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圖書館作為知識的中心和學術支持的重要載體,在提供嵌入式知識服務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針對研究生用戶的特殊需求和挑戰(zhàn),尤其是交叉融合領域研究生的需求,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是否滿足尚待探究?;诖?,文章分析了理工融合領域的研究生用戶對嵌入式知識服務的需求,探討了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體系結構,以期為理工科研究生培養(yǎng)提供參考。
關鍵詞:理工融合;研究生用戶;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28-0012-04
研究生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的地位愈發(fā)重要,其通過培養(yǎng)高級人才、推動學術研究、引領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以及促進人才儲備和交流,為國家的發(fā)展和進步貢獻重要力量。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fā)展,許多問題變得日益復雜且跨學科性質明顯,傳統(tǒng)的學科劃分已經(jīng)無法單獨解決這些問題。
學科交叉可以促進新知識領域的形成,涌現(xiàn)出新的概念、理論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復雜現(xiàn)實問題。[1]學科交叉發(fā)展趨勢要求培養(yǎng)跨界融合的人才,并需要這些人才掌握多學科知識和技能,具備綜合分析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為了適應學科交叉的發(fā)展趨勢,研究生跨學科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許多高校和研究機構關注的熱點。雖然當前研究生跨學科培養(yǎng)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依然面臨諸多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實踐,不斷完善研究生跨學科培養(yǎng)的機制和方法。文章以理工融合領域為例,應用嵌入式知識服務理念,探索一種全新的培養(yǎng)模式,將圖書館知識服務無縫嵌入其學習和科研全過程,實現(xiàn)知識隨時隨地精準推送與獲取,幫助學生順利從多個學科領域獲取必要的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提升其學術能力和競爭力。[2]
一、嵌入式知識服務理論
嵌入式知識服務理論是在地理信息科學、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等領域發(fā)展起來的,旨在將學術知識和信息資源嵌入用戶的工作或學習環(huán)境中,提供個性化、及時性和高質量的知識服務,其理論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嵌入性理論
波蘭尼在《大變革》一書中首次提出“嵌入性”概念。[3]嵌入式知識服務理論認為知識服務應該與用戶的工作或學習環(huán)境相融合,成為用戶工作流程的一部分。這種嵌入性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實現(xiàn),如開發(fā)插件、應用程序接口(API)等,使知識服務可以與用戶的工具和系統(tǒng)進行集成。
(二)個性化和定制化理論
嵌入式知識服務理論強調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務,即根據(jù)用戶需求和背景提供定制化的知識服務。這需要獲取和分析用戶的個人偏好、工作習慣、知識水平等信息,以便向用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知識資源和服務。
(三)即時性和實時性理論
嵌入式知識服務理論強調知識服務應該具有即時性和實時性,能夠隨時為用戶提供所需的知識和信息。這要求提供者及時更新和維護知識庫,利用技術手段實現(xiàn)知識資源的快速獲取和傳遞,以滿足用戶即時的信息需求。
(三)融合和整合理論
嵌入式知識服務理論也強調知識服務的融合和整合,將不同源頭的知識資源和服務進行整合,以提供更全面、準確和綜合的信息支持。這涉及知識的獲取、組織、挖掘和呈現(xiàn)等方面的技術和方法。
嵌入式知識服務理論的發(fā)展不斷受到信息技術的推動和創(chuàng)新,如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分析、語義建模等技術的應用,使嵌入式知識服務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及時性和高質量的知識支持。同時,該理論的應用也涉及不同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如教育、醫(yī)療、科研等,為各行各業(yè)的知識工作者提供了更高效和便捷的知識服務方式。
二、理工融合領域的研究生用戶知識需求
(一)理工融合的內(nèi)涵
理學和工學是兩個非常重要、緊密關聯(lián)且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學科門類。[4]理學重在通過探索未知認識世界,工學重在通過尋求方法改造世界,前者是后者的內(nèi)核和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應用。所謂“理工融合”,其主體實現(xiàn)模式為“工借理勢,理勢工發(fā)”,具體而言即通過強化科學基礎教育,使工科研究生獲得在工程實踐中終身受益的理論功底和科學素養(yǎng);借助強化工程背景教育使理科研究生更好地樹立起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精神和學風,通過掌握一定的理論與實際應用“接口”的知識,使其理學優(yōu)勢能夠在工程意識的指導和促進下得以充分發(fā)揮?!袄砉と诤稀笔菑秃闲脱芯可囵B(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5]“理工融合”的構建及實施必定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這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教育學課題。[6]
(二)理工融合領域的研究生用戶知識需求
