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叫陸橋的貧苦學子,經十年寒窗之苦終登金榜,在朝中做了御史,又被丞相的女兒蕓娘看中,成了丞相家的乘龍快婿,真是羨煞旁人。
陸橋與蕓娘一直很恩愛,轉眼過了一年,到秋末天氣變冷,蕓娘找出一件棉袍給丈夫穿上。陸橋穿上錦袍,卻突然嘆了口氣。蕓娘問他怎么了?
陸橋猶豫了一下,才說:“夫人,穿上這件棉袍,我就想到我心中許下的一個愿未了,所以才有此嘆?!?/p>
蕓娘說:“這又有何難,不知你向哪路神許了愿呀?明天咱們進寺還愿就是?!?/p>
陸橋卻說:“我沒向神許愿,只是向家鄉(xiāng)的乞丐許下的愿?!标憳虮銓κ|娘說了一段往事。原來,當年陸橋寒窗苦讀的時候,家里窮得三餐不繼,食不果腹。他每天餓著肚子堅持讀書。實在餓得受不了了,就到外面找點野菜充饑。
這一天,陸橋實在是餓壞了,到外面去找食物,走在路上就昏了過去。等他再醒來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一個橋洞里。一個披散著頭發(fā),衣衫襤褸的老乞丐,正在一個破瓦罐里煮著什么。
老乞丐見他醒來,把那個瓦罐拿過來,將食物盛到破碗里。
陸橋一看,里面是一些菜渣,還有碎干糧,這都是老乞丐在外面討來的,做成的雜燴粥。
喝了兩碗雜燴,陸橋一下子精神起來。
此后,那個老乞丐在外面要了飯,就把最好的悄悄放在他門外,陸橋在屋里餓了,打開門來就會見到乞丐留給他的東西。有時候,還有幾文錢,正好可以買紙筆。
陸橋暗下決心,等將來自己發(fā)達了,一定好好報答那個乞丐。
蕓娘聽后很感動,說:“相公,還猶豫什么,那個乞丐對你這么大恩情,我們養(yǎng)他一輩子也行呀?!?/p>
陸橋卻又說,他金榜題名后,想找那個老乞丐,再到那個橋洞里,早就沒人了,他到處找,也找不見老乞丐的蹤影,就好像老乞丐故意在躲著他似的。他就是想報答,也沒處報答了。
蕓娘就問陸橋:“那你又想還什么愿呢?”
陸橋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陸橋的家鄉(xiāng)是個窮縣,乞丐也多,現(xiàn)在天漸漸冷了,那些乞丐應該正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時候,他回家鄉(xiāng)向所有的乞丐舍粥贈衣,如果那個老乞丐還活著,就會喝到他舍的粥,穿到他贈的棉衣,這樣也等于他報答了老乞丐當年的恩情了。
蕓娘很支持陸橋的想法,并說:“這事宜早不宜遲,再過幾年老乞丐死了,豈不是終生遺憾?!?/p>
陸橋馬上就給皇上寫了一道奏折,把自己要向乞丐還愿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寫出來。
沒想到,皇上看了奏折也很感動,讓他即日回鄉(xiāng)還愿。
陸橋一回到家鄉(xiāng),就架起六口大鐵鍋,開始熬粥舍粥了。
乞丐們從四面八方紛紛趕來,有拄著棍子的,有相互攙扶著的,很是凄慘。陸橋暗中觀察,想在乞丐中找到自己想找的人。但找來找去,臉上卻有了些失望的神色。
陸橋一連舍了十幾天的粥,也觀察了十幾天,卻沒找到他想找的人。
等棉衣趕制成了,陸橋便吩咐把棉衣分給前來喝粥的乞丐。他卻從中挑出一件最好的棉衣,悄悄地掛在一座叫“七瀧橋”的橋下。
陸橋每天都到“七瀧橋”下看,那件衣服被人拿走了沒有,可每次都見那件衣服還在那里掛著。陸橋心里就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眼淚不禁流了下來??赡苁沁@幾天太勞累了,陸橋眼前一黑,一下昏倒了。
等陸橋再醒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床上,蕓娘守在他床前。蕓娘說:“相公你嚇死我了?!?/p>
陸橋沒說什么,一直嘆氣。
蕓娘又說:“相公,我已看出你有心事,不妨說給我聽聽?!?/p>
屋里就他們兩個人,陸橋就說:“夫人,難為你不嫌我是貧寒子弟,委身于我,又一路跟我到這里來,可我有一件事卻隱瞞了你……”
陸橋不吐不快,把事情說出來。原來,在陸橋寒窗苦讀的時候,的確是有一個乞丐在默默地支持他,而那乞丐正是他父親。
陸橋的母親死得早,他父子二人相依為命,陸橋從小就在父親的敦促下進學堂里讀書??杉依镆驗橐粓鲎児室回毴缦?,父親便到外面要飯,卻讓他在家好好讀書。
陸橋讀書幾年,漸漸萌生了要進京考取功名的想法,而在外面要飯的父親,是他功名的最大阻礙。朝中早有規(guī)定,凡是乞丐、戲子、妓女的后代,都沒有資格進入考場。
一次,父親要飯回來,他吞吞吐吐地說:“父親,我想考取功名!”
