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能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了解生物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深化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但一直以來,教師對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形式相對單一、僵化,始終無法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質量。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以及《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頒布,生物實驗的教學功能受到了廣泛關注,關于實驗教學的教學模式也實現(xiàn)了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物學實驗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教師需要順應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積極實施主題式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開展實驗活動,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學思結合的探究活動,從整體角度設計實驗、整合實驗資源,推動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以及實現(xiàn)實驗教學目標。
一、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分析
(一)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主題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方法,主要以主題活動為載體。在具體的活動中,學生可以置身于主題情境中,在教師的指引下,有效運用已學的知識、各類教學資源,整體性推進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學生對學習主題的深刻認知,并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在具體的主題式教學中,主題式教學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單學科主題教學,這一類型的主題教學主要針對某一學科的特定知識,注重整合同一知識點的相關內容,也稱為“單元式主題教學”;而另一種是跨學科主題教學,更適用于各種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整合多學科知識及相關的教學資源。本文中的主題式教學模式主要指第一種,是以生物學科為基礎的單學科主題教學。
(二)主題式教學的實施原則
由上述內容可知,主題式教學作為一種蘊含新課標精神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與其他教學模式有著顯著的區(qū)別。為提高主題式教學效果,教師應嚴格遵循以下實施原則:1.趣味性原則。主題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更加注重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有效實施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置身于生動、形象的教學場景中。2.整體性原則。主題式教學以某一單元的教學為載體,將相對分散的單元知識整合在一個主題下。為此,在實施主題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站在整體性視角下,分析單元內容間的邏輯聯(lián)系,通過縱向比較、橫向整合,構建成更具系統(tǒng)性、完整性以及連貫性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深刻理解學科知識。
(三)主題式教學的價值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主題式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既能滿足學生日益?zhèn)€性化的學習需求,也能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形式的多元化呈現(xiàn)。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主題式教學的應用價值也得以彰顯。首先,主題式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主題式教學是一種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活動是最為常見的體現(xiàn)形式。因此,通過開展主題式教學,教師不僅在趣味性活動情境的助力下,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借助組織合作探究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其次,主題式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為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新課標提出了整體性、系統(tǒng)化的教學建議,倡導從整體性的角度,引導學生理解學科知識,讓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主題式教學作為一種具有整體性特征的新型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圍繞教學主題整合相關知識和教學資源,有利于引導學生從整體角度學習生物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二、初中生物學實驗課中主題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很多生物學知識都是借助實驗推導、驗證得出來的。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達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水平,教師應給予初中生物學實驗足夠的重視,并運用主題式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拓展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實施路徑,以此提高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效率。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學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實驗教學為例,探究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明確實驗主題,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
在初中生物學實驗的主題式教學中,確定與引入實驗主題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能為后續(xù)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首先應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情,在確定實驗教學主題的基礎上,圍繞實驗主題,創(chuàng)設相應的實驗教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主題式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實驗情境中,對實驗探究、實驗操作等產生濃厚興趣,以此為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物學圈中的綠色植物”中,主要包括六章內容,其中第三~六章作為本單元的內容,闡明了綠色植物在生物學圈水循環(huán)、碳—氧平衡以及緩解氣候變化等方面的作用?;诖耍處熆梢越Y合這一單元中的教學內容,將本單元的實驗教學主題設定為:“綠色植物在生物學圈中的作用”。圍繞這一實驗主題,創(chuàng)設“綠色植物的豐功偉績”的情境,以形象、直觀的圖片、視頻展現(xiàn)綠色植物在維護生態(tài)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教學情境的引領下,積極探索綠色植物的作用,綠色植物如何發(fā)揮作用等。以此,借助實驗情境,為實施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二)結合主題框架,梳理知識體系