理工融合領域的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以下學習需求和特點。1. 跨學科知識需求:理工融合領域的研究生需要掌握多個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包括工程技術、計算機科學、數(shù)學、物理等。該需求要求研究生了解不同學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點和聯(lián)系,以便在跨學科的研究中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并具備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2. 技術和方法需求:理工融合領域涉及復雜的技術和方法,如數(shù)據(jù)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模擬建模、電子工程等。研究生需要熟悉并掌握這些技術和方法,以應對復雜問題的分析和解決。3. 跨學科協(xié)作需求:理工融合領域強調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合作。研究生需要具備與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人員進行有效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他們需要理解和尊重其他學科的觀點和方法,為跨學科研究團隊的成功做出貢獻。4. 實驗和實踐需求:理工融合領域的研究往往與實驗和實踐密切相關,研究生要進行實驗設計和實驗操作,需要具備良好的研究設計和實驗能力,需要學習如何設計科學實驗和觀測,并掌握實驗操作和相應的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技巧。5. 創(chuàng)新和解決問題能力需求:理工融合領域常常面臨復雜和未知的問題,研究生需要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能夠從多個學科的視角出發(fā),提供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解決方案。
針對以上學習需求和特點,圖書館可以主動嵌入,提供服務以滿足研究生的學習需求,包括開設相關的跨學科課程和培訓活動、提供實驗室設施和實踐機會、組織跨學科交流和合作活動、鼓勵研究生參與學科交叉的研究項目和團隊,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以及促進學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適應理工融合領域的學習和研究需要。
三、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在理工融合領域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作用
(一)學科交叉資源支持
圖書館通過訂購和收藏研究生所需的相關學科文獻資源,涵蓋理工學科領域。這些資源可能包括學術期刊、會議論文集、學位論文、重要學術著作等。[7]圖書館還可以提供文獻檢索服務,幫助研究生快速定位并獲取他們所需的學科交叉文獻資源。研究生可以利用圖書館提供的數(shù)據(jù)庫和檢索工具進行文獻搜索、引用分析等操作,從而獲得相關研究成果和前沿信息。此外圖書館可以為研究生提供學科導航和主題指引的服務,幫助研究生快速了解和掌握多個學科領域的重要資源和關鍵信息。
(二)學術引導和指導
圖書館可以主動嵌入,就學術論文結構、引用格式、寫作風格等方面給予指導,確保研究生的學術寫作符合學術界的要求;指導研究生評估和選擇適合其研究課題的學術資源;為研究生提供學術出版流程和知識產(chǎn)權相關的指導。研究生可以了解論文投稿、同行評審、版權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術成果并保護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通過這些學術引導和指導,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可幫助理工融合領域研究生提高研究能力和學術素養(yǎng),引導他們遵循學術規(guī)范進行研究和寫作,有效獲取和利用學術資源,并在學術交流和出版過程中得到支持和指導。
(三)跨學科研究與合作支持
圖書館可以整合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術資源,為研究生提供學科交叉的文獻、期刊和數(shù)據(jù)庫等。可以組織或協(xié)助跨學科的研究項目,為研究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例如,圖書館可以發(fā)起跨學科研討會、研究小組、學術報告、學術研討會等活動,邀請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生參與,共同探索解決理工融合領域的問題,并共同推動理工融合領域的發(fā)展。
(四)知識管理和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
圖書館可以開展關于知識管理的培訓與指導,教授研究生如何有效組織、管理和利用大量的學術資源建立個人知識庫、進行文獻管理、整理數(shù)據(jù)等。通過教授利用不同的學術數(shù)據(jù)庫、搜索引擎和專業(yè)網(wǎng)站進行信息檢索和篩選,以及對所找到的信息進行評估、驗證和比較,培養(yǎng)研究生的信息素養(yǎng)。圖書館可以為研究生提供學術創(chuàng)新和科研倫理方面的教育,安排研究生學習和了解學術誠信、學術道德、論文撰寫規(guī)范等內(nèi)容,以及如何防止抄襲和處理科研不端行為,培養(yǎng)研究生遵守學術道德規(guī)范和科研倫理的意識和能力。
四、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體系結構
理工融合領域跨越了多個學科的邊界,這使研究生在學習和研究中可能面臨學科邊界模糊的問題,難以明晰應該掌握哪些學科知識和技能。另外,一些高校還沒有完善的理工融合領域課程體系,缺乏相關的專業(yè)課程,使研究生無法系統(tǒng)地學習和培養(yǎng)理工融合領域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體系可以將知識服務融入研究生學習、研究和工作等場景之中,使知識服務貼近研究生需求,隨時可得、持續(xù)不斷地為研究生提供支持和幫助,為研究生培養(yǎng)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支持。
(一)用戶需求感知層
