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的場所,輔導員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著重大責任。每個高校都擁有獨屬于自己的校園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傳播對于學生成長與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輔導員應當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作用,扮演好自己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角色。本文針對校園文化傳播進行研究,探討高校校園文化特點,分析高校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角色,提出校園文化傳播的策略,以期為其他高校輔導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guān)鍵詞:輔導員;校園文化傳播;角色;策略
校園文化不僅體現(xiàn)了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而且還彰顯了全體師生的精神面貌。高校在發(fā)展過程中都會打造屬于自己的校園文化,但從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傳播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并不了解自己學校的校園文化,無法發(fā)揮出校園文化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傳播。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者與教育者,應在校園文化傳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促使校園文化在學生中獲得良好傳播,推動高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高校校園文化特點
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具有以下特點:(1)開放性。校園文化的形成受多種文化的影響,既包括其他高校文化,也包括社會文化,這使高校校園文化具有開放性特點。高校校園文化只有契合主流文化,才能夠得到繼承與發(fā)展。校園文化還要不斷開拓進取,加強高校間的交流,促使校園文化內(nèi)涵變得更加豐富。[1]
(2)延續(xù)性。校園文化依附于高校而不斷延續(xù),也成為高校的烙印與標簽。不同時期高校具有相應的特色,充分體現(xiàn)出校園文化的延續(xù)性。(3)特色性。特色性是校園文化最大的特點,不同的高校由于性質(zhì)差異,所擁有的校園文化是不同的,如文科高校與工科高校,這兩種類型高校因為性質(zhì)存在巨大差異,校園文化也呈現(xiàn)出了明顯區(qū)別。所以,不同高校的校園文化擁有獨屬于自己的特色。
二、高校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角色
(一)校園文化傳播的引領者
在校園文化傳播過程中,輔導員扮演引領者的角色,根據(jù)高校教育、時代發(fā)展以及學生自身等方面情況,緊抓校園文化傳播,掌握校園文化傳播的重點,充分發(fā)揮出校園文化的作用。[2]為了讓校園文化能夠在學生群體中獲得良好傳播,需要輔導員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引導學生了解校園文化,深入探討校園文化的內(nèi)涵,接受校園文化的熏陶,使學生不僅成為校園文化的接收者,更是校園文化的傳播者。輔導員還可以借助各種形式進行校園文化傳播,為學生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促使學生積極學習與了解校園文化,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yǎng),為學生日后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二)校園文化傳播的實施者
高校文化傳播對于高校的發(fā)展與學生的成長都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幫助高校構(gòu)建良好的校園氛圍,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的思想觀念以及良好的習慣,促使學生逐漸成長成才。從某種角度來說,校園文化是否能夠獲得良好傳播與輔導員存在著密切關(guān)系,這主要是因為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輔導員還負責學生各個方面的事情,若是輔導員沒有發(fā)揮其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作用,那么將會嚴重影響傳播效果。[3]輔導員作為校園文化傳播的實施者,應當掌握校園文化的中心思想與主題,為廣大學生做好服務工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校園文化的傳播,將校園文化滲透到全體學生的校園生活中,使校園文化不再是 “空中樓閣”,而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輔導員應在校園文化傳播中扮演好實施者的角色,切實落實與實施校園文化,讓校園文化在學生群體中得以良好傳播。
(三)校園文化傳播的組織者
校園文化傳播并不是靠簡單的口頭講述與信息傳達便能夠完成的,需要組織學生參與其中,親身體驗校園文化,接受校園文化的熏陶,并變成新的傳播者。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傳播中扮演組織者的角色。在傳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輔導員要組織自己所管理的學生學習與了解校園文化,并參與相關(guān)活動,讓校園文化傳播得以良好展開,并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4]如果沒有輔導員的組織,由學生自主學習與了解校園文化,學生通常不會主動投入其中,認為校園文化與自己學習和生活沒有任何關(guān)系,將校園文化視如無物,在此種情況下,不管學校多么注重校園文化的傳播,都無法實現(xiàn)預期傳播目標。所以,輔導員應在傳播過程中扮演好組織者的角色,讓校園文化可以在學生群體中得到良好傳播,充分發(fā)揮出校園文化的意義,使學生能夠從中接受教育,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高校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策略
