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72年春季的一天,齊國大臣田完在家中請齊桓公飲酒,正喝到興頭上,天卻黑了下來。齊桓公命田完點起火把繼續(xù)喝,田完拒絕了。他說:“臣下只想在白天請主上喝酒,沒有打算晚上還繼續(xù)喝,所以不敢奉命?!闭f罷,就恭恭敬敬地把齊桓公送出了家門。
當時有德望和學問的君子對此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贊道:“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以君成禮,弗納于淫,仁也?!闭f田完請人飲酒,表達了敬意,完成了禮儀就結束,不過度放縱,不因酒違禮,是仁義之舉,是倫理道德在社交飲酒中的完美體現(xiàn)。這個評價很快被社會公認。從此,“酒以成禮”就成了人們社交飲酒時自覺追求的一種境界和必須遵循的禮儀規(guī)范。
(夕夢摘自《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