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美國高校信息素養(yǎng)教育TTT教學模式研究

        2024-08-19 00:00:00石德萬
        圖書館學刊 2024年7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

        [摘 要]采用文獻調研法和內容分析法展開網絡調查,結合網絡調查結果,對美國信息素養(yǎng)教育TTT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進行分析。重點關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美國各方對實施TTT模式的態(tài)度、基本要素及效果等。從教學管理部門、高校圖書館、專業(yè)教師3個層面對我國高校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實施TTT教學模式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素養(yǎng)教育 TTT 教學模式 美國高校

        [分類號]G252

        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Information Literacy,IL)教育問題是高校圖書館工作中最長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其關鍵內容即需要教授學生什么技能、應該由誰來教以及如何教等[1]。為了提升高校IL教育的質量和效果,高校圖書館開創(chuàng)了多種教學模式,包括學分制課程、培訓、講座、研討會以及嵌入式教育等,甚至有高校圖書館創(chuàng)新推出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如,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圖書館將同伴教學引入IL教育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圖書館采用慕課資源功能化、增值化與協(xié)作式嵌入方法,將其與IL教育服務無縫互嵌,極大地推動了館方知識創(chuàng)新與知識涌現(xiàn)[3]。雖然嵌入式IL教學模式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大多數圖書館都難以配備足夠的教學圖書館員來真正融入所有課程。在美國,由于高校圖書館預算削減和工作人員減少,使得有效嵌入式IL教育更難以開展,迫使其改變IL教育目標,尋找新的教學模式,將主要關注點從學生轉移到教師身上[4]。TTT(Teaching Teachers to Teach或Teaching the teachers)教學模式就是這種轉變的一種體現(xiàn)。筆者在分析研究美國高校IL教育TTT教學模式實踐的基礎上,探尋其中對我國高校開展IL教育的有益啟示。

        1 相關研究現(xiàn)狀

        IL教育TTT模式即“教教師教”模式,是通過對學科教師(包括專業(yè)教師、助教、助理研究生等)進行IL培訓,讓學科教師在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IL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將IL教學交給真正上課的人[4],由于學科教師控制著學習環(huán)境,比教學圖書館員更易于創(chuàng)造情境,能夠讓學生將信息尋求視為學科學習中解決問題的重要能力之一。TTT模式提供了一種潛在的、可擴展、可持續(xù)的IL教學方法[5]。當然,在這種模式中,圖書館員還將繼續(xù)在高校IL教育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只是把教育的重點從學生轉移到教師身上——教教師教授IL。

        通過在CNKI、維普等中文數據庫中進行檢索,發(fā)現(xiàn)我國尚未將TTT教學模式應用于IL教育。而美國早就提出并開始了TTT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如史密斯[6]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教教師教授IL”的觀點;科萬等[4]也認為《高等教育信息素養(yǎng)框架》將IL擴展為一個更大、更廣泛、更綜合的概念,為教師提供了教育的機會,通過為教師配備教授工具,IL教育將惠及更多的學生。哈蒙斯[5]更是對美國二十多年來IL教育TTT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進行了總結。

        2 研究方法

        筆者通過文獻調研發(fā)現(xiàn)美國高校圖書館IL教育中實施TTT教學模式的案例,并通過網絡查詢充實、完善相關案例的內容信息,再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收集到的案例進行分析,最終總結各案例所采用的具體方法、取得的效果和社會反響。