在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中,搭建實驗主題框架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緊密圍繞框架,整理并梳理與其相關的重要生物學概念及關鍵生物學知識點。這樣,學生可以深刻感知相關知識點間的邏輯聯(lián)系,既能完善學生的生物學知識體系,做好實驗主題式教學的課前準備,同時也能使學生在梳理知識結構的過程中,拓展實驗思路。因此,為了提高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細化、梳理生物學知識,使學生進行有效討論,并總結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內容。這樣,教師可以為實施主題式教學做好鋪墊,順利推進生物學實驗教學。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以“綠色植物在生物學圈中的作用”為主題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圍繞實驗教學主題,梳理本單元教學內容以及重點概念,使學生分別從“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學圈水循環(huán)”“綠色植物是有機物的制造者”“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學圈中的碳—氧平衡”以及“保護綠色植物”等多個角度,探究綠色植物的作用,以此為順利推進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奠定基礎。
(三)設計實驗步驟,做好實驗準備
在初中生物學實驗的主題式教學中,實驗實施環(huán)節(jié)是核心所在,需要學生在主題的指引下,自主設計生物學實驗,并根據(jù)小組共同制定的實驗方案與步驟,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為實施初中生物學實驗的主題式教學做好準備。因此,在這一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本小組成員的具體學情和發(fā)展需求,將教材中的具體內容與現(xiàn)實情況作比對,確定更具操作性的實驗方案和實驗步驟,使學生結合實驗步驟,充分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這樣,教師可以使生物學實驗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以“綠色植物在生物學圈中的作用”為主題的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框架自主性設計實驗步驟、實驗方案(見表1),為后續(xù)的主題式實驗探究做好準備。
(四)細化實施策略,完成實驗操作
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是一種綜合性、整體性的教學方式,其有效實施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措施,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驗主題式教學的多個環(huán)節(jié),探究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此順利開展實驗主題式教學。例如,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實驗情境時,教師可以通過新型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直觀的實驗情境,也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有懸念性和引導性的實驗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完成實驗操作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在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中,教師正確選擇和有效實施主題式教學,會直接影響主題式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生物學實驗素養(yǎng)的形成。
例如,在具體操作生物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探究實施主題式教學的多元化策略,同時也要科學設計實驗教學方案,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以及充足的時間中開展各項實驗探究,保障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實施效果。
(五)實驗成果展示,開展綜合評價
在任何一項教學活動中,教學評價都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新課標下的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中,教學評價更是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具體的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展示小組中的生物學實驗探究成果,并與學生一起評價各小組的實驗成果。這樣,不僅使教師獲得直觀的教學反饋,發(fā)現(xiàn)、總結實驗主題式教學中的問題,還可以使學生在全面的評價中,認識自己在生物學實驗合作探究中的不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借助實驗主題式教學評價860a5c3a491ecf0061576fb8a63e552d,實現(xiàn)教學相長,進一步提高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效果。
例如,在具體的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示小組實驗方案、實驗結果等,還可以對各小組的實驗探究進行過程性評價,與學生一起討論各個小組的實驗成果。這樣,從學生的實驗參與情況、實驗操作情況以及實驗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與反思,在積累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優(yōu)化調整中,進一步促進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實施。
三、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反思
結合具體的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主題式教學的確有著顯著的教育價值,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完善生物學知識體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通過對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反思,也可以感受到主題式教學的具體實施仍然存在著諸多待改善的環(huán)節(jié),具體如下:一方面,應進一步增強教師對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重視。主題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雖然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是其應用范圍還較為狹窄,更多地存在于公開課、創(chuàng)新課中。為進一步推廣與應用主題式教學模式,教師應注重強化自身對主題式教學的重視,并有意識、有目標地將主題式教學運用到具體的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提升學生在主題式實驗中的參與度。主題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強調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以及設計引導性問題,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有效的合作探究中,提高主題式教學效果。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進一步調整主題式實驗教學方案,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要求學生合理分工,使每個學生都能帶著學習任務參與主題式實驗學習。在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度的基礎上,實現(xiàn)提高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整體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學實驗的主題式教學中,主題式教學模式發(fā)揮著不可低估的教學優(yōu)勢,不僅將學生學習生活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以及進行科學探究等一系列行為串聯(lián)起來,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同時也進一步拓展教師實驗教學思路,豐富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形式。因此,在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的實效性,教師應積極運用主題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結合實驗主題情境,梳理生物學知識點、設計實驗步驟以及進行具體的實驗探究,讓學生在生物學實驗的實踐操作中,從整體上認知與理解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提高初中生物學實驗主題式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