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城市中的建筑物數(shù)量越來越多,且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功能與審美需求,其內部設計日益復雜,尤其是管道線路密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因此,加強防火工作,探索并實施有效的防火策略,對于降低辦公建筑等場所火災事故的發(fā)生率、提升火災預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以某辦公建筑為例,針對建筑物防火的有效策略展開研究,旨在提升建筑物火災事故的預防水平,避免對建筑物內部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關鍵詞:辦公建筑;消防安全隱患;防火策略
中圖分類號:TU99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8-0101-03
加強建筑物的防火有利于促進消防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提升建筑整體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辦公建筑作為人員密集且疏散難度較大的場所,一旦發(fā)生火災,不僅會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威脅內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為確保建筑物安全高效地投入使用,并保障內部人員安全,采取有效的防火策略,做好防火工作至關重要。
1 辦公建筑常見消防隱患分析
1.1 電氣火災隱患
電氣火災隱患是辦公建筑中常見的消防問題,主要因電氣線路與設備的潛在風險。這些隱患包括電線與電器設備的自然老化、電器設備超負荷運行,以及插座與電源線的使用不當。在辦公環(huán)境中,多設備同時使用極易導致電力負荷激增,不僅加速了電氣系統(tǒng)的老化,還可能引發(fā)電路過載,從而引發(fā)火災,危及辦公建筑內的人員安全[1]。
1.2 可燃材料較多
辦公建筑內存在著大量的可燃材料,如辦公用紙、塑料文件夾及未及時處理的廢棄物等,這些材料不僅提升了火災發(fā)生的概率,還加劇了火災發(fā)生時的蔓延速度,使得火情難以得到有效控制。此外,部分內部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缺乏合理管理和儲存辦公文件的意識,導致文件被隨意堆放,無形中增加了火災風險。一些企業(yè)在裝修時選用的木制家具、地毯、窗簾等裝飾材料,也存在較高的易燃風險,當火災發(fā)生時,這些材料不僅燃燒迅速,還可能釋放大量有毒煙霧,威脅內部人員的生命安全。
1.3 消防設施不完善
部分辦公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威脅到火災發(fā)生時的應急響應效率與人員安全。具體而言,部分辦公建筑在規(guī)劃設計階段,存在消防設備配置不健全的問題,如滅火器、火災報警系統(tǒng)、自動噴淋裝置等,其配置不足或性能不達標,制約了火災初期的快速控制與撲救能力。部分辦公建筑的消防通道數(shù)量、寬度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且存在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被雜物堵塞或占用的現(xiàn)象,致使火災發(fā)生時,人員難以第一時間得到疏散。同時,部分消防通道內的逃生標識設置不合理,無法準確引導人員安全撤離。
2 建筑物防火的有效策略
以中部地區(qū)某城市高層商務寫字樓為例,該建筑共有32層,地上30層,地下2層,總建筑面積達到52680m2,頂部設有員工食堂。該建筑工作日時人員數(shù)量較多,約在2500人。為滿足建筑內租戶多元化的用電需求,整棟建筑物的電氣管線設計較為復雜,線路較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火災防控的難度。為應對這一挑戰(zhàn),該工程在建設階段便引入了智能消防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集成了火災自動報警、高效噴淋設施、傳感器、應急照明設備等裝置,用于全方位實時監(jiān)測建筑物內部的火災安全隱患,最大限度減少或避免火災事故的發(fā)生或擴散,保障建筑物內部人員的生命安全。
2.1 應用消防設施設備