        為了獲取美國高校IL教育TTT教學模式的案例,以主題=(“Teaching assistants” OR “Train-the-trainer” OR “Teaching Teachers to Teach” "OR “Teaching the teachers” OR “Train the train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為檢索式,分別在百鏈平臺外文數據庫和EBSCO數據庫進行檢索。在百鏈平臺外文數據庫檢索到57條結果(檢索時間為2023年2月27日);在EBSCO數據庫共檢索到1216 條結果(檢索時間為2023年3月1日)。為保障檢索結果與美國IL教育TTT教學模式的相關性,對檢索結果展開細致篩選。首先,許多作者沒有明確地將他們的研究描述為“教教師教”計劃,有必要審查這類計劃的目標,以確定它們是否屬于“教教師教”的范疇。其次,在某些研究案例中TTT只是圖書館員將IL納入課程的對策,是更廣泛倡議中的一部分,不符合筆者分析重點僅在于TTT的要求。最后,圖書館員有時會參與課程重新設計計劃或教師發(fā)展計劃,提供與IL相關的支持,但IL并不是這些計劃的主要關注點。同理,這類檢索結果也不被納入研究。

        因此,為了找到切題且數量足夠的案例,既盡可能詳實地反映美國高校IL教育TTT教學模式的情況,又不會因為案例數量過多而使研究受到影響,筆者以檢索結果的相關性為基礎,參考了哈蒙斯[5]的相關研究,進行篩選、去重,最后選擇100條相關度較高的檢索結果,采用內容分析法對其涉及的案例進行分析。同時,通過網絡訪問相關案例涉及的高校圖書館網站,分析相應機構在IL教育中實施TTT模式的政策、措施和成果。最后根據分析結果,探尋其中有益的啟示。

        3 結果分析

        由于研究案例涉及內容較多,限于篇幅,筆者僅關注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美國各界對實施TTT模式的態(tài)度,二是美國成功實施TTT模式的基本要素,三是美國實施TTT模式的效果。

        3.1 對實施TTT模式的態(tài)度

        總的來說,美國各界對IL教育的TTT教學模式持肯定的態(tài)度,主要觀點如下。

        (1)解決了圖書館教學人員短缺的問題。教學人員短缺是傳統(tǒng)高校IL教育的老問題,如果IL教育要嵌入所有的課程,這一問題將更加突出。TTT模式的倡導者認為,圖書館員不具備將IL教育完全融入課程所需的教學水平,向學科教師教授IL將是一種更有效的方法[5]。在TTT模式中,圖書館員只需集中精力對教師進行IL培訓,為教師提供將IL教育融入課程所需的資源、教學材料[7]并營造適合的虛擬或物理環(huán)境,具體的教學工作則由數量較多的學科教師開展,這樣能夠使更多的學生得到IL教育。同時,TTT倡議通過創(chuàng)建一個“能夠教授IL概念的倡導者網絡”,使圖書館員能夠“在不花更多時間在課堂上的情況下促進IL教育。[8]”

        (2)增加教師和學生的接觸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在TTT模式中,圖書館員和學科教師的合作伙伴關系使每個學科教師都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必要的IL技能。學科教師相較于圖書館員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更多且更能“承擔重任”,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其需要的信息內容及如何在學科背景下使用這些信息,從而提高教學效果[9]。此外,支持研究生助教在某些課程中教授IL,也可以達到擴大教學范圍、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不會給圖書館員帶來過多的教學負擔[10-11]。

        (3)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對于學生來說,學科教師對課堂(和成績)有更多的控制權,并且關系更加良好密切,在TTT模式中,IL教育的內容來自認識和信任的教師,學生更能接受相關知識的學習[4]。同時,學科教師更適合向學生展示學科內容與IL的相關性,增加其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會增強學生學習IL的自覺性。

        (4)參與者反映良好。美國圖書館員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來評估參與者對TTT倡議的反饋,包括調查、反思和訪談。相關的評估報告表明,TTT倡議普遍得到了好評[12]??赡芘c以下原因有關:一是許多圖書館通過提供教師津貼或其他激勵措施來吸引教師參與,對教師參與TTT倡議的意愿產生了一定影響。二是多數自愿參與的教師可能已經傾向于圖書館和IL教育。無論如何,總體來說參與者對TTT模式的反應是良好的。