父親明白了,嘆了口氣說:“孩子,我不能耽誤了你的前程,以后我們就不是父子了!”說罷便老淚縱橫,離他而去。
從此,隔幾天他的門前總會出現(xiàn)一些干糧,有時候還有幾文錢,父親卻從不與他見面。
有時候陸橋實在想父親了,就到處找他,有一次他在七瀧橋下的橋洞里見到了父親。父親卻不認他。再往后,父親更是有意躲著他,想見父親一面就更難了。直到陸橋趕考回來,都沒見到父親一面。
陸橋此次來舍粥贈衣,其實就是為了父親。如果父親還活著,他一定會來喝粥,到時候他便能見到父親??蛇@些天來,父親卻一直沒有露面,并且他掛在七瀧橋上的衣服也無人去拿……
陸橋對蕓娘說:“看來父親已經不在人世了。我真不孝呀,為了功名竟然不要父親,我不配做這個御史呀?!?/p>
陸橋在家鄉(xiāng)舍粥贈衣,很快一個月就過去了。陸橋帶著夫人準備回京了,他做了一件很有功德的事,全城的乞丐都感念他,可他臉上卻看不出有多高興。
陸橋回到京城,每天都忙于公務,父親的事也漸漸淡忘了。
這天,陸橋忙到深夜,突然感覺今夜少了點什么,是更夫的梆子聲。以前每天夜里都會有更夫在他窗下敲梆子,無論刮風下雨,從不延誤。他也習慣了聽梆子聲,只要一敲二更的梆子他就上床睡覺,到梆子敲五更的時候起來上早朝??山裉焱砩蠀s沒了那梆子聲。現(xiàn)在他也不知道是幾更了,約莫著天也不晚了,明天起來還要上早朝呢,只好上床睡了。
陸橋這一覺睡得很香,等醒來,天已麻麻亮,他一下就坐起來??刺焐孟裎甯堰^,可別誤了早朝。陸橋趕緊穿好衣服洗漱了一下,又忙叫轎夫備轎。
陸橋等了半天也沒等來轎子,問怎么回事?才知道府門還關著呢,出不去。
以前,每天他出門早朝的時候,大門都是敞開的,今天是怎么了?陸橋就吩咐手下,快去找鑰匙。過了會兒,一個家人才跑過來,把門打開。
陸橋緊趕慢趕總算沒耽誤了早朝,等上完早朝回來,夫人見他精神不好,就問他。陸橋便把今天早上的事說了。
夫人才說:“昨天晚上,那個負責打更開門的老人突然病了,我安排了一個年輕人,因他貪睡,才出現(xiàn)了這事。都是我沒安排好,差點耽誤了相公的大事。”
陸橋就問:“那個打更的老人,現(xiàn)在怎么樣了?”
蕓娘神色凝重地說:“他得的是麻風病,人不得靠近,為了不傳染別人,已經把他安頓在一個荒廟里,能不能挺過來,就看他的命了。”
陸橋感到惋惜,這幾年每晚只聽到梆子響,卻從沒見過老人,想見的時候他卻得了這病……
沒過幾天,蕓娘說:“那個打更的老人,昨天死了!”
陸橋就說:“這幾年他打更沒耽誤一次事,一定要好好收殮他?!?/p>
蕓娘說:“老人無親無故,我用一副好棺材把他裝殮起來,等日后再找個安葬的去處?!?/p>
陸橋在御任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這三十年里,他彈劾朝中違法亂紀的官員,官場風氣有所改善。一些貪贓枉法的官員,也有所收斂。
陸橋老了,便向皇上上疏,要告老還鄉(xiāng),回家養(yǎng)老。
這時候,蕓娘對陸橋說:“相公,我們回家,還得帶上一副棺材!”
陸橋疑惑地問:“帶棺材干什么?”
蕓娘又說:“相公還記得多年前那個為你打更的老人嗎?他死后棺材一直安置在破廟里,這次我們一定要帶上?!?/p>
陸橋有些不快:一個老人,把他安葬了就行了,為什么還要帶走呢?
蕓娘看出陸橋的心思,不緊不慢地說:“其實,那個老人還有個兒子,就是相公你呀!”
陸橋這一驚非同小可,說:“你是說,他是……”
蕓娘對陸橋說了一件事:
陸橋還愿回家沒幾天,蕓娘在路上碰到一個餓昏了的乞丐,乞丐昏迷不醒,嘴里地還喊著“橋兒”。
等老人醒來,蕓娘再三追問,老人才說自己是陸橋的父親。他明白兒子舍粥是為了引自己出來,卻怕兒子與他相認,壞了前程,寧可餓著也不去。蕓娘沒告訴陸橋,她把老人帶回府里。本想給他養(yǎng)老,可老人卻不想閑著,為兒子打更守夜,早起開門,一干就是好幾年……
老人病重之后,蕓娘想叫陸橋與父親相認,卻又想到:陸橋在御史位子上,職責重大,要是父子相認,陸橋要不要為父親出殯?
陸橋這些年得罪了很多官員,讓人知道御史有老爹,便叫人家抓住把柄,他的御史也做不成了。如果沒有了像陸橋這樣的御史,朝中風氣敗壞,貪腐之風盛行,倒霉的還是老百姓。
蕓娘跟陸橋父親說了這事,父親便決定不與兒子相認。
陸橋知道真相后,便向朝廷上奏,把自己老爹的事如實奏明,要朝廷降罪他這個不孝之子。
哪想,皇上不但沒降罪,反而把陸橋的孝行詔告天下,大加表彰,賞他黃金千兩,讓他好好安葬父親?;实圻€下了道圣旨,廢除乞丐子孫不能考取功名的規(guī)矩。
陸橋和夫人帶著父親靈柩回到家鄉(xiāng),他看到乞丐比以前更多了。
原來,今年大旱,莊稼歉收,乞丐自然多了。他就把皇上賞給自己安葬父親的銀兩都拿出來,在縣衙門前擺開鐵鍋舍粥。而父親卻很簡單地安葬了。
他想,當年父親也沒有飯吃,為了一口飯到處討告。讓那些乞丐有飯吃,這是對父親在天之靈最好的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