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相識5年,每一個能與他團(tuán)聚的節(jié)日,都令我期待。
2020年中秋節(jié),也是我們交往一年后,他第一次來我家見父母。
母親張羅了一桌子菜,父親也拿出多年的藏酒。
此前,父母一直都是聽我描述他是怎樣的“好男人”,潛移默化中已經(jīng)對他有了一個好印象。進(jìn)了家門,他落落大方、談吐得體,雖稍顯木訥,卻極真誠,父母果然對他很看好。
當(dāng)晚,我倆在陽臺賞月,商量結(jié)婚事宜,說著未來計劃。
月光如水,說到動情處,他向我承諾會一輩子對我好。
但2021年7月結(jié)婚以后,每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他幾乎都缺席了。不過只要他有空回家,就會努力做家務(wù)、盡力帶孩子,去彌補沒能陪伴我和兒子的時光。
2023年中秋節(jié)前夕,他打來電話,說中秋節(jié)可以休假回家。上次見到他,是4個月之前。聽到這個消息,我一遍遍地問“真的嗎”,確認(rèn)無誤后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帶孩子去動物園、拍一套全家福、去心儀很久的餐廳……我開始在腦子里盤算著怎么度過這個假日。
中秋節(jié)前一天,他終于回來了,身上背著大包小包,笑得合不攏嘴。我抱著孩子,因太過激動竟一時不知說什么。
兒子還不到1歲,看到他進(jìn)門之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慢慢有了笑容。可能因為,他總是在手機屏幕上出現(xiàn),現(xiàn)在忽然到了面前,讓兒子有一種不真實感。
丈夫收拾利落,走到客廳,張開手臂對兒子說:“來,爸爸抱抱!”兒子一下沖進(jìn)了他的懷里,咯咯地直笑。
太久不見,我們用開懷大笑表達(dá)當(dāng)時的心情。
晚上,我們和親戚們一起吃飯。聽長輩們談起當(dāng)晚的“超級月亮”,我對他說:“我也想看看,要不,今晚咱倆一起賞月吧?”
“好??!”他爽快地答應(yīng)。
回到家里,將孩子哄睡后,我倆搬了兩個小馬扎,靜靜地坐在窗戶下,一起望著窗外。
月亮由暗到明,越來越清晰,清亮的月光灑進(jìn)屋里,十分詩意。
“你是不是瘦了?看你的臉,比上次見你的時候,小了一圈呢。”
“對啊,我瘦了!不過,瘦下來的肉都長你兒子身上啦。你今天抱他的時候,沒覺著他長大了好多嗎?你都不知道,他多么能吃……”
“是呀,兒子比我上次見的時候高了,也重了!他這個‘大胃王’,是隨你了,哈哈哈……”
“你說什么!我比你吃得少多了……”
…………
你一言我一語,我倆越說越興奮,險些吵醒了兒子。聽到兒子“哼唧”了一聲,我倆才止住說笑聲,躡手躡腳地站了起來,走到床前去看兒子。
好在兒子只是翻了個身,并沒有醒過來。我倆如釋重負(fù),又回到窗邊輕聲聊天。
看著許久未見、如今竟近在咫尺的他,我突然覺得如夢似幻。
記得2023年初我們領(lǐng)證兩周年紀(jì)念日,他沒能回家,上一個紀(jì)念日也是如此。我心情不太好,便帶著孩子回了娘家。
或許是發(fā)現(xiàn)了我情緒低落,父親輕輕拍著我的背說:“他首先是軍人,其次才是你的丈夫。如果他不顧工作,每天和你花前月下,你覺得他還是合格的軍人嗎?”
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他幾句四兩撥千斤的話,的確讓我的情緒稍稍平復(fù)了一些。
父親繼續(xù)說:“況且你是軍嫂啊,你也是很偉大的。再說了,你節(jié)假日都能回來,有爸爸、媽媽陪著,還有什么不知足呢?”
我不再說什么,眼睛盯著父親手腕上的桃核串珠。那是我們尚未結(jié)婚時,他利用休息時間,收集一顆顆桃核,將果肉剔除干凈后,反復(fù)雕琢,精心串好,第一次上門時送給父親的……
見我若有所思,丈夫忽然張開手掌,在我眼前晃了晃,滿臉好奇地問:“你想啥呢?”
我收回思緒,看了一眼窗外的月亮,說:“想到你第一次去我家的時候,月亮也和今天一樣,特別好看。你還向我承諾,會一輩子對我好。時間過得多快啊!現(xiàn)在,我們都有兒子了?!?/p>
“是啊,我們不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感覺時間過得慢,可看著月缺月圓,一天天就這么過來了。”
2023年中秋節(jié)過后,他因工作調(diào)動,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我們母子。兒子的口頭語,也從“媽媽、媽媽”變成“爸爸、媽媽”。每周他回來的時候,兒子都會興奮地投入他的懷抱??粗@一幕,我也發(fā)自內(nèi)心地開心……
(作者為軍嫂)
實習(xí)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