        當然,研究也發(fā)現(xiàn),針對TTT倡議同樣存在一些否定的聲音和行動。如,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提供了TTT模式,但教學人員更喜歡由圖書館員進行嵌入式教學;博爾德大學在開始TTT模式實驗時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并覺得應該重新審視圖書館員對IL教學的看法。毫無疑問,圖書館員擁有的技能、能力和知識能夠為學生提供更高水平的IL教學,但這將以時間和學生人數為代價[13]。在可能的情況下,圖書館員最好擔任IL教育的促進者、培訓師和顧問,而不是一線教師。也就是說,從綜合效益考慮,TTT模式仍將適用。

        3.2 成功實施TTT模式的基本要素

        美國高校圖書館IL教育中成功實施TTT模式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科教師認識到IL教育是本科生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有證據表明,更多地了解IL可能會讓一些教師更愿意與圖書館接觸,并將IL教育納入課程[5]。因此,強化學科教師對IL的認識是實施TTT模式的基礎。在這方面,美國不同學校采取的策略有所不同。有的從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層面讓教師、管理人員參與IL教學和評估,加深相關人員對IL的認識和了解[14];有的將IL標準納入普通教育要求作為學校的優(yōu)先事項,讓圖書館員直接參與學校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工作,從戰(zhàn)略規(guī)劃層面重視IL教育[15];也有的在學校學生培養(yǎng)標準主導下,由圖書館與教育研究部啟動合作項目,將IL技能教學作為實現(xiàn)學校培養(yǎng)核心標準目標的一種手段[16];還有的在學校質量提升計劃(QEP)中實施IL大使計劃,專注于IL教育[17]??傊?,增強學科教師對IL在大學生教學中重要性的認識,爭取學校管理部門的支持和參與,使IL教育成為學校的優(yōu)先事項,是TTT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礎。

        (2)圖書館對學科教師進行充分的IL培訓。培訓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①講習班是圖書館對教師進行IL培訓的主要方式。如,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圖書館員利用迎新研討會,為參與TTT模式的教師舉辦講習班,介紹IL的概念和技能,幫助教師設計作業(yè)[18];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分校圖書館員也采取講習班的形式對教師進行IL培訓[15]。②研討會是圖書館員對教師進行IL培訓的重要方式。如,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分校圖書館與學校的相關部門合作,定期舉辦一系列面向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開放的、關于各種IL主題的研討會[19],以提高相關人員的IL;詹姆斯·麥迪遜大學為教師舉辦的IL研討會推動了生物實驗室教師TTT計劃的發(fā)展[20]。③工作坊是提高學科教師IL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如,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圖書館[21]和漢諾威學院圖書館[22]就是采取這種方式培養(yǎng)學科教師的IL技能。④建立IL學習社區(qū)。如,威斯敏斯特學院的圖書館員建立了IL學習社區(qū),為提高教師IL提供空間[23]。培訓的方式既有線下也有線上,各學校依據相關受眾的要求進行選擇。東南大學是一個例外,該校要求所有教職員工必須完成圖書館員開發(fā)的在線IL課程,這是確保所有教職員工發(fā)展技術素養(yǎng)的更廣泛校園舉措的一部分[24]。

        (3)圖書館員致力于與教師合作,并關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順利實施TTT教學模式,美國高校圖書館員非常重視并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科教師展開合作。如,東華盛頓大學圖書館員和多學科專業(yè)教師合作,使每個教師都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其所需的特定IL技能,以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自信、更好的研究技能[25];俄亥俄州立大學圖書館員則通過與學科教師合作,促進教師開發(fā)項目,以支持專業(yè)教師教授IL[26];西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員與教師合作,在共同創(chuàng)建作業(yè)、制定教學策略和準則等方面,將IL內容融入教師的課程,并實現(xiàn)其教學目標[27]。在合作過程中,圖書館員與教師重新設計作業(yè)或課程結構、提供教師和研究生助教所需的IL教學資源,以使其能夠承擔起在特定課程中教授IL的責任[28]。另外,有證據表明,在TTT教學模式中,圖書館員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角色[29]。