本工程中,針對消防設施設備的管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優(yōu)化與升級消防設施設備。建筑物消防管理中,完善的消防設施設備是保障內部人員生命安全的基礎,本工程配備了各種智能化的消防設施設備,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和消火栓系統(tǒng),確保其最大凈空高度、噴水強度和作用面積均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范。第二,實施嚴格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制度。為確保消防設施設備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響應,在建筑交付使用后,立即制定了詳細的設備檢修和維護計劃。一方面,管理單位安排專業(yè)的檢修人員定期進行設備檢查和維護,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潛在故障或異常,避免因設備問題而導致火災無法得到及時控制和處理。另一方面,強化智能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建設,通過傳感器、遠程控制等技術,實時監(jiān)測消防設備的運行狀況。
2.2 應用數(shù)字消防技術
火災監(jiān)測與預警系統(tǒng)作為消防體系的基礎與核心,貫穿于建筑物建設的始終。施工團隊部署了煙霧探測器、溫度傳感器等智能感應設備,用于實時監(jiān)測內部環(huán)境變化。一旦探測到火情跡象,這些探測器和傳感器系統(tǒng)會立刻觸發(fā)警報機制,引導建筑內人員安全撤離,并以郵件、電話等渠道向相關負責人和消防部門發(fā)送預警信息,確保應急響應的迅速啟動。針對火災高風險區(qū)域,如倉庫、餐廳廚房等,本工程還設置了高清攝像頭,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對重點區(qū)域進行24h不間斷的智能監(jiān)控,有效捕捉并識別火源。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作為提升防火防控能力的關鍵引擎,以物聯(lián)網技術為基礎,實時收集并獲取建筑物中的火情動態(tài)與消防設備狀態(tài)數(shù)據(jù),為管理人員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此外,智能消防調度與指揮系統(tǒng)的引入,是提升建筑物應對火災事故的堅實防線。該系統(tǒng)能夠基于火情信息智能匹配最為適宜的消防資源,實現(xiàn)快速調度與指揮,為火災控制、救援工作贏得寶貴時間,提升應急響應的效率和質量[2]。
2.3 加強消防通道設計
做好消防通道設計是保障人員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得以快速逃生的關鍵。本工程在消防通道設計上,從布局規(guī)劃、標識設置、通道尺寸合理性及防火分區(qū)有效性四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優(yōu)化。在布局規(guī)劃層面,遵循了多路徑與直線化設計的原則,確保每個樓層均配備了多條疏散路徑,使每個房間內的人員均能順利通過最短路徑抵達樓梯間或避難層,有效避免擁擠現(xiàn)象。此外,每層設置兩個及以上的安全門,直接通往安全逃生通道,為建筑內人員疏散提供最大便利。在標識設置方面,確保每個疏散通道的出入口及轉彎處均設有高亮度、反光且配有備用電源的指示標識,確保在火災事故發(fā)生時,依舊能夠醒目可見,為不熟悉環(huán)境的人員提供方向。在通道尺寸設計上,本建筑工程依據(jù)國家相關規(guī)范,將消防通道寬度設定為2.5m,同時,考慮到特殊需求人群,如行動不便者,額外增設了無障礙通道,確保所有人員均能夠安全撤離。在防火分區(qū)設計上,通過設置防火墻、防火門等關鍵設施,將建筑物科學劃分為多個防火區(qū),當火災發(fā)生時,確認所有人員安全撤離后,防火門會自動關閉,隔離火源,遏制火勢蔓延。
2.4 建立風險評估與預警機制
2.4.1 風險評估模型
為確保建筑物的防火消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顯著提升消防安全質量,應致力于全面排查并盡可能減少建筑物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礎上,構建風險評估模型,明確將辦公建筑及其樓層作為風險評估對象,降低火災事故風險并保障人員安全[3]。
在本工程中,風險評估的對象為該商用寫字樓,評估范圍覆蓋建筑物的每個樓層,評估目標為降低火災事故發(fā)生風險與保證人員安全。依照GB/T41020—2021《建筑物財產保險火災風險評估指南》的標準,建立了三級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第一級指標為火災風險;第二級指標為火災危險性、易發(fā)性、蔓延性和損失性,主要用于反映建筑物內可能影響火災發(fā)生、擴散和損失的相關因素;第三級指標為對第二級指標的進一步細化和量化,主要根據(jù)二級指標的內容,選取相應的量化或定性的評價指標,為后續(xù)的風險防控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在細致劃分評估指標后,需要明確風險等級體系,包括極低風險、低風險、中等風險、高風險以及極高風險五個層級,并依據(jù)劃分的風險等級評估工程的消防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本工程的火災風險等級為高風險,需要采取針對性強、高效有力的消防風險預警與應急措施,以有效降低火災風險及其潛在影響。