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體系結構的用戶需求感知層主要關注以下內(nèi)容。用戶需求分析:通過調研、訪談和用戶行為數(shù)據(jù)分析等方式,了解研究生在理工融合領域中的學術需求和信息獲取習慣。[8]學科交叉需求感知:理工融合領域研究生常常需要獲取跨學科領域的學術資源和信息。用戶行為模式分析:通過對研究生在圖書館嵌入式知識服務平臺上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了解他們的信息檢索、閱讀和學術合作等行為模式,從而提升服務的效果和個性化程度。用戶反饋收集與分析:定期向研究生征求意見和反饋,并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通過用戶反饋,圖書館可以了解用戶對現(xiàn)有服務的評價、期望和改進建議,進一步優(yōu)化知識服務體系結構與服務內(nèi)容。
(二)知識服務導航層
在感知到研究生需求后,圖書館可通過知識管理系統(tǒng)、檢索平臺、導航工具等為研究生提供導向服務,引導研究生找到所需的信息資源、數(shù)據(jù)庫、參考工具等。知識服務導航層的任務是提供研究生友好的界面和工具,幫助研究生準確、高效地找到所需的知識資源。同時,通過對研究生行為和反饋的分析,也能夠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導航層的服務,提高研究生滿意度和使用體驗。
(三)嵌入式知識服務交付層
通過在研究生學習、工作、研究等場景中嵌入知識服務體系,研究生可以方便地獲取知識服務,無論是在移動設備上還是嵌入其他應用中,都能夠毫不費力地滿足研究生的信息需求。這種無縫嵌入的方式提高了研究生的工作效率,提供了更智能和個性化的知識服務體驗。
開發(fā)移動應用或提供移動平臺,使研究生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知識服務。這些應用和平臺需要提供簡潔易用、響應迅速的界面和功能。針對教育和學習場景,設計和開發(fā)在線學習平臺和課程管理系統(tǒng),提供跨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方法論等在線學習資源等功能,幫助研究生開展遠程學習和自主學習?;谡Z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fā)智能助手和虛擬機器人,能夠回答研究生的問題、提供實時指導和解決方案,并根據(jù)研究生的興趣和偏好進行個性化推薦。將嵌入式知識服務功能集成到研究生常用的軟件工具中,如文檔編輯軟件、瀏覽器插件、電子郵件客戶端等,使研究生無須離開其工作環(huán)境即可享受到便捷的知識服務。此外,將嵌入式知識服務與物聯(lián)網(wǎng)設備相結合,使研究生可以通過智能家居設備、可穿戴設備等獲取所需的知識支持。
(四)個性化推薦與定制層
研究生的學科背景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即使學科背景相似,研究生在理工融合領域的興趣和專業(yè)發(fā)展方向也可能不同。
因此,他們對于特定領域的知識需求會有所不同。個性化推薦與定制層是嵌入式知識服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層通過分析研究生的個人特征、興趣偏好、歷史行為等數(shù)據(jù),為研究生提供定制化的信息資訊、學術資源推薦、學科相關活動通知等服務。以下是個性化推薦與定制層的主要功能和任務。
興趣分析與挖掘,分析研究生在平臺上的行為數(shù)據(jù),識別研究生的興趣和趨勢,并探究研究生之間的相似性和關聯(lián)性。這有助于提供符合研究生個性化需求的定制化推薦服務。推薦算法與模型,采用推薦算法和模型,如協(xié)同過濾、內(nèi)容推薦、深度學習等,根據(jù)研究生畫像和興趣分析結果,為研究生推薦相關的知識資源、學術論文、學習課程等。實時推送與通知,根據(jù)研究生的個性化偏好和實時需求,通過推送消息、郵件通知等方式向研究生傳遞信息和學術活動通知。研究生反饋與適應性調整,及時獲取研究生對推薦和定制服務的反饋,利用反饋數(shù)據(jù)進行系統(tǒng)的適應性調整和優(yōu)化,以不斷提升推薦和定制服務的準確性和滿意度。
五、結語
綜上所述,嵌入式知識服務對于理工融合領域的研究生用戶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嵌入式知識服務的探究也存在一些挑戰(zhàn)和難點,不同的研究領域對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用需求也存在差異。因此,圖書館未來可以圍繞如何進一步提高嵌入式系統(tǒng)的應用能力、拓寬應用場景,并解決嵌入式知識服務中的挑戰(zhàn)和難點進行深入研究。希望本研究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能夠為研究生用戶在理工融合領域中的嵌入式知識服務探究提供參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 張華,李曉笛. “雙一流”高校圖書館精準學科服務對策:以吉林大學考古學科為例[J]. 圖書館學刊,2022,44(04):70-74.
[2] 楊衡,詹衍玲. 地方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實踐與發(fā)展策略探究:以廣東海洋大學圖書館為例[J]. 江蘇科技信息,2022,39(15):44-46.
[3] 翟東航,郝廣慶,張娜,等. 基于CRM的軍校研究生用戶嵌入式知識服務[J]. 中華醫(y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2,21(07):52-54.
[4] 劉想德,李彥. 基于“理工融合”理念的《電機學》教學改革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3(37):27-28.
[5] 羅群,郭軍,田寶玉,等. 理工融合理念下北郵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制訂和實踐[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68-71.
[6] 王大志,任同群,劉沖,等. 儀器學科研究生培養(yǎng)中“理工融合”的構建[J]. 教育教學論壇,2014(32):276-278.
[7] 郭文麗. 嵌入式智慧服務視角下的多維度教學交互增強研究[J]. 新世紀圖書館,2023(09):55-61.
[8] 周靜怡. 圖書館嵌入式服務的研究進展及應用:以北京外國語大學圖書館的嵌入課程探索為例[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06):56-62.
(責任編輯:楊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