        (4)圖書館員為學科教師提供或開發(fā)豐富的IL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不僅為教師實施TTT教學模式提供物質基礎,也可以為教職工學習IL提供資源保障。如,西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員創(chuàng)建的IL微課程,可以無縫集成到專業(yè)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程向學生傳授查找、評估和使用可靠信息資源所需的技能[30],教職工也可以通過這些微課程更多地了解IL、更好地選擇信息資源;北肯塔基大學圖書館員與教師合作,由教學圖書館員開發(fā)了收集、評估、應用和信息倫理等多個IL模塊,學科教師可以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根據不同知識點選擇合適的模塊協(xié)助教授IL[31]。

        (5)開發(fā)IL教育項目。美國高校注重以IL項目驅動TTT模式實施。如,格羅斯蒙特學院圖書館開發(fā)的一年級IL體驗項目,促進師生對IL的認識和了解,引導師生積極、主動參與TTT模式的實施[32];肯塔基大學圖書館則在入門生物學實驗室創(chuàng)建IL項目,由圖書館培訓生物學助教(Teaching Assistants,TA),每個TA負責兩個實驗室,向本科生教授科學數據庫搜索和Endnote Online的使用方法,圖書館員只負責TA培訓,后續(xù)的IL教學都是由TA負責,并且鼓勵其展現(xiàn)個性化的教學風格[10];北肯塔基大學圖書館員則創(chuàng)建了IL ambassador項目,以支持教師開展TTT模式的IL教育[33]。

        3.3 實施效果

        從美國的實踐來看,TTT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可以使圖書館員從繁重且效果不理想的教學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將更多的時間專注于改進圖書館的教學和研究及對教學助理研究生(GTA)等進行的適當培訓當中[13]。同時,在TTT模式下圖書館員僅需提供較少的直接指導,便能使更多的學生接受IL教育,如培訓研究生助教或講師來承擔某些課程IL教學責任。

        第二, 實施TTT模式能夠提高參與教師的IL,也能使GTA獲得更多的經驗,刷新并提升其IL技能。熟悉IL技能的GTA可以主持這些課程,并在整個學期向本科生持續(xù)分享該技能,讓本科生能以更個性化和持續(xù)的方式學習[13]。

        第三,IL與每個學科相關并為駕馭、理解和參與不斷變化的信息環(huán)境提供了寶貴的基礎[34],TTT倡議要求各學科專業(yè)的教師盡可能把IL教育內容融入所有的專業(yè)課程,因而能夠擴大學生接受IL教育的覆蓋面。如,北肯塔基大學的IL大使計劃旨在將 IL 概念整合到課程中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來自近二十個院系的三十多名教職員工參與了該計劃,并根據新的學習經驗和任務修改了個別課程,以提高相關學生的IL[17]。

        第四,學生從TTT模式中受益匪淺,其不僅可以從研究任務相關工作中受益,還可以從課堂環(huán)境中受益[28]。雖然目前還很難將TTT模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做出確切聲明,但是有跡象表明,學科教師或課程講師教授IL可以對學生表現(xiàn)及學習產生積極影響。

        4 啟示

        高校開展IL教育有多種教學模式,每種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盡管尚不能確定TTT模式對學生表現(xiàn)或學習的確切影響,但以上的分析表明,與圖書館員主導的IL教育模式相比,TTT教學模式具有以下明顯的優(yōu)勢:(1)能夠擴大受教育的學生范圍;(2)能夠創(chuàng)設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3)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4)使學生能夠在多個時間段得到IL教育。因此,筆者認為,我國高校IL教育應積極開展TTT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并從以下3個層面展開探討。