(一)強化輔導員的文化素養(yǎng)
輔導員作為連接學校與學生的重要角色,若想要發(fā)揮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傳播中的作用,需要先強化輔導員的文化素養(yǎng),形成正確傳播觀。輔導員需要加強學習校園文化,了解校園文化的內(nèi)涵以及傳達的思想觀念,不斷強化自身文化素養(yǎng),為日后校園文化傳播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高校在傳播校園文化時,可以先加強對輔導員的培訓,講述校園文化,傳達學校的價值觀,讓輔導員在此過程中深入了解校園文化,樹立與校園文化一致的價值觀,認可校園文化,促使輔導員能夠踐行校園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也就能夠獲得學生的認同,從而獲得較為理想的傳播效果。[5]當輔導員具備了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對校園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么在傳播時也就能夠?qū)⑿@文化更加準確地傳達給學生,而且還能夠為其他不理解的同學進行解讀,使每名學生都能夠認識、認可校園文化,避免因為輔導員自身文化素養(yǎng)欠缺而影響校園文化的傳播。另外,輔導員還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校園文化學習,將校園文化植入自己的內(nèi)心,讓校園文化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向?qū)W生傳播校園文化將會變得更加游刃有余,從而提高校園文化傳播質(zhì)量。
(二)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的傳播是輔導員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為了做好此方面工作,除了要強化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還要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通過活動實現(xiàn)校園文化的傳播,相較于直接口頭宣傳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例如,輔導員可以以班級或是某個專業(yè)為單位,組織開展聯(lián)歡會式的校園文化活動,既豐富了學生課外生活,還能夠完成素質(zhì)教育。[6]以 “歌唱祖國,傳承經(jīng)典”為主題的歌唱比賽,將歌曲限定為紅歌或是革命歌曲,根據(jù)學生的演唱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獎勵。利用此種方式可以讓校園文化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形成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出一個和諧的校園,將學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現(xiàn)出來,并傳播了革命、奮斗等精神,推動了高校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再如,輔導員之間相互聯(lián)合組織體育文化節(jié)活動,將校園文化精神與魅力體現(xiàn)出來,并拓展了校園文化內(nèi)涵,而且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校園文化借助活動完成了傳播。因此,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傳播中應組織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將校園文化滲透到活動實現(xiàn)校園文化的傳播,相較于傳統(tǒng)語言傳播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7]
(三)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傳播形式
在高校校園文化傳播中,輔導員需要對傳播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夠讓學生接受校園文化傳達的價值觀念。對校園文化傳播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創(chuàng)新傳播符號。校園文化的傳播主要是利用語言符號實現(xiàn)的,而非語言符號很少,學生在理解校園文化時都是采用強行記憶等較為生硬的方法,如此則會影響到校園文化的傳播效果。將非語言符號應用于校園文化傳播中,能夠補充傳播符號,并起到調(diào)節(jié)、替代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接收與理解校園文化,從而提升傳播效果。[8]例如,二次元漫畫深受當代大學生的喜歡,可以通過設計二次元人物或是其他符號的方式傳播校園文化,能夠明顯提升傳播質(zhì)量。(2)創(chuàng)新文化表現(xiàn)形式。在以往校園文化傳播中,通常是采用 “說明文”的方式,該方式并不利于學生接受,這便需要創(chuàng)新文化表現(xiàn)形式。校園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應當將活潑和嚴肅融為一體,實現(xiàn)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的融合,便于學生接受,使校園文化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例如,輔導員可以歌曲、短視頻形式體現(xiàn)校園文化,將校園文化以更加具象化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校園文化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
