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梁上的鳥兒
西山梁并不險峻高峭,從城東望去,甚至有點低矮,有點像一把椅子。山上的樹,也都是退耕還林后栽植的;樹都不高,以山杏為主,但山上有許多鳥兒。山腳的鳥兒以麻雀、椋鳥為主,呼啦啦一群,應(yīng)季而來,又應(yīng)季而去;山上的鳥兒則有杜鵑、噪鹛、山雀等。
山雀聒噪,嘰嘰喳喳,小巧的身子跳躍在樹枝上,一刻也不停歇。它們多和嬌小的鴉鵲結(jié)群,叫聲也相近。我仔細(xì)觀察過它們,柏樹密集的葉簇是它們的集體公寓。如果我趕早上山,晃一下柏樹,它們就驚慌竄出,停在近旁的樹枝上,歪著花腦袋不停嘰喳,仿佛抱怨,仿佛責(zé)罵;不一會兒它們就忘了驚嚇,小巧的身子又懸在纖枝上嘰嘰喳喳鬧個不停。
看到這種活潑的鳥兒,我就會想起父親。父親愛鳥,尤其愛玉鳥。玉鳥和山雀體形相似,只是玉鳥的叫聲很好聽,銀鈴般的一串連著一串,串串婉轉(zhuǎn)。有一年,我從鳥市買來一只黃玉,叫聲優(yōu)美。聽愛鳥的老人說,這是一只罕見的“十六轉(zhuǎn)”,一口氣能叫十六種不同的聲音,聲聲相扣,串串相連,父親甚是珍愛。那年春節(jié)前,父親提著鳥籠去遛彎,不知啥時鳥讓野貓叼了去。父親看著空空的籠子,哭得像個孩子一樣。為了安慰父親,正月十五沒過,我就趕往蘭州,給他一次買了六只不同顏色的玉鳥,掛滿了鄉(xiāng)下院子的屋檐。可是,不管新買的鳥兒如何賣力歌唱,父親總覺不及前一只。也就是那樣一只玉鳥,好像成了一個宿命的征兆,那一年,父親猝然離開了我們。我給他買的鳥兒,也成了他留給我們的一種會唱歌的傷痛。
杜鵑是一種苦情的鳥兒,平時不發(fā)聲,一到四月末,它就開始鳴叫。它的叫聲急促、悠遠(yuǎn)、焦灼,一聲接著一聲。當(dāng)?shù)厝藢λ慕新暯庾x為“旋黃旋割,白雨白河”。這多是因了杜鵑叫時,麥子快要成熟,人們借鳥督促收割。記得我的舅爺給我說過,有一年他去蘭州學(xué)習(xí),忽然聽到杜鵑鳴叫,他的心頭就像著火了一樣,眼前呈現(xiàn)的全是麥浪翻滾的景象。于是,他斷然放棄學(xué)習(xí),放棄留在省城工作的機會,坐上了回家的班車。
噪鹛警覺、膽小,大多游竄于樹叢里,聽得見聲音,但是難窺其形。這種成雙成對的鳥兒,或橙色,或綠色,或滿身斑點,體型要比山雀大很多。因其鳴叫優(yōu)美,愛鳥的人都叫它“土畫眉”。這種鳥勤快,起早,發(fā)情的季節(jié)歌聲嘹亮而圓潤。有時我撮唇為喙,噓叫幾聲,它們就全然不辨真假,遙相呼應(yīng)。一時間,山坡成了賽歌場,疏林成了征婚所,人鳥互喚,此起彼伏,我也就忘了自己是人是鳥。因為山腳下有學(xué)校,我曾聽到過一只噪鹛每天清晨站在樹枝上,學(xué)著學(xué)生喊操“一二一,一二一”,靜靜的山林里,聽來讓人莞爾。
