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jīng)說了多少遍,你為什么總是做不到?”孩子有許多讓我們失望的瞬間,我們腦海中會冒出許多個為什么:為什么孩子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為什么孩子英語默寫總是反復出錯?為什么孩子上學總是丟三落四?而孩子呢,當聽見我們苦口良言時,一臉的不屑一顧,還責怪我們喋喋不休,在我們熊熊燃燒的憤怒之火上再澆一桶92號汽油。
也許,并不是孩子沒有努力。在這樣的沖突背后,我們似乎需要一把趁手的評價工具,用來看見孩子的努力,表達我們的鼓勵,激發(fā)孩子的動力。今天,我們就借助焦點解決短期咨詢方法當中的“量尺”工具,來嘗試彌合此類親子溝通的溝壑吧!
用“量尺”明確改變的方向
我們的孩子并不完美,他會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但如何確定這個空間呢?我們可以嘗試使用量尺和孩子探討如何能夠讓進步發(fā)生。
不久前我接到一個個案,媽媽說:“我的孩子11歲,但時常情緒暴躁。當脾氣控制不住的時候,他就摔打家具。這不僅傷害自己,也會在半夜給鄰居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嘗試了許多方式勸說他,但是每次當情緒上來了,他就好像把我之前的勸說都拋在了腦后……”
其實,在孩子剛剛發(fā)過脾氣,情緒逐漸平穩(wěn)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問孩子:
“寶貝,媽媽發(fā)現(xiàn)你時常會有情緒激動的時候,你也曾說自己不想再這樣了。假設(shè)你最好的狀況可以評10分,你會給剛剛自己的狀況打幾分呢?”
孩子說:“我剛剛脾氣特別糟糕,我自己也控制不住,而且還摔東西,所以可能只有-2分吧。”
接著您問孩子:“你覺得自己的脾氣得到幾分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呢?”
孩子說:“我希望我能得到8分。”
然后您繼續(xù)問道:“8分意味著什么?”(讓孩子盡可能地展開,說說這8分包含了什么。)
孩子可能會說:“如果得到8分,我就可以控制脾氣,不會和媽媽起沖突,也不會摔東西了?!?/p>
您可以接著問:“從2分到3分……到8分,可能有哪些變化呢?”
“如果到3分,我可能會打打枕頭,或者拿個塑料袋吸氣呼氣;如果到4分,我可能會試著深呼吸……”
在您的鼓勵下,孩子開始盡可能地思考控制情緒的進步方法了。
用“量尺”看到進步的腳步
運用量尺除了可以協(xié)助我們確定改變的方向,還可以捕捉孩子改變的細節(jié)和程度,也可以對孩子表達我們的安慰。
接著上一個例子。當孩子開始有些煩躁,并有一些情緒要爆發(fā)的跡象,此時您可以開始找機會和孩子交流:
“上次,你給自己發(fā)脾氣的狀況打了-2分。那么現(xiàn)在,再讓你打分,你會給自己打幾分呢?”
孩子說:“我現(xiàn)在的確很生氣,我給自己打3分?!?/p>
您接著說:“剛剛你給自己的狀況評了3分,我還以為你會評0分。你不打0分,而是3分,你是怎么考慮的呢?”
孩子說:“因為我至少沒有吼叫出來,或者砸家具傷害到自己了。”
您可以說:“看來通過你自己的調(diào)整,你在進步了!”(鼓勵孩子的努力)
然后,您和孩子可以繼續(xù)討論目前哪些方法對情緒調(diào)整在起作用。
……
如果孩子說:“現(xiàn)在我只能給自己-3分,我對自己很失望。”
您問:“你剛才給自己評了-3分,看來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不太滿意,我們看看怎樣能夠不使狀況變得更糟糕,好嗎?”
當您發(fā)出這樣的邀請,孩子會感覺得到了您的安慰,你們的關(guān)系會拉近一些,可以一起面對困難和問題。
用“量尺”表達高階的贊美
有家長提到,自己的孩子在語文和英語默寫方面很困難。他們老師要求嚴,每天默寫20個詞組。一周前孩子錯10個,本周錯了6個。放在過去,您的處理方式可能是:“哎呀,怎么還是錯那么多呀!”聽到這話,孩子可能覺得家長對自己失望了,自己的默寫成績真的是無藥可救了,接著可能會放棄再進一步的堅持。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嘗試這樣說:
“我家寶貝今天的英語默寫從錯10個變成錯6個,少錯了4個,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你是怎么做到的?”有別于以往直白的表揚,這樣提問,孩子感受到的是,我們不僅積極地關(guān)注了孩子,而且也肯定了孩子階段性的努力。這樣一來,孩子會更愿意堅持克服自己的難題。
用“量尺”自省自身的得失
現(xiàn)在的家長非常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能力。其實,自律是需要孩子學會“自省”的,也就是孩子能夠自己總結(jié)學習規(guī)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當家長說:“我家寶貝今天的英語默寫從錯10個變成錯6個,進步了4個,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在描述他做出了哪些努力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自省。他在回顧自己的努力方法,并形成記憶固定下來。這種自發(fā)的總結(jié),會比家長各種敦促和威逼,更主動得多。
孩子可能會說:“上次我背書的時候,提前收掉了手機,沒有這些干擾,我背書更有效了。”“我背單詞的時候,因為媽媽在身邊,有人陪伴我很安心。”“背單詞我用到了一些技巧……”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進一步展開對話。
“看來,之前的……學習積累,對你提高正確率會很有幫助?!保ㄊ÷蕴柌糠指鶕?jù)之前孩子的總結(jié)來歸納,做到進一步記憶固定。)
“你看,下次如果還想取得進步,我們還可以做哪些準備呢?”
如此一來,孩子會在您的引導下,不斷地思考怎么調(diào)整會更好。
家教智慧
每家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沒有哪種方法是絕對有效且一本萬利的。針對自己孩子的辦法,仍然需要父母用心地尋找,付出耐心的陪伴,且任重而道遠。這時,希望在量尺的幫助下,我們能夠敏銳地發(fā)現(xiàn)孩子細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