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接到我媽的電話,一接通,她不說話只啜泣,把我嚇一跳,我問她:“怎么了?”她嗚咽半天,擠出幾個字:“渣渣走了?!?/p>
渣渣是家里的小狗,一只棕毛泰迪犬,被我媽喂得身材滾圓,像只巧克力小熊。我掐指一算,渣渣今年14 歲,寵物狗養(yǎng)到這個年齡去世,也算壽終正寢,但這種話是說不出口的,我喉嚨發(fā)緊,只能跟著我媽一起哭。
小狗在我家待了14 年,我也就比它多待了10 年,用我爸媽的話說,“狗陪我們的時間比你多多了,你得感謝它”。我高中畢業(yè)就去了外地上大學,之后又當了北漂,這么算起來不得不承認,狗陪爸媽的時間確實比我多。
家里有狗在的時候,我總被襯托成一個存在感稀薄的女兒。比如,我爸回家,我還窩在房間里,狗已經(jīng)興奮地沖到門口搖尾巴。我爸進門,先喊一嗓子:“幺女,我的幺女呢?”當然是在喊狗。抱上狗之后,他要先巡視一遍,看看狗尿哪了,拉哪了,狗糧吃干凈了沒有,再順便跟狗說會兒話,“想你爸沒有?乖乖?”待到一系列流程走完,他才想起我,當然想起了之后也不喊我,而是對著狗毛茸茸的小耳朵講話:“喂,你姐呢?你姐在干啥?”“姐”自然此刻在房間里窩著,不知道該不該搭話。
離家后,我的房間徹底變成了小狗的領(lǐng)地。白天家里沒人,渣渣喜歡在我的床上睡覺,我媽為此特地給它買了個小梯子,因為我的床太高,“狗跳上跳下對膝蓋不好”。我媽肯定沒這么關(guān)心過我的膝蓋。
以前我總跟朋友開玩笑說,爸媽對狗比對我都好?,F(xiàn)在小狗去世了,我問我媽:“你跟我爸怎么樣了?還難受不?”我媽沉痛地說:“我每天晚上幻聽,一閉眼就聽見渣渣爪子在木地板上走路的聲音,噠噠噠,噠噠噠?!蔽叶叢恢醯?,也開始幻聽,聽見我爸在家總抱著狗長吁短嘆的一句話:“唉,養(yǎng)你不如養(yǎng)狗?!?/p>
別人都說孩子是父母之間的紐帶,在我家,小狗卻成了一家人的紐帶。我爸媽每次吵架,我都視而不見,但小狗忍不了,它不知道婚姻是怎么回事,只知道這兩口子又開始分房睡了,它得糾結(jié)晚上睡哪張床。于是,它會用一些小小的手段來表達不滿,比如,半夜把我媽的床尿濕,把床單啃爛,然后爸媽就會睡到同一張床上。
我第一次聽到我媽轉(zhuǎn)述時,目瞪口呆,心想:我作為小孩要能這么稱職,我爸媽的感情說不定能更好。
和很多中國式家庭一樣,我們一家都有“有話不直說,更不好好說”的毛病。想念不直說,要說“你是個不回家的白眼狼”;安慰不直說,要說“實在混不下去你就別混了”;惆悵和缺憾不直說,要說“養(yǎng)你不如養(yǎng)狗”。這些潛臺詞,我花了許多年才聽明白,剛開始聽明白,爸媽就換了一個以狗為主語的新版本。
有時狗在他們嘴里是個度量衡。我在北京租的房子面積很小,我媽來看我,跟我爸打著視頻,原地轉(zhuǎn)一圈展示完畢,說:“看,這就是你女兒住的地方——狗都跑不開?!庇袝r狗在他們嘴里是個代詞。年初我媽又來北京小住,住了沒多久,便接到我爸的電話,一通大呼小叫:“你啥時候回來?。磕阍俨换貋?,狗都要氣死了?!毕袷桥挛覌尣恍?,他又夸張地渲染道:“渣渣每天裝病不吃東西,晚上就坐在門口等你。你再不回來,狗要(餓死)變神仙了!”我媽立即開始打包行李,還解釋道:“渣渣想我了,我要回去。你不懂,小狗在,不遠游?!?/p>
而我總覺得其實是我爸想她了, 只是他說不出口的話,要借著狗來說,就像他從不直說愛我、想我,也像我每次跟家里打電話,聊到無話可說時,就問一句:“狗在干嗎?”爸媽也一本正經(jīng)地回我:“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呢?!?/p>
這些年,每次爸媽到機場接送我都帶著小狗。接我時,他們說:“你再不多回來幾次,狗都要不認識你了?!彼臀視r,他們說:“你下次回來,不曉得能不能看到渣渣了哦,它越來越老了?!甭犨@些話,要自動把“狗”替換成“我們”。
小狗的確是一年比一年老,它的衰老早有端倪:跳不上床和沙發(fā);胃口變差,牙齒變松,我媽每天要把狗糧泡軟,把蔬菜和雞胸肉打成泥;昏睡的時間越來越長,清醒的時候越來越少,只有我爸下班回家,房門響動的時候才舍得抬一抬眼皮。狗老了的樣子和人其實是差不多的。但直到小狗去世,我才驚覺衰老和死亡的距離竟是那樣的近。
在我的時間線里,狗的衰老和我父母的衰老,似乎是同步的。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我回老家看到爸媽時,突然覺得我的爸爸媽媽,看上去好像縮水了。也是那年,我第一次拒絕讓我爸幫我拎行李箱。坐上回家的車,狗一如往常地從副駕駛撲過來熱情地舔我,我嘻嘻哈哈地問:“你還記得我呀?”狗還沒反應(yīng),我爸立刻回:“你也曉得你不回來容易被忘了???”
我一時語塞,心想,原來做子女是件多么“理不直氣也壯”的事啊,我不愛回家,不就是仗著爸媽無論如何也不會忘了我嗎?
這兩年,我再也不反駁爸媽說的“養(yǎng)你不如養(yǎng)狗”了。
現(xiàn)在渣渣不在了,我媽感到前所未有的落寞,便給我打電話傾訴:“現(xiàn)在你也不在家,狗也不在家。”我問:“那我爸呢?”我媽聽見這話估計翻了個白眼,說:“他在家有啥用?”
我問我媽:“你們還打算再養(yǎng)一只狗嗎?”我媽堅決地說:“不養(yǎng)了,養(yǎng)了再送走它一次,好心痛。”
我只能插科打諢地哄她開心:“再養(yǎng)一只嘛,這就跟失戀一樣,走出失戀的最好辦法是再交一個新男朋友?!蔽覌屔鷼獾胤瘩g:“那能跟談戀愛比嗎?狗又不是男朋友,狗是娃娃(孩子)啊?!钡^了一會兒,她又猶豫著補充,“可能還是要養(yǎng)吧。不養(yǎng)的話,每天我跟你爸又該干些什么呢?”
(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德德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