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血漿置換搶救重度毒蕈中毒的規(guī)范化護理分析。方法:本研究從云南省滇南中心醫(yī)院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入的重度毒蕈中毒患者中隨機抽取60例,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規(guī)范化護理,對比患者護理結果。結果:對比綜合護理滿意率發(fā)現(xiàn):對照組綜合滿意24例(80.00%),觀察組綜合滿意29例(96.67%),(P<0.05);對照組不滿意6例(20.00%),觀察組不滿意1例(3.33%),觀察組綜合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臨床指標: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生化指標、體征指標差異不大,經(jīng)過干預后,觀察組的以上指標改善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規(guī)范化護理措施可有效提升血漿置換搶救重度毒蕈中毒患者的護理效果,綜合護理滿意率較高,患者的臨床實驗室指標和生化指標顯著改善,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血漿置換,重度毒蕈中毒,規(guī)范化護理分析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14.056
0 引 言
毒蕈中毒患者多為食用“毒蘑菇”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為精神異常、肝臟受損、胃腸道反應、溶血等。短時間內(nèi)毒素會迅速蔓延全身,對機體組織的生理代謝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有極高的致死率。從發(fā)病的情況來看,該病一般高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此時為采食蘑菇的旺季,而且疾病和患者的進食毒蕈劑量有相關性。重度中毒患者生命危急,救治不當可導致肺水腫、呼吸抑制、心肌炎、腦炎、肝萎縮等并發(fā)癥[1]。因為患者病癥嚴重,常規(guī)的藥物如維生素干預、激素藥物用藥等存在一定的風險,療效也欠佳。對此,建議結合患者的代謝情況對其予以血漿置換[2]。為保障臨床急救護理的有效性,開展血漿置換時,醫(yī)護人員也需要動態(tài)觀察患者的體征,結合既往的救治案例,做好治療前、中、后的細節(jié)、流程等管理,降低救治風險,以確保療效?,F(xiàn)針對收入的重度毒蕈中毒患者予以救治研究。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從云南省滇南中心醫(yī)院2022年10月—2023年4月收入的重度毒蕈中毒患者中隨機抽取60例,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0例,男性15例,年齡為32~74歲,平均年齡為(53.94±2.11)歲,女性15例,年齡為31~74歲,平均年齡為(53.49±2.02)歲。觀察組30例,男性11例,年齡為31~74歲,平均年齡為(53.39±2.54)歲,女性1 9 例,年齡為3 0 ~ 7 5 歲,平均年齡為(52 . 3 0±1.11)歲。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接受臨床病癥檢查確診為重度毒蕈中毒,患者的基本資料完整,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精神疾病,晚期癌癥,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轉院對象。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均按照血漿置換的要求開展工作。
觀察組接受規(guī)范化護理,主要是結合中毒患者的病癥特殊性、血漿置換的流程和要點,對既往的護理情況進行優(yōu)化,具體內(nèi)容如下:(1)血漿置換護理前,醫(yī)護人員及時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做好個體檢查,同時為其家屬介紹血漿置換的必要性;為患者家屬講解救治期間的口腔護理、皮膚護理等工作,結合患者的體征情況,提供相關急救藥物;做好急救藥物檢查和核對,減少感染風險。(2)做好血漿置換的護理,救治期間醫(yī)護人員積極交流溝通,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等情況。針對患者的身體情況做好血壓監(jiān)測,預防低血壓風險。此外,對患者做好血管通路護理,幫助患者及時更換體位,調(diào)整輸注速度,預防置管彎折問題。(3)做好血漿置換后護理,治療后需要及時在接口消毒,做好敷料觀察,預防滲血滲液。此外,加強皮膚檢測,預防患者抓撓等導致皮膚感染,同時,讓患者保持合適的體位,減少周圍感染問題。持續(xù)治療時需要做好導管消毒,抽出封管肝素,確定無血栓后進行血漿置換。
1.3 觀察指標
(1)對比患者臨床綜合護理滿意率,患者出院時對臨床護理情況進行滿意評價,按照0~10分進行評比,0~5分為不滿意、6~7分為基本滿意、8~10分為十分滿意。綜合護理滿意率=〔(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小組例數(shù)〕×100%。
(2)對比患者經(jīng)過救治前后的生化指標改善情況,選擇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血尿素氮、血氨四項進行對比。
(3)對比患者經(jīng)過救治前后的體征指標改善情況,如收縮壓、舒張壓、心率、血氧飽和度[3-5]。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 2 . 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為[n(%)] ,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為( x±s),予以t 檢驗。Plt;0.05表示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
2 結 果
2.1 綜合護理滿意率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綜合護理滿意率有差異,觀察組的綜合護理滿意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 實驗室生化指標對比
