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句話來自韓愈的《師說》,哪里有道,哪里就有老師。古代教育理念認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教育即生長”,認為教育是成全人的事業(yè)。此外,人們還常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形容老師。
老師的目標是培養(yǎng)人格健全的人,讓人成為人。老師如果是一支蠟燭,就會照亮一室;如果是一盞燈,就會照亮一條街道;如果是一顆星星,就會匯聚成河,照亮世界。
好老師是相似的,各有各的神奇和魅力。在第四十個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本刊“總編策劃”采訪了五位“魔法”老師,他們在成全人的道路上,傾心鉆研,各施所長、各展神通。上他們的課,就像一場奇遇,會有奇妙的事情發(fā)生——
數(shù)學課上,勾股數(shù)生長成勾股樹、垂直平分線拉滿“弓弦”;物理課上,一截塑料管、餐巾紙和塑料絲“變”出“靜電章魚”,火柴、回形針、鋁箔和縫衣針組裝成“火箭”升空;地理課堂,信手勾勒江南民居,隨意繪出世界地圖;自然課堂,與昆蟲約會,栽樹種菜、養(yǎng)魚養(yǎng)蝦……從課堂到課外,從游戲到實驗室,他們讓書本文字“動起來”、讓學科知識“活起來”,讓抽象概念“鮮活可見”,為孩子們打開認識世界的一扇扇窗戶。
來吧,跟著專治學習困難癥的“魔法”老師一起暢游奇幻世界,讓好奇心拔節(jié),讓熱愛開花,點燃夢想,種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