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功秦是國內(nèi)知名的歷史學家,從大歷史,到更大的人文學科建構(gòu)下的中國思想文化史、當代中國政治思潮史,蕭老師都有涉獵。最近,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他的《熱愛生命:學術(shù)人生隨想錄》,一本有著個人史風貌的隨筆集。
蕭功秦生于1946年,即將年滿80歲了。在書的扉頁上,印著這樣一句話:“特立獨行,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風雨兼程,感受生命的意義?!边@句蕭功秦的人生總結(jié),看似平實,實際上是人生旅途的一個行者,在經(jīng)歷過風雨之后的一種平實。
回看來路。蕭功秦小學畢業(yè)時,“一不留神“考上了華東師大附中,一所市重點中學。但他天生不喜歡數(shù)理化,甚至決心考到一所紀律散漫的非重點中學去,為此還專門去家附近虹口最差的一所弄堂中學踩點,打算考到那里去。然而,他最終沒有勇氣考入那樣的學校,而好歹考入了另一所重點高中虹口中學。“它之所以吸引我的原因僅僅是,那是個以文科為主的區(qū)重點中學,相對而言,理工科目也許比較容易應付。”那年,他參加高考,名落孫山。在被分配到上海嘉定一家齒輪廠當工人以后,他從高中老師處獲悉,自己的高考分數(shù)在本??忌惺敲星懊┑?。因為所謂的“出身問題”他與大學失之交臂。
蕭功秦說,1974年前后,自己經(jīng)歷了一場精神危機。因為在工廠他仍長期保持拼命讀書的習慣,而又突然某一天感覺“當我60歲在工廠退休時,那時我還會保持如此的讀書熱情嗎”。每個周末,從嘉定騎車40公里回市區(qū)家中,或者周一清晨從家里騎回廠里的路上,青工蕭功秦一直如此思考。及至回想上一年他從單位請假,獨自游歷大半個中國——從上海北站出發(fā),到徐州,再去中原、西北,從陽關(guān)故址穿過阿爾金山進入青藏高原,然后越過青海湖到西寧,南下四川……那個初冬,他曾在峨眉山頂與老和尚對話?!霸扰c我一起爬山的人都決定下山了,只有我一個人堅持要上山頂。我對他們說,我以后不會有機會再來了,如果由于前面有雪而沒有上到頂,我會后悔一輩子。如果爬過了,嘗試過了,真的爬不上去,我才不會后悔,因為我爭取過,內(nèi)心會坦然?!笔捁η厝绱藢懙馈?/p>
恢復高考后,蕭功秦以同等學力報考南開大學鄭天挺先生的明清史研究生,參加了復試仍沒考上。鄭天挺將他推薦給南京大學韓儒林門下。入學南京大學元史專業(yè)后很久,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當初南開大學批卷者由于粗心,漏算了他一面試卷計50分。鄭先生發(fā)現(xiàn)后深表同情,于是向老同學韓儒林發(fā)出請求。正巧南京大學當時得到一批從俄羅斯而來的元史史料,需要通俄語的研究生。由此,使得蕭功秦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學術(shù)天地。蕭功秦在回憶自己的導師韓儒林的文章中,特別提到恩師知道了自己的學術(shù)氣質(zhì)、興趣和他本人的學術(shù)風格迥異,但還是鼓勵他:“我這一套方法你不一定有興趣,也不一定學得好,學了也可能會忘記。你還是走自己的路吧?!?/p>
通讀全書,令我印象頗深的,還有當年批準青工蕭功秦請假二周的老廠長朱興高。待蕭功秦回到廠里時,已經(jīng)是三個月后。過了好多年,當蕭功秦教授將著作送給老廠長,并對之感謝時,“他問什么事,我說就是我去西北三個月后回到廠里,你沒有開除我,只讓我寫了份檢查。他說他已經(jīng)想不起這件事來了”。無疑,朱興高和韓儒林、鄭天挺,都是歷史學家蕭功秦生命歷程中的重要人物?;匚妒捁η氐膫€人史,對后人也有相當啟示意義。
本書通過溯源美式大餐背后的非洲飲食源頭,以食物為媒介,帶我們重新認識非洲移民深度參與的美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作者杰西卡·B.哈里斯,是“美食界奧斯卡獎”詹姆斯·比爾德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她窮其一生研究非洲移民的飲食與文化,本書是她的代表作,是一部可慰藉心靈、予人力量的非洲移民飲食民族志。同名美食紀錄片《大餐》由Netflix推出,被稱為“舌尖上的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