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對于我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了。日常生活中,天氣熱了或者運動后都會出汗;喝水太多、情緒緊張,也會刺激汗腺發(fā)汗。但有些人即使沒有運動,雙手也總是濕漉漉的,甚至手中的汗水還會不停滴落,不分季節(jié)、不管地點,說來就來,人們常常把這類特殊患者稱為“水手”。這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許多困擾,可能會在學習考試時握筆打滑,開車時握方向盤打滑,甚至可能因為手掌濕滑難以勝任理發(fā)或精密儀器維修等職業(yè)。久而久之,一些患者就可能變得性格怪異,有自卑感,不敢握手、不敢聚會,拒絕社交。大部分手汗癥患者認為出汗是因為自己體虛,于是長期服用中草藥來進補,以期增強體質。但是,不必要的服藥不僅沒有緩解癥狀,反而會破壞身體的正常免疫功能,帶來副作用。這究竟是患了什么疾病呢?
手汗癥是多汗癥家族成員之一,表現為全身多個部位出汗,占人群總數的0.3%~10%。常見于少年及青年人??煞譃樵l(fā)性手汗癥和繼發(fā)性手汗癥。
原發(fā)性手汗癥 指支配汗腺分泌的胸交感神經亢進而導致的手掌汗液分泌異常增多的一種特發(fā)性疾病,同時可伴有足底、腋窩多汗。通常由于情緒激動、緊張、運動等誘發(fā),夏季癥狀嚴重,冬季相對較輕。
繼發(fā)性手汗癥 身體疾病造成出汗增加,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內分泌疾病、精神疾病,以及更年期內分泌失衡等。只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就可以使汗液分泌異常得到控制。
經常出汗不止,汗液無特殊異味。輕度者僅手掌心潮濕,中度可浸濕一條手帕,重度者汗液可順手指滴下,一天內需要多次更換衣物。流汗時多伴有手掌心冰涼,少數患者可維持溫暖感;部分患者還可能會合并兩腳或頭面部、腋下、腹股溝出汗,大部分夏天病癥偏重,冬天較輕。在焦慮、緊張和恐懼等情況下,癥狀會加重。
手汗對少年患者的影響,會使孩子性格變得孤僻、敏感;對青春期手汗患者,會影響學習,導致精力分散、焦躁、恐慌,給患者的工作、社交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嚴重影響自信心?;颊咝睦硗纯鄻O大,常人難以理解。
手汗癥的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首先采取非手術治療,效果不好時建議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采用外涂或口服藥物減少汗液的分泌,現在還有卡尼汀類的局部注射,也可以減少汗液的分泌。但這些方法有兩個弊端:①在用藥期間可能有效,但一旦停藥,會迅速復發(fā);②不管是涂的外用藥,還是吃的內服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用藥后出現皮疹、惡心、肝腎功能損傷等。
手術治療 胸外科的胸腔鏡下胸交感神經切斷術( ETS)是當前治療手汗癥最有效、最值得推廣的方法。神經切斷后手汗即刻緩解,掌溫上升。手術對手汗的有效率達到99%以上,對腋汗和足汗也有50%的有效率,且具有切口小、創(chuàng)傷小、疼痛輕、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切口美觀、符合美容要求的特點。
胸腔鏡下胸交感神經切斷術(ETS)采用全身麻醉,在腋下切開一個20px左右(約為0.8厘米)的小切口,放入胸腔鏡鏡頭和一個操作器械,外科醫(yī)生通過監(jiān)視屏幕,可清楚地看到支配手掌出汗的胸交感神經,在一個特定位置切斷這一神經后,便可準確地實現手掌的去交感化,從而達到了治療手汗癥的目的。15~50歲是ETS手術治療的最佳年齡。
①青春期前,建議12歲前不考慮手術;②繼發(fā)性手汗癥;③有神經質的患者最好不實施手術;④智力障礙、精神病、凝血功能異常者,以及合并有心、肝、肺、腦、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有近期結核病、惡性腫瘤、下丘腦中樞疾病史等的患者;⑤自身免疫性血管炎、胸廓出口綜合征、既往膿胸、肺結核或者胸外傷等導致胸膜致密粘連者;⑥心電圖心率lt;55次/分鐘,經阿托品試驗陽性的嚴重心動過緩者;⑦容易發(fā)生重度術后代償性多汗的高?;颊撸热缙饧痹瓴荒茏钥?、心理不穩(wěn)定,以及伴有軀干部、腹股溝、大腿和小腿等全身多部位多汗者。
術后10~20分鐘,手出汗就會恢復正常,效果幾乎立竿見影。住院時間短,恢復快,非常適合時間緊張的學生、上班族。
全麻未清醒時,要注意患者的體位和生命體征的觀察,尤其要注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患者,麻醉清醒后可給予半坐臥位或自主臥位,術后6小時血壓平穩(wěn)者可下床活動;術后禁食6小時后,進少量米湯、魚湯等流質飲食,避免進牛奶、豆?jié){等產氣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脹等不適;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和節(jié)律,有無胸痛和肺不張等;術后督促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及咳嗽,必要時給予叩背排痰及霧化吸入(2次/日);術后采用放松訓練、注意力分散法和音樂療法等方法進行疼痛干預,若仍無法忍受,遵醫(yī)囑給予藥物止痛;患者在短時間內會出現手溫升高,甚至感覺手有灼熱感,手部干燥,甚至有時候需要涂一點護手霜來保濕,兩周左右就能夠逐漸代償回來,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霍納綜合征 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由于星狀神經節(jié)受損致一側瞳孔縮小,顏面無汗,眼瞼下垂,需經理療改善癥狀。
血氣胸 觀察有無出現呼吸運動減弱、呼吸音減弱、呼吸困難等,如出現此癥狀,及時給予鎖骨中線第二肋間穿刺抽氣或胸腔閉式引流術后,癥狀可逐漸緩解,做好相關專科護理。
轉移代償性多汗 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表現為術后沒有去交感神經支配的部位,如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及小腿出汗比術前增加,發(fā)生率約為10%。根據患者出汗的多少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勤換衣褲,保持床清潔干燥,注意保暖、防止受涼。鼓勵患者多飲水,出汗較多者,適當增加鹽的攝入,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但臨床資料顯示,隨著現今胸外科的發(fā)展進步,上述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越來越低。
通過了解手汗癥這一疾病和治療方式,希望讓“水手”們在就診時不再迷茫,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