        4.1 教育主管部門層面

        (1)更新觀念。雖然我國的多份政府文件,如《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指導意見》《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guī)范(試行)》等都要求高校開展IL教育,但由于高校IL教育的對象是全校師生,受眾數量巨大,僅靠圖書館少量的教學館員不能完成相關任務。這就要求教學主管部門(包括國家、省部級和學校的相關管理部門)必須更新觀念,認可IL教育的責任應該由整個學校、全體教師和圖書館共同承擔,而不僅局限于圖書館。

        (2)從政策、項目、資金和人員等方面給予支持。雖然TTT模式在擴大IL教育范圍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但是其制定和實施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5]。因此,教育主管部門要從政策、項目、資金、人員等方面對TTT模式給予切實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保證TTT模式的有效實施,特別是要為開展TTT教學模式的教師提供資金扶持或津貼。

        (3)創(chuàng)新扶持模式。課程思政的主要思維是把思政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中,由專業(yè)課程教師進行思政教育,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思政教育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TTT教學模式,簡單來說也是把IL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中,由專業(yè)課程教師進行IL教育,兩者有非常高的相似度。因此,我們可以借鑒課程思政的思維,提出“課程IL”設想,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部門對TTT倡議的扶持模式:在國家、省部級及學校層面,創(chuàng)立“課程IL”教學改革與研究專項項目;設立省部級及學校層面的“課程IL”示范教學團隊(或基層教學組織)建設項目及示范課程;積極開展“課程IL”示范課程相應任課教師培訓。同時,認真按規(guī)定、程序對相關的研究項目、建設項目和示范課程進行檢查和驗收,通過“課程IL”創(chuàng)新扶持模式,確保TTT模式的實施不流于形式。

        4.2 圖書館層面

        (1)教學圖書館員要改變觀念。教學圖書館員一直是IL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在發(fā)展IL教育方面發(fā)揮了突出作用,為使IL教育在高校內得到認可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35]。一些教學圖書館員會對IL教育工作“情有獨鐘”并感到自豪,不愿放棄。對于這些館員來說,TTT模式把IL教育的一線工作交給了學科教師,對其專業(yè)知識和對專業(yè)角色的設想方式提出了重大挑戰(zhàn)[5]。因此,教學圖書館員必須改變觀念,更多地關注學科教師,讓更多的學科教師成為IL教育的主力軍,努力使IL教育融入盡可能多的課程,讓學生的IL在合適的環(huán)境和情境中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促使學生將IL視為學科學習中解決問題的重要能力之一。

        (2)圖書館要加強學科教師的IL培訓。TTT模式被廣泛采用之前,圖書館員除了利用一切可能的宣傳途徑和方式將這一模式的潛在益處傳遞給學科教師外,還必須采取各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科教師的IL,使其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識、知識能力和信息倫理。如,文獻的基本類型、信息檢索的基本技術和常用工具(數據庫)、信息組織和評價的基本方法、常用的引文格式、引用與剽竊的區(qū)別等,這些都是學科教師實施TTT模式前應該了解和掌握的。培訓的方式可以根據培訓內容靈活選擇,如講習班、座談會、研討會、個別交流等。如果在學科教師的學習、科研場所與其交流,展示更全面的IL視域并提供圖書館員協(xié)助教學和研究的成功案例,將更能激勵其學習并開展IL教育。

        (3)為學科教師配備實施TTT模式所需要的教學資源和工具。這些教學資源可以是圖書館員自己組織開發(fā)的,也可以是第三方的,如高校信息素養(yǎng)教育數據庫、方正阿帕比高校信息素養(yǎng)學習平臺中的資源。不論是圖書館員自己組織開發(fā)的資源還是第三方資源,圖書館都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科專業(yè)、不同的教師需求進行個性化推薦,真正助推學科教師實施TTT模式。

