢想,樓皓宇說,自己以后想成為一名國家級工程師,從自行車起步,逐步延伸到汽車、坦克乃至飛機的維修制造。他知道這是一條漫長且充滿挑戰(zhàn)的道路,但已下定決心,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笆紫纫袑I(yè)知識,其次要有恒心,還要有想象力!”樓皓宇期待著,“接下來我想先學習電學知識,我見過電工叔叔操作儀器,真希望我也有機會親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