(四)發(fā)揮學生骨干帶頭作用
在校園文化傳播過程中,依靠輔導員自身難以做好傳播工作,輔導員還應當鼓勵學生骨干參與校園文化傳播中,帶領學生深刻體會校園文化內(nèi)涵。為了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學生骨干的帶頭作用,輔導員應加強品德素養(yǎng)教育,通過品德素養(yǎng)讓學生學會做人。學生骨干在學生群體中扮演著 “領頭羊”的角色,因此,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擁有更加明確的政治方向,使其擁有更加高尚的品德與積極的思想。將學生骨干樹立成其他學生學習的典型,能夠帶動其他學生學習與傳播校園文化,以點帶面輻射到整個學生群體,讓校園文化傳播能夠得到有效落實。[9]例如,當組織展開校園文化活動時,學生骨干應先投入其中,組織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到該活動中,學生骨干還可以在活動展開前激發(fā)其他學生的熱情和參與積極性,使其他同學都能夠主動參與到校園文化活動中,接受并傳播校園文化。因此,在校園文化傳播過程中發(fā)揮學生骨干帶頭作用,輔助輔導員共同展開校園文化傳播工作,相較于只依賴于輔導員獨自奮戰(zhàn)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而且,由于學生骨干在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更容易引導學生學習與傳播校園文化。
(五)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
為了能夠讓校園文化獲得良好傳播,應當打造出校園文化特色品牌,借助品牌影響力提高校園文化的傳播力度。高校輔導員在品牌打造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體現(xiàn)校園文化品牌意識形態(tài)。校園文化會對大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影響學生的政治思想、價值取向等,還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如果想要體現(xiàn)出該功能,需要先保障校園文化能夠被學生認可,這便需要重視校園文化品牌的打造,使其能夠得到廣泛的認可;[10](2)打造廣受學生歡迎的校園文化品牌,要讓學生能夠?qū)π@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精神內(nèi)涵、意志品質(zhì)有一個準確的理解,此時需要輔導員提煉校園文化的核心思想,并做出精心的設計,讓校園文化具備較強的感染力與吸引力,從而逐漸形成特色品牌;(3)構(gòu)建精神品牌體系,努力打造與高校形象相契合的校園文化品牌。輔導員可以根據(jù)校園文化,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相關(guān)的資料,整合與制作有關(guān)于本校校園文化的視頻,使其成為校園文化的標志,從而形成校園文化品牌。總體來說,在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時,應對校園文化內(nèi)涵進行深入挖掘,了解學生需求,掌握時代脈搏,使校園文化便于被學生接受。
四、結(jié)束語
在校園文化傳播過程中,輔導員應明確自己的定位,做好校園文化傳播工作,使校園文化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輔導員是校園文化的引領者、實施者、組織者,輔導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體現(xiàn)出自己在其中的價值,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思嘉.關(guān)于高校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思考[J].時代報告,2021(06):54-55.
[2] 楊云霞.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淺談 “90”后輔導員工作新挑戰(zhàn)[J].大眾文摘,2023(7):50-52.
[3] 白宇恒,鄧玉梅.“動漫+”視域下的校園文化傳播研究[J].花溪,2023(24):131-133.
[4] 袁鵬舉.淺析微時代視域下校園文化傳播的策略[J].公關(guān)世界,2022(4):25-26.
[5] 張佳樂,李思逸,吳佳龍.以 “高校研學”帶動校園文化傳播:以西北大學為例[J].時代人物,2022(15):3.
[6] 馬鑫,王麗亞.新時期校園政治文化傳播的現(xiàn)實困境與路徑探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23(5):80-84.
[7] 陳欣.數(shù)媒時代荊楚文化進中小學校園的文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J].新聞前哨,2023(13):29-30.
[8] 姜維維.新時代數(shù)字化傳播與大學校園文化的融合[J].文化產(chǎn)業(yè),2022(28):26-28.
[9] 劉明宇.淺談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與實現(xiàn)[J].東西南北, 2022(16):126-128.
[10] 王樹欣,張琳.高校輔導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刊),2015,31(07):7-8.
作者簡介: 張磊,男,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輔導員、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
張瑩瑩,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輔導員、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