山頂上的鳥兒并不多,有金翅雀、大山雀、噪鹛,最讓人入迷的卻是噪鵑的叫聲。噪鹛的叫聲好像在叫一個人的名字。當(dāng)?shù)匕傩諔{著它的叫聲,給了它一個詩意的名字:李貴陽。無疑,這是一個女人的名字;無疑,這也是一個任人生發(fā)想象的名字。每次坐在山頂上,沐著山風(fēng),放眼無盡的波峰浪谷上云卷云舒,聽著一聲接一聲的“李貴陽——李貴陽——”我就真覺得這塵世上有一個人叫“李貴陽”,她不僅行走在這空寂的山路上,也行走在每一個孤獨者的內(nèi)心。李貴陽,李貴陽,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李貴陽”是山鳥中最警覺的一種,常常隱身于茂密的樹冠,很難看到,但它的聲音在這天地之間飄蕩著,好像一柄懸錘,敲打著人心。
西山梁還有很多鳥兒,有許多我都叫不上名字,它們和山坡上應(yīng)時盛開的山花一樣,用自己獨特的聲音歌唱著這個世界。它們都如我的故知,和我相守在寂寥的歲月中,相守在濃濃的情意里。我常常想,有一天,如果生命走到了盡頭,我情愿在這滿山的鳥聲中慢慢閉上眼睛,讓我交織了太多人世牽掛的心也化作一只鳥兒,不停地鳴叫在蒼莽的山林間。
童年鳥事
小時候,我在村子里算是個不大不小的人物,這不是因為有什么成就,而是我打彈弓的技術(shù)最好。說“最好”并不是夸張,我用彈弓打鳥幾乎百發(fā)百中,不僅打樹枝上、屋脊上、曬谷場上站著的鳥、跳動的鳥,還可以循聲打鳥。枝繁葉茂的樹上鳥兒嚶嚶而鳴,枝葉掩映,只聞其聲不見其鳥。我站在樹下仔細(xì)一聽,便可確定位置,引弓放彈,聲止鳥落,從無虛發(fā)。甚至,我還可以打空中飛翔的鳥。我伏在暗處,聽到空氣中呼呼的聲音,就能辨到它們的速度和高度,待其將至,閃身舉弓,手起彈出,鳥必殞命。一段時間,村子里的麻雀都記住了我,只要我一出現(xiàn),它們就圍在我的四周,發(fā)出嘰嘰喳喳的報警之聲;我走到哪里,它們就跟到哪里,堪稱村莊一景。
人們贊嘆我打鳥的技術(shù),說可惜沒有趕上年代,如果早生幾年趕上“除四舊”,這樣的手藝可以在生產(chǎn)隊掙好多工分。決定彈弓好壞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橡皮和架子。首先是橡皮。自行車和架子車的內(nèi)胎同是橡皮,但韌勁區(qū)別很大。自行車的內(nèi)胎橡皮柔軟,但后勁不大,遠(yuǎn)了,打中也沒有殺傷力;架子車的內(nèi)胎則韌性強、耐拉、有勁,只要打中,再大的鳥兒都會喪失飛行能力。其次是架子。鋼絲架子總是比不上木頭架子稱手,一個稱手的架子,可以決定你打鳥的第六感覺。最后,作為子彈的石子的大小、圓度,以及如何發(fā)力,都影響著彈弓的準(zhǔn)度和殺傷力。彈弓遇我,猶如良駒遇伯樂,不上手,看一眼就能知道它性能的優(yōu)劣。而讀書之事,多也因鳥半廢。
小時候上學(xué),學(xué)校在十里之外的城里。一路上,有許多樹木,我雖然走讀上學(xué),心里總在琢磨與鳥有關(guān)的事。什么樣的鳥兒機警,什么樣的鳥兒笨拙,什么樣的鳥兒可打可殺,什么樣的不能打不能殺,這我都能知道。紅尾鴝好看,但不能打,因為打了它會遭同類報復(fù)——往家里叼長蟲;喜鵲笨拙,但也不能打,它是鳥中的“陰陽”,知曉生死;高空里的鷹鷂不能打,它們是神的坐騎;順理成章,麻雀是“四害”,可殺可打。至于“除四害”全民皆兵也沒有消滅掉麻雀,反倒越來越多,似乎沒人能說清楚為什么。
