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賞析詩歌,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欣賞吟誦作品,學會吟誦《黃鶴樓》。
【教學流程】
一、了解詩歌格律,學習基礎吟誦
師:學校的吟誦社團即將舉行登樓抒懷詩吟誦活動,現(xiàn)在向大家征集崔顥《黃鶴樓》的吟誦作品。黃鶴樓是古代名樓,它瀕臨萬里長江,相傳是東吳孫權所建。500年間,這座樓一直在時光中靜默,仿佛在等待一個人。直到唐朝開元年間,崔顥來了,他登樓題寫了這首詩。自此,黃鶴樓名傳四海,千年不朽。這首詩“讓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李白擱筆,讓無數(shù)追隨者仰視。
屏顯:
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p>
宋代文學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評價:“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師:希望大家能用古人讀詩的方法誦讀經(jīng)典,致敬經(jīng)典。
屏顯:
吟誦是我國傳統(tǒng)的美讀漢詩文的方法,遵從的規(guī)則是:依字行腔、依義行調(diào)。
依字行腔的一般規(guī)則是:平長仄短、平輕仄重、入短韻長。
師:節(jié)奏點上的平聲字要讀得更長,仄聲字要重讀、短讀,入聲字相對于仄聲字要讀得更為短促,韻腳的字往往要拖長著讀。
屏顯標注吟誦符號:
陰平、陽平屬平聲,符號為“-”;節(jié)奏點2、4、6位置平聲符號是“--”;韻腳誦讀聲音更長,標為“---”;上聲、去聲屬仄聲,標為“|”;入聲也屬仄聲,因特殊,標為“▲”;詩中“一、白、鶴、不、復”這幾個字都是入聲字。
(學生根據(jù)誦讀規(guī)則齊讀。)
師:你們認為崔顥的吟誦是這樣的嗎?
生:不是,還缺了情味。
師:要想吟好一首詩,不僅要讀出詞句的抑揚頓挫,更要讀出詩人的情感。讀音的長短、輕重、高低對于情感表現(xiàn)有關鍵作用。
二、理解詩句意蘊,帶有感情吟誦
師:那么如何吟誦出詩歌的情感?請各小組展開討論。
屏顯:
1.根據(jù)詩句內(nèi)容,結(jié)合吟誦譜,品味詩意。
2.小組討論吟誦方案,自主練習,準備展示。
師:請同學們展示你們的誦讀成果,并說出這樣誦讀的原因。
生:昔人已乘黃鶴去 ?!叭恕弊肿x音要延長,要讀出追溯懷念的意味?!秷D經(jīng)》云:“費祎登仙,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傳說三國名相費祎乘黃鶴在此登仙。“乘”字是平聲字,音調(diào)上揚,包含黃鶴飛上天空的畫面。
生:“去”是仄聲字,要重讀、短讀,讀出黃鶴載著仙人一下子離開的迅疾。
師:崔顥想象了一個仙