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下課鈴響了。我本來在座位上待得好好的,他突然像火箭一樣從自己的座位上沖向我,使勁地摟住我,就像抓到了一只獵物。我嚇了一跳,不知所措地想盡快掙脫他。可是他摟得死死的,我一動也不能動。
趁他不備,我一個轉身,逃了出來。剛想歇一會兒,發(fā)現他像老虎一般向我撲來。我起身就跑,這回他沒有追上來。
不過,我沒有放下戒備,向四周看了看,發(fā)現他躲在一張桌子后面!
我干脆走過去,站在他的對面,盯著他看,好像在質問他:有話好好說,你為什么要抓我呀?他也盯著我看,不說話。
突然,他再一次對我展開“追捕”——我逃到教室的旮旯,逃到教室外的走廊,又逃回了教室!
等我倆都跑得呼哧呼哧的時候,他開口說話了。原來他遇到一道難題,百思不得其解,想問問我怎么做。我倆一起回到座位上,我把這道題的解法完完整整地告訴了他。
他就是我的同學——佟思惟,一個愛玩,愛鬧,愛學習的人。
(指導教師:張合捧)
編輯點評:
這篇習作貴在“真”,妙在“巧”,小作者在開篇埋下伏筆,一波三折,文末揭露謎底:同學激烈的摟抱、追趕自己,竟然是為了問問題。作者從場景人手,通過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刻畫人物,把一個真實的課間場景還原了出來。讀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時,一定會深深地被那份童真童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