        (4)加強宣傳和激勵。為了提高學科教師對IL教育TTT模式的接受率,圖書館需要加強對IL教育TTT模式的宣傳。換言之,圖書館需要向學科教師展示IL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價值,并展示專業(yè)課程整合IL的成功案例[36]。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如項目扶持、課時津貼等激勵學科教師參與TTT模式IL教育。

        4.3 學科教師層面

        (1)改變觀念。雖然很多學科教師確實認為IL很重要且對學生在IL方面的不足表示擔憂,但大多數教師沒有將IL納入自己的課程,或者只在有限的情況下(例如只在論文寫作課程中)融入IL教育[37]。因此,為有效實施TTT教學模式,必須改變學科教師的觀念,使其認識到IL是教學的核心組成部分并給予相應的重視。

        (2)提高認識,積極探索,不斷發(fā)展。由于學科教師是實施TTT模式、實現(xiàn)學生IL目標的關鍵主體,因此只有學科教師認識到IL的重要性,在制定專業(yè)課程教學大綱時將IL作為教學內容并知道如何教授IL,IL教育才能真正融入整個課程,實現(xiàn)TTT倡議的目標。同時,在實施TTT過程中,應不斷對實施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探索其中的成功因素并付諸實踐,這樣才能助推TTT模式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另外,學科教師自覺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特別是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IL,也對有效開展IL教育的TTT模式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TTT作為IL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在美國經歷了多年的研究和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雖然這種教學模式的合理性和確切影響仍需進行更多的研究和驗證,但無論如何,TTT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高校IL教育中有著研究和實踐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Gunselman C,Blakesley E .Enduring Visions of Instruction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a Spirite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Discussion[J].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12(3):259-281.

        [2] 商憲麗,張俊.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yǎng)教育及其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1(22):33-41.

        [3] 王艷敏.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成員圖書館慕課資源嵌入式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9):53-61.

        [4] Cowan S,Eva N.Changing our aim:Infiltrating faculty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J].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2016(2):163-177.

        [5] Hammons J.Teaching the teachers to teach information literacy:A literature review[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20(5):102196.

        [6] Smith R L.Philosophical shift:Teach the faculty to teach information literacy.Paper presented at the 8th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EB/OL].[2023-03-04].http://www.ala.org/acrl/publications/whitepapers/nashville/ smith.

        [7] Miller W,Bell S.A new strategy for enhancing library use:Faculty-led in 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J].Library Issues,2005(5):1-4.

        [8] Rutledge L,LeMire S.Broadening boundaries:Opportuniti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J].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17(2):347-362.

        [9] Fister B.Foster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hrough faculty development[J].Library Issues:Briefings for Faculty and Administrators,2009(4):1-4.

        [10] Hartman P J,Newhouse R,Perry V E.Building a sustainable life scienc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 using the train-the-trainer model[EB/OL].[2023-03-06].https://doi.org/10.5062/F4G15XTM.

        [11] Watkins A,Morrison K.Can only librarians do library instruction? Collaborating with graduate students to teach discipline-specific information literacy[EB/OL].[2023-03-08].https://core.ac.uk/download/pdf/54847415.pdf.

        [12] Crowe S,Pemberton A,Yeager V.Information Literacy Faculty Fellows program:Building a faculty-librarian framework community of practice[J].College amp;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9(5),285-288.

        [13] Neyda V G,et al.A Faculty-Librarian Collaboration Success Story:Implementing a Teach-the-Teache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Model in a First-Year Agricultural Science Course[J].Library Trends,2017(3):339-358.

        [14] Megan O,et al.All Together Now:Getting Faculty,Administrators,and Staff Engaged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J].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11(3):831-852.

        [15] Jennifer J L,Jane H T.Strategic Planning:First Steps in Shar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Goals with Faculty Across Disciplines[J].College amp;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06(3):113-123.

        [16] Steve W W,Julia B D.Teaching Teachers to Teach:Collaborating with a University Education Department to Teach Skill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Pedagogy[J].Behavioral amp; 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2003(1):75-95.

