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感觸最深的是“紀念館之星”培育計劃第三次培訓。在那次培訓中,紀念館講解老師杜老師和徐老師交替為我們介紹了整個紀念館的講解過程,教導我們講解深度與流程。
在講解展覽第一單元毛澤東乘坐的同款吉普車時,徐老師進行了比主題稿上更加深刻的表述,從吉普車的外觀、功能、歷史意義依次進行了講述,他流暢自如的狀態(tài)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講到展覽第四部分時,我記得杜老師說,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響應中國共產黨的“五一號召”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深入講解。這讓我自參加培訓活動以來,第一次意識到講解詞其實也有很多深化和拓展的空間。
但這次講解也帶給我一些迷茫的情緒,我總認為在每一單元、每一部分都有精華內容可以進行展開講解,但由于時間限制,我們并不能對每一部分都進行精講。例如,在展覽第二部分第一單元中,葉將軍的親筆信、勞動大學通行證章、清華園火車站復刻、“婦女能頂半邊天”這些內容都是我十分感興趣并且認為應該加到講解詞中的,但考慮到篇幅和我筆力的限制,我害怕沒有辦法說明白,這讓我一度十分困擾。幸好在后續(xù)某一次講解中,徐老師告訴我們,每個人的講解有每個人的特色,每個人的講解都各有側重,而這版講解詞可以說大體上總結了紀念館中相對重要的部分,它不見得是最好的,但無疑是最適合新手進行記憶背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