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摘要:實況新聞是所有的新聞類型中,時政性還有指引性較強的類型,新聞記者在編寫新聞時更需要注重新聞的威望性。伴隨著融媒體氛圍的持續(xù)演變,時政新聞也不再是僅限于紙張的傳遞,但是要想在激烈的信息化競爭中獲得勝利,就需要新聞編寫人員找到時政新聞的突破口還有創(chuàng)作點。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報道;創(chuàng)新策略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采集革新的必要性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人類獲取新聞的方法產生了很大變動,對電視媒體的收視率有著重大影響,這讓以往的媒體面對著必須革新完善的局面。此外,因為互聯(lián)網媒體傳遞擁有便捷迅速等優(yōu)點,這就給電視媒體編輯工作帶來艱難的挑戰(zhàn)。電視新聞編輯行業(yè)要想跟緊時代步伐,就務必引進多種先進儀器,為電視媒體的革新拓展打好基礎,進而平穩(wěn)有效地實現拓展。
二、融媒體對時政新聞傳遞的作用
融媒體對時政新聞傳遞的作用現實體現在新聞時效性的加強上。之前,以往時政新聞的傳遞方法和其他新聞大概一致,都是通過電視和報紙還有收音機等向人們播報,但這種新聞傳遞方法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制作。像報紙,當天發(fā)生的事可能要明天也許后天才可以看得見,和現有現發(fā)的新媒體來比,報紙中的新聞就變成了“舊聞”,時效性很低。在融媒體時期,報紙、電視、手機還有電腦都變成了一個整體,新聞媒體運用最優(yōu)質的團隊,采取最新的政治新聞,經過互聯(lián)網迅速施行傳播,并快速與看者互動,時政新聞的傳播性就不是問題了。
三、融媒體時期時政新聞的革新和拓展措施
(一)打破平臺阻礙,達成資源分享
無人不曉,中央臺的新聞聯(lián)播是國家最具權威性、莊嚴性的時政新聞,每天在固定的19時到19:30播出,其觀眾群比較穩(wěn)定。互聯(lián)網時期,該怎樣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阻礙,讓網友也可以無時無刻觀看新聞聯(lián)播?融媒體就給出了處理措施。融媒體系統(tǒng)推動之后,新聞媒體每個平臺間的隔閡被打破,達成了資源共享。拿中央電視臺舉例子,除了以往的電視平臺,中央電視臺還開通了微博、中央電視臺微信公眾號、中央電視臺客戶端平臺,同一個新聞可以經過不同類型的平臺施行播報,網友也可以根據自身愛好選取對應的平臺觀看新聞。
(二)革新編輯方式,推動多元化拓展
一篇時政新聞的出現不但需要記者的編寫,還需要編輯的核查,最終才可以播報給大眾。要讓時政新聞變得通俗易懂,吸引大量的人員注意,這就需要新聞的編輯人員對時政新聞施行仔細的包裝。在目前融媒體時期,時政新聞應該推陳出新,建立創(chuàng)新意識,在確保嚴苛性的情況之下,運用多元化、性格化的編輯方式,讓時政新聞的類型豐富起來,以切合不同群體的需求,比如,可以采取圖解、短視頻等方式取代以往的文字加圖片。拿中國政府網舉例,在2019年全國兩會播報階段,網站和公眾號用系列圖標示量工作報告,和較長的文字相比,圖解類型更加簡單明了。
(三)發(fā)掘新聞角度,滿足不同的受眾群體
依據年齡、職業(yè)還有受教程度等多種背景因素,互聯(lián)網的用戶分成了多種圈子與層面,網友的閱讀喜好也傾向于多元化。除了為大眾提供多種平臺的選取以外,融媒體還深入發(fā)掘時政內容,為每個背景的受眾擬定文化差異的內容傳遞。比如,2019年5月,日本的首相安培晉三去加拿大施行國家訪問,這次訪問,日本希望可以和加拿大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和諧的外交關系,但加拿大最近因為菜籽油出口的問題很頭疼。新聞媒體在這件事的播報中,因為面臨受眾的年齡段不一樣,可以選取多種角度施行播報。對于年齡大的受眾,可以播送中立、官方的過程是新聞播報,但對于年齡小的受眾就可以加入富有趣味的新聞點,為這則新聞增添趣聞性,比如,日本首相和加拿大總理的交談中,特魯多本應該說“加拿大和日本”,由于產生了兩次口誤,說成了“加拿大和中國”,讓參加會議的雙方很尷尬。經過這個報道的小環(huán)節(jié),這則時政新聞可以引起大量年輕朋友的關注。所以,新聞媒體在播報新聞的時候,還要在不同角度加以關注,深入發(fā)掘細節(jié),以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四、結語
時政新聞播報擔負著主要的責任,在融媒體的背景下,地方臺務必盡力加強時政新聞播報的影響力,經過革新更有效地凸顯時政新聞報道的關鍵作用,真正變?yōu)檫B接黨與國家還有人民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