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戰(zhàn)失利"尋求變革
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地理位置特殊,常受周邊游牧民族的侵擾。公元前307年,趙國的趙武靈王率領大軍與東面的中山國交戰(zhàn)。趙國的軍隊雖然人多,卻連吃敗仗。
趙武靈王對大臣樓緩說:“我們國家的四周都是強鄰,我軍與胡人(北方少數(shù)民族)交戰(zhàn)時總是失利,他們的衣服短小,袖子很窄,打仗時占了很大的優(yōu)勢。所以我想在國內推行胡服,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你看如何?”樓緩說:“既然胡人的服裝對打仗有利,那為什么不向他們學習呢?”趙武靈王說:“我們不但可以學習胡人的衣著,還可以學習他們的作戰(zhàn)方式。我們是利用戰(zhàn)車作戰(zhàn),而胡人是騎馬作戰(zhàn),比我們要靈活得多!”
克服阻礙"堅定改革
樓緩對趙武靈王的說法表示同意,可是隨侍的其他大臣卻說:“樓緩的看法不對!我們的祖祖輩輩都穿寬大的服裝,為什么要輕易地改變衣著呢?”
后來,趙武靈王又對大臣肥義說:“我看胡人的服裝和作戰(zhàn)方式對打仗有利,想學習胡服騎射,但很多臣子反對,你看應該怎么辦?”肥義說:“做事情顧慮太多,反而不會成功。大王如果真的想學胡人,就不要考慮大臣們的議論,想做就做。”聽了肥義的話,趙武靈王終于下定決心改革舊俗。
趙武靈王先宣王叔公子成入宮,將穿胡服、學騎射的好處一一講給他聽。守舊的公子成剛開始時說什么也不愿穿胡人的衣服,后來,他覺得趙武靈王的話確實有道理,才愿意支持改革。
全國推行"成效顯著
之后,趙武靈王下令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胡服騎射”。他還在北部地區(qū)召集一些善于騎射的人入伍,又將步兵改為騎兵,甚至還收編了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武裝。這樣,一支趙國鐵騎便建立起來了。
“胡服騎射”的改革收到了很大的成效。趙武靈王率領趙國騎兵,不但打敗了中山國,而且戰(zhàn)勝了林胡、樓煩等胡人部落。同時,“胡服騎射”還增強了少數(shù)民族對華夏民族的歸依心理,從而推進了民族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