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是酷暑季節(jié),走在高達約1300攝氏度的煉焦爐頂上,也會瞬間汗流浹背;每次測溫時,打開探火孔就有可能被噴射而出的近百攝氏度的熱浪灼傷;要在1個小時內測量132次探火孔,每隔4個小時就得測量一次……這份工作,需要的何止是技術。
7月17日,《科學導報》記者來到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廠第三煉焦車間,親身感受了焦爐測溫工的艱辛。走進焦爐監(jiān)控室,各種監(jiān)控畫面一目了然,焦爐的基本信息穩(wěn)定且有規(guī)律的變化?!斑@里是監(jiān)控焦爐和調控溫度的地方,24小時都有人值守,沒有節(jié)假日。”劉麗娜說。
劉麗娜是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廠第三煉焦車間加熱組組長、測溫工?!拔抑饕撠熃範t加熱溫度調控、爐溫測量、相關設備巡檢、地下室報警處置等工作,其中測溫工作尤其重要?!眲Ⅺ惸认蛴浾呓榻B道,“焦爐加熱是否穩(wěn)定、焦炭質量是否合格、排放的氣體能否達標都需要測溫數據的支持,所以我們這個崗位又被稱為焦爐的 ‘心臟’?!?/p>
“爐頂上共有2112個探火孔。我們要在1個小時內測量132次探火孔,每隔4個小時再測量一次?!眲Ⅺ惸日f,“每次測溫時都是3人一組,一人負責揭蓋、一人負責測溫、一人負責蓋蓋。測量一個探火孔總計需要7秒鐘?!庇浾唔樦鵂t頂望去,縱橫排列著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鐵蓋,肉眼可見的熱浪漂浮在爐頂上,每一名工人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小心翼翼地走著。
一份責任,一份擔當。劉麗娜已經在這個崗位堅守了23年,從一竅不通的“菜鳥”成長為技術骨干;敢于挑戰(zhàn),多次參加技能大賽,喜摘4次技術“狀元”;辛苦歷練,躋身“山焦工匠”行列,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她提出的10余個“金點子”,成為確保焦爐安全生產的“金鑰匙”。其中,在5#、6#焦爐機、焦側分別增設煙道吸力聲光報警裝置,能夠第一時間提醒操作工采取應急措施,避免引發(fā)爆炸事故;降低焦爐回爐煤氣用量,減少了焦炭生產成本,提升了焦爐管理水平。她以高度的責任心,先后發(fā)現并消除10余起重大安全隱患。
有一次,劉麗娜測溫時發(fā)現105#焦側燃燒室爐溫低,經仔細觀察后,發(fā)現其火焰燃燒不正常。為找到原因,她隨即和一名同事去地下室,逐個檢查可能影響爐溫低的“線索”。可是一番辛苦排查,還是沒能找到“根源”。“如果任其發(fā)展,就可能造成焦炭夾生,于我們來說是失職,于公司來說是損失?!睘閺氐渍业皆?,劉麗娜當即選擇再次去地下室進行排查。這一次,劉麗娜對地下室設備設施重新審視,不放過每一個犄角旮旯,并有了意外發(fā)現——原來是105#蓄熱室封墻格子磚部分掉落,影響了吸熱和傳熱效果,才導致燃燒室爐溫低。那一剎那,劉麗娜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并及時聯系熱修站處理,避免了一次炭化室焦炭夾生事故發(fā)生。
“每次測量完都是大汗淋漓,所以我們從來不化妝。”劉麗娜笑著和記者說道。2023年11月,她在測溫時發(fā)現火孔蓋打開后冒出了1米高的黑煙,其中還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隨即她關閉了看火孔蓋,進入地下室檢查煙道。原來,負責打開排出廢氣的廢氣盤出現了問題,廢氣鉈無法正常升起。在簡單的維修后,廢氣正常排出,保證了焦爐的安全和焦炭的質量。
“崗位給了我展示的舞臺,也見證了我成長的點滴,我將學習不止步、干勁不松懈,用一顆熾熱的心做好測溫、守好焦爐?!眲Ⅺ惸如H鏘有力的表白鼓舞著每一位與之并肩作戰(zhàn)的同事,也感動著與記者同行的每一位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