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實驗室生化指標差異不大(P﹥0.05),經(jīng)過護理后,觀察組的四項指標改善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2.3 體征指標對比
干預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指標差異不大(P﹥0.05),經(jīng)過護理后,觀察組的四項指標改善結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3。
3 討 論
毒蕈中毒是目前十分常見的中毒疾病,患者因為誤食毒蘑菇導致肝臟、胃腸道、神經(jīng)功能等受損,一些患者救治不佳可導致全身多器官組織受損,可誘發(fā)腦炎、呼吸抑制,病死率較高[6]。對比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血漿置換是治療重度毒蕈中毒患者的常見方式,這種治療方式是將患者的血液引入到血漿分離器,及時分離血漿和細胞成分,拋棄掉其中的有害血漿,將新鮮的血漿混合到體內(nèi),清除掉一些雜質(zhì),最終達到治療病癥的最終目的[7]。
目前,血漿置換技術日益成熟,可以有效治療多種危重癥,幫助患者及時康復。但是,血漿置換治療也存在一定的感染、堵管等風險,因此,需要做好治療的綜合管理。規(guī)范化護理方式是針對患者個體情況制定的護理模式,在護理流程、內(nèi)容方面都有改善,滿足患者接受救治前、中、后多方面的管理,是目前應對相關中毒疾病的關鍵療法[8]。規(guī)范化護理開展期間,醫(yī)護人員迅速檢查患病患者的體征情況,對其家屬進行健康指導,對患者予以安撫,穩(wěn)定其體征,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救治時候結合血漿置換的方式和使用風險,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的體征,對患者予以科學的護理指導。得到急救后,醫(yī)護人員需要檢查血漿置換的安全性、有效性,對患者予以健康指導,同時提醒其保持身心舒暢,穩(wěn)定身心,使其最終得到較好的護理結果[9]。
臨床也有研究表示對毒蕈中毒患者予以科學護理,能夠促進患者康復。如鄭桂等人[10]在其臨床研究中表示毒蕈中毒普遍發(fā)病是因為患者對此類疾病了解不深入,誤食毒蕈導致中毒?;颊甙l(fā)病后會導致臟器的多器官受損,目前無急救特效藥,經(jīng)血液透析等方式濾過毒素,凈化血液,改善氧合情況,挽救患者的生命。因為患者病癥危急,急救時間有限且血液透析治療期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臨床也建議患者接受科學護理支持,鞏固療效,預防并發(fā)癥。其研究表明對此類患者予以及時的護理支持,加強血管通路維護,并發(fā)癥防治,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病癥,幫助患者迅速維持內(nèi)環(huán)境平衡,促進患者康復[11]。
本文也針對收治的重度毒蕈中毒患者予以血漿置換搶救,其中對照組按照血漿置換的流程開展常規(guī)急救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規(guī)范化護理,實現(xiàn)了治療前、中、后的規(guī)范化管理,有助于預防并發(fā)癥,減少對機體的刺激,更有利于臨床的生化指標改善。綜上所述,規(guī)范化護理措施可提升血漿置換搶救重度毒蕈中毒護理效果,患者的綜合護理滿意率較高,結果理想,可推廣。
參考文獻
[1]韓麗梅,鄭文靜.1例毒蕈中毒致重癥肝損傷患者行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的治療與護理[J].軍事醫(yī)學,2023,47(7): 559-560.
[2]王楨楨,時一,崔旭鳳.急性毒蕈中毒臨床表現(xiàn)特征分析及死亡原因調(diào)查[J].黑龍江醫(yī)藥科學,2022,45(5):144-146.
[3]李秀花,楊志前,范遠玉.急性近江粉褶蕈中毒的臨床特征及護理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2,29(26):174-177.
[4]張婷,馬惠芳,遲群,等.1例血漿置換聯(lián)合血液濾過治療毒蕈中毒患兒的臨床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2,29(4):155-157.
[5]伍琪,吳姝玲,上官美琴,等.1例蘑菇中毒患者體外心肺復蘇聯(lián)合血液凈化救治的護理[J ].天津護理,2021,29(5):598-601.
[6]陳鎮(zhèn)蘭.高職《急危重癥護理學》教學設計與實踐探析——以“野生菌中毒的急救”為例[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7):112-113.
[7]徐芬,李麗,張鵬博,等.急性毒蕈中毒患者184例自理能力相關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21,37(8):1280-1282+1287.
[8]朱武貞,張金換,張偉,等.毒蕈中毒患者聯(lián)合應用3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的護理[J].中華急危重癥護理雜志,2021,2(1):94-96.
[9]彭匯,郭文慧.1例毒蕈中毒致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20,18(26):3580-3582.
[10]鄭桂,徐雅玲,徐銘,等.急性重癥毒蕈中毒患者17例血液凈化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華危重癥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20,13(1):76-77.
[11]徐淑婷,鐘云芳,劉付琪.職業(yè)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實施標準化護理干預對穩(wěn)定心態(tài)、減輕靜滴疼痛感的作用[J].中國標準化,2022(12):211-213.
作者簡介
郝俏俏,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急重癥護理。
盧萍,通信作者,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急重癥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