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是一種新興的閱讀方式
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單一文本閱讀,群文閱讀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相關的文本,以一定方式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12—15歲初中學段)進行閱讀和集體探討。
群文閱讀可使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文本,積累閱讀經(jīng)驗,磨煉閱讀技巧,習得從大量文字中迅速準確地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顯著增加閱讀量、提升閱讀速度。群文閱讀可以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通過思考、分析和評判不同觀點與文本,使學生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和判斷標準。通過多個文本聯(lián)讀,讓學生學會整合信息、梳理聯(lián)系、構建知識體系,學會全面深入地思考,使系統(tǒng)性思維進一步提升。群文閱讀以多樣化的文本為學生提供想象和創(chuàng)新空間,催生獨特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群文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通過各種風格、主題和體裁的文本,展現(xiàn)不同作品獨特魅力,展示豐富多樣的情感表達和寫作手法。群文閱讀可以有效地拓展閱讀視野,激發(fā)閱讀興趣,讓認知不再單一,為學生的學習成長筑牢基礎。
群文閱讀的方法
議題選擇
1.依據(jù)課程標準與教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下文簡稱“課程標準”)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也為學生日常閱讀學習提供了參考。因此,在確立群文閱讀主題時可以緊密圍繞課程標準中對閱讀能力、文學素養(yǎng)等方面的要求,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豐富主題和知識點。例如,依據(jù)課程標準(7—9年級)中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學習要求,確定“古詩詞中的山水田園情懷”的群文主題,從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發(fā)散開來,以同主題的歷代古詩詞為閱讀文本,體味古代文人對自然的描繪和情感寄托。
2.結合青少年的興趣與生活
要充分尊重和了解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實際,只有選擇他們感興趣且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群文主題,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閱讀積極性。比如針對喜歡動漫的青少年群體,可以選定“動漫作品與文學原著的比較閱讀”為群文主題;針對青少年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可以選擇“文學作品中的友誼”為群文主題,引導他們從閱讀中獲得啟示。
3.聚焦社會熱點與文化現(xiàn)象
群文閱讀與社會熱點、文化現(xiàn)象有機結合,可使閱讀具有時代性和現(xiàn)實意義。例如在公眾環(huán)保意識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可選擇“文學作品中的生態(tài)保護”為群文主題;或者針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以“現(xiàn)代視角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為群文主題。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熱點、文化自信的關注和思考能力。
群文文本的組織
1.文本的多樣性
為豐富閱讀體驗,應注意選取不同體裁、題材、風格、時代、國家的文本,包括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不同體裁,涵蓋歷史、科學、人文、自然等多樣題材,收錄經(jīng)典名著、當代優(yōu)秀作品,兼有國內名篇、國外佳作。這樣組織群文文本,可使學生接觸到多樣的文學表達方式和多元的文化內涵。
2.文本難易程度合理搭配
要兼顧不同閱讀水平,合理搭配難易程度不同的文本。在一組群文中既要有相對簡單易懂、能夠增強閱讀信心的文本,也要有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能夠鍛煉閱讀能力的文本。通過由易到難的過渡,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深度。
3.文本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
組織文本時,注意文本之間應存在清晰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可以是主題的遞進、觀點的對比、寫作手法的異同等。以“成長主題”為例,可以依次選擇兒童視角描寫成長煩惱的文本、展現(xiàn)青少年在挫折中堅強成長的文本、關于成年人對成長的回顧與感悟的文本,形成一個關于成長的邏輯鏈條,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成長的內涵。
閱讀過程指導
1.閱讀前的引導
在閱讀前,要先明確群文閱讀的議題和目標,通過提出啟發(fā)性問題、介紹文本背景知識、展示精彩片段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好奇心和期待感,還可以教授快速瀏覽、預測內容等閱讀策略和方法,幫助其更快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
2.閱讀中的關注與指導
要隨時關注群文閱讀活動的進度和狀態(tài),當發(fā)現(xiàn)閱讀進度受阻時,可以采取引導回讀、聯(lián)系上下文、查閱工具書等方式給予指導,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鼓勵在文本中做批注、寫筆記,以此類方式記錄思考和疑問。
3.閱讀后的討論與總結
閱讀完成后,應對文本展開比較、評判和反思,目的是分享閱讀感受、觀點和發(fā)現(xiàn),通過討論促進思想碰撞,深化對議題的理解。教師在討論中要發(fā)揮引導作用,確保討論圍繞議題展開,使討論更具深度與廣度。最后,應對整個群文閱讀過程進行總結,梳理閱讀和討論中獲得的感悟和收獲,提煉重點知識和閱讀方法,為今后的閱讀學習提供參考。
提升群文閱讀效率
分層教學與個別指導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群文閱讀的分層教學與個別指導是解決學生閱讀基礎差異問題的有效策略。教師可通過閱讀測試、課堂表現(xiàn)觀察以及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行準確評估,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的小組:為基礎較弱的學生選擇相對簡單、生動有趣且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文本,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基本閱讀技巧,如識字、流暢閱讀等;對于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應為他們提供更具挑戰(zhàn)性和思想性的文本,鼓勵他們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創(chuàng)新性解讀。其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小組,制定差異化的閱讀目標和任務。對于基礎層的學生,重點在于積累詞匯、理解文意;對于中間層的學生,著重培養(yǎng)分析歸納能力;對于高層的學生,則側重引導拓展性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最后,關注學生的個體閱讀進度,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每個人充分的個別指導和針對性的建議。例如,對于在理解復雜句子結構上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語法和句子分析指導;對于閱讀速度較慢的學生,教授其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和技巧。通過分層教學與個別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群文閱讀中有所收獲,穩(wěn)步提升閱讀能力。
合理安排閱讀時間與任務
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負擔及群文閱讀的特點,科學規(guī)劃時間。在安排閱讀時間時,可以將群文閱讀分散到不同學習時階,例如在課堂上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引導性閱讀和重點文本的分析,讓學生對群文主題和核心內容有初步的了解;課后布置適量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剩余文本的閱讀。同時,還需要明確閱讀任務的性質和難度。例如將任務分為必做和選做,必做任務應緊扣群文閱讀的核心目標,如對關鍵議題的理解、主要文本的分析等,確保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選做任務則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挑戰(zhàn)性,供學有余力者進一步探究。此外,根據(jù)文本的長短、難易程度以及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閱讀時間。較長或較難的文本,可以適當增加閱讀時間;較簡單的文本,則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設置閱讀進度表和提醒機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時間管理能力,確保按時完成閱讀任務,從而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的效果。
教育工作者專業(yè)提升
學校和教育部門組織的專題培訓課程,專家學者或優(yōu)秀教師分享的最新理念、教學方法和成功案例,都有助于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理解群文閱讀的本質和價值,掌握選擇議題、組織多樣化文本以及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討論的方法。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續(xù)進行學習和反思,參與各種教育交流活動,了解不同的教學思路和實踐方法,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研讀相關的教育理論書籍、研究論文,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將最新教育理念融入群文閱讀教學中。分析群文閱讀教學指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建立合作學習機制,從同伴的教學中汲取經(jīng)驗,共同探索群文閱讀教學的最佳實踐路徑,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群文閱讀指導。
結 語
群文閱讀對青少年而言是一種極具價值和突破性的閱讀方式,通過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們的不斷探索和改進,群文閱讀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將更加完善。期待群文閱讀能發(fā)揮更大作用,助力青少年全面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