2.4.2 預警機制建設
消防預警機制建設方面,不同的火災風險等級對應的預警處置方案不同。具體而言,可以根據(jù)火災風險等級將預警信號設計為綠色、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并分別采取對應的風險控制措施,見表1。
2.5 加強消防安全意識宣傳
由于辦公建筑涉及人員較多,強化消防安全意識教育尤為重要,為此,需從多維度著手提升消防安全認知。從消防部門層面著手,應加大對本工程項目的監(jiān)管力度,通過定期組織消防演練和培訓,增強建筑內人員的火災應急響應與處理能力。消防部門可以通過發(fā)放消防安全手冊、制作宣傳視頻等方式,向建筑物內的人員普及消防安全知識,鼓勵人員日常防范火災隱患,提升自我救援技能。從建筑物管理單位的角度著手,管理單位需要定期對內部人員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訓,組織內部消防安全講座與實操演練,確保每位員工熟知火災應急流程、逃生路徑,以及相關部門人員在防火安全中應承擔的職責,設立明確的獎懲制度,明確責任分工。
2.6 做好消防安全檢查
在辦公建筑正式使用前,進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檢查至關重要,以確保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首先,需檢查該建筑物消防設施的工作狀態(tài),保證建筑內的火災報警系統(tǒng)、噴淋系統(tǒng)、滅火器、應急照明系統(tǒng)、指示疏散系統(tǒng)等均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能夠及時響應火情,從而保證在火災發(fā)生時迅速啟動并有效抑制火勢蔓延。其次,應對建筑物的電氣線路和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檢查,通過模擬建筑內多個電氣設備同時使用的高負荷情況,評估電氣設備和線路是否存在異常發(fā)熱、火花或者短路的風險。再次,重點檢查建筑內消防水源及其供水系統(tǒng)的完備性,包括檢查消防水池、水箱的容量和水位是否符合標準,檢查消防水泵的運行狀態(tài)及管道安裝的合理性,并進行必要的測試,確保供水系統(tǒng)能夠在火災發(fā)生時穩(wěn)定供水。最后,在辦公建筑物正式啟用前,組織一次全面的消防應急演練,模擬真實的火災場景,測試消防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反應效率,以及建筑物管理單位的人員疏散效果。
2.7 加強相關部門的管理
除了建筑管理單位自身的努力外,相關消防部門也要做好對建筑物消防安全的管理職責。消防部門應定期抽查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情況,重點檢查消防通道的設計合理性與管理有效性、建筑物內消防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狀態(tài),以及其他影響建筑物消防安全等級的安全措施是否得到妥善執(zhí)行。此外,消防部門應積極建立并開放面向社會公眾的投訴通道,確保群眾能便捷反饋消防安全問題,消防部門應第一時間核實情況,并督促建筑管理單位迅速采取整改措施。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辦公建筑物防火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明確指出加強防火工作是確保辦公建筑物長久使用及內部人員生命安全的關鍵。為此,相關建筑物管理單位應致力于完善消防設施設備,并積極引入和應用數(shù)字消防技術等方式,提升建筑物的消防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澤.論消防設施設備監(jiān)督管理在消防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國設備工程,2023(5):150-152.
[2]陳才斌.建筑消防設施安全監(jiān)督與檢查[J].水上消防,2021(4):36-37.
[3]羅元明.智慧消防在防火監(jiān)督業(yè)務中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J].今日消防,2023,8(10):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