        [17] 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GEAR Up Ambassador Program[EB/OL].[2023-05-06].https://www.nku.edu/q

        ep/il-discipline-ambassador-program.html.

        [18] Jennifer L C,Diane V P.Promo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A strategic approach[J].Research Strategies,2005(1):69-76.

        [19] Gregg-Graniteville Library.workshops[EB/OL].[2023-05-06].https://library.usca.edu/library-instruction/wor

        kshops.

        [20] Mandernach M.Teaching the teachers:Build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to the biology curriculum[C].LOEX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10.

        [21] Iannuzzi P.Faculty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Establishing campus partnerships[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1998(3/4):97-102.

        [22] Loehr H B,Gibson K E.Promoting librarian-faculty collaboration to advance information literacy:Hanover College’s pilot program[J].Indiana Libraries,2006(4):33-36.

        [23] Vander P D.Rethinking Roles:Librarians and Faculty Collaborate to Develop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J].Journal of Library Innovation,2013(2):134-148.

        [24] Veach G L.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faculty:An experiment[J].College amp; Undergraduate Libraries,2009(1):58-70.

        [25] Paul V J,Justin O,Charles M.Assessment of Library Instruction on Undergraduate Student Success in a Documents-Based Research Course:The Benefits of Librarian,Archivist,and Faculty Collaboration[J].Collaborative Librarianship,2013(3):154-176.

        [26] Falcone A.Expanding Our Reach:Implementing Instructor Development Programming[J].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mp; Library Review,2021(1):69-78.

        [27]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Libraries.Subject Librarians[EB/OL].[2023-05-06].https://wmich.edu/library/su

        bject-librarians.

        [28] Samson S,Millet M S.The learning environment:First-year students,teaching assistants,and information literacy[J].Research Strategies ,2003(2):84-98.

        [29] Hammons J.The faculty-focused mode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Insights from the faculty development literature[J].Journa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2022(2):22-40.

        [30]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Libraries.Information Literacy Microcourse[EB/OL].[2023-05-08].https://wmich.edu/library/microcourse.

        [31] 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Faculty and Staff Resources[EB/OL].[2023-05-08].https://www.nku.edu/qep/faculty-resources.html.

        [32] Hurvitz T,Benvau R,Parry M.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to Deepen Student Learning:Information Literacy,Curriculum Design,and Student Learning Workshops[J].Learning Communit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5(1):1-20.

        [33] Hammons J,et al.Beyond the library walls:How a faculty institute transforme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cross campus[J].Kentucky Libraries,2019(1):7-11.

        [34] 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 .Why are we geared up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EB/OL].[2023-04-16].https://www.nku.edu/qep.html.

        [35] Badke W.Who owns information literacy?[J].Online Sear

        cher,2014(4):68-70.

        [36] Bury S.Faculty attitudes,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a study across multiple disciplines at York University,Canada[J].Journal of Information Literacy,2011(1):45-64.

        [37] Saunders L.Faculty perspective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a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2(4):226-236.

        石德萬 男,1964年生。本科學歷,研究館員,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咨詢、信息素養(yǎng)教育。

        (收稿日期:2023-12-12;責編:劉曉霞。)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體育教學(2022年4期)2022-05-05 21:26:58
        關于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探討
        遼寧絲綢(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特殊教育學校在線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河北農機(2020年10期)2020-12-14 03:14:40
        “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48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改革之我見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0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国产黄色一级大片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麻豆|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精品国产亚洲av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一| 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先锋影音av资源我色资源| 免费国产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播放免费视频| 中出人妻希奇杰卡西av| 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 | 国产二区交换配乱婬|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91| 综合久久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乱子真实露脸刺激对白 | 蜜桃视频在线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激情偷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片| 久久精品av在线视频| 狠狠97人人婷婷五月|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色妞影院| 激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婷婷丁香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劲爆内射日本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夫|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蜜桃| 女人被男人躁得好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