到了學(xué)校,只要教室外有鳥叫,我也就忘了讀書聽課,心隨鳥兒穿山越嶺,什么之乎者也、甲乙丙丁,早已忘得一干二凈。如今,看到現(xiàn)在的孩子為了學(xué)習(xí),絲毫沒有時間去親近大自然,我真的感到很遺憾。他們或許會獲得書面的知識,但他們的生命是不豐盈、不飽滿的。他們內(nèi)心的土壤已經(jīng)嚴(yán)重板結(jié),更談不上肥沃。而對于心隨野鳥的我們,也似乎并沒有玩物喪志,恰恰相反,我們對自然的親近,哺育了我們淳厚的天性和愛?,F(xiàn)在回想那些年愛打鳥,一是男孩子天性好玩,家里又沒有別的東西可玩,打鳥可以滿足童心好斗的欲望;二是麻雀肉可以充饑,補充物質(zhì)匱乏對幼小身體造成的虧空;三是這也許是熱愛生命的另一種表達,或者,是對飛翔與自由的異化向往吧。記得每次打鳥歸來,手里提上一串麻雀,像打了勝仗的將軍,孩子們也會身后跟上一長串……有一天晚上,在村子里抬頭看到正在門口屋檐下睡覺的一只麻雀,便掏出彈弓,將它打了下來。這時,太爺爺把我叫到跟前,說:“再怎么殘忍的人,都不能打一個睡覺的蟲鹥。小小年紀(jì),殺心太重,會遭報應(yīng)的?!蹦且淮危业膬?nèi)心剎那間也有了深深的愧疚和不安。多年后回憶那次經(jīng)歷,細(xì)節(jié)依舊歷歷在目?;璋档臒艄庀?,一只熟睡的麻雀神態(tài)安詳,我手起彈出,它剎那之間便血染屋墻,殞命夢中。無辜的它,似乎用自己的死,喚醒了一顆蒙昧的心。從那時起,我不再打鳥,內(nèi)心也充滿了對鳥兒們的愧疚。多年后,當(dāng)人們廣泛使用農(nóng)藥,村子里麻雀越來越少,我更是一次次自責(zé),總覺著鳥兒們的消失,與我有著重大關(guān)系。有一年,我在蘭州上學(xué),見到在垃圾堆上覓食的麻雀,黑乎乎的,比村子里的麻雀臟多了,忽然很難過,希望它們能夠原諒我過去的殘忍,重回村莊。
每次,看著呆頭呆腦的麻雀站在樹枝上,回想起童年的鳥事,我的內(nèi)心就泛起一種復(fù)雜的情感,似乎,它們既是我的隱痛,更是我的如來,時間中走丟的快樂,也隨著它們漸漸閃出光來……
覆雪的西山梁
西山梁并不寬敞,除去樹木和溝壑,能夠鋪開積雪的地方只有那條山路。一只雉經(jīng)過,“竹葉”會落下幾片,一群經(jīng)過,山路上就可以題寫板橋詩了。
其實,這么厚的雪,除非餓得要死,鳥兒們會藏身一叢蒿草,一動不動。彩虹一樣的覆羽和羽冠,像炫美的火焰。
“梅花”是從山腰開到山頂去的,它并不雜亂,從山谷斜開上來,到了山頂,又轉(zhuǎn)身探向山谷。我知道,這是流浪狗的杰作,絕不是狼。盡管牧羊人說,昨天,他的羊在山坡上丟失了一只耳朵,但這一定不是野狼所為,狼還只是一個久遠(yuǎn)的傳說。
噪鹛從一個樹枝飛到另一個,只為找到適合落下去的樹叢。它們也吃蟲子,但冬天的草籽足夠它們果腹。在它們的腳爪下,樹枝上的積雪簌簌落下來,天空顯得更加好看了。
我一直想不出,那從山溝里上來,又在山頂久久站立的是誰,它三個一組的足跡簡直無解。但它一定不是兔子,也不是三條腿的羊。
我是最早到達覆雪的山頂?shù)模彩亲钸t的。沿著山路的邊沿前行,盡量不去擾動雉、流浪狗和野山雀們的作品。如果太陽出來,天空的尺幅剛好按下一枚羞紅的圖章。
流水正在山腳遠(yuǎn)去,“梅花”已伴“叢竹”綻開。盡管覆雪的山頂空無一物,但它們的繁忙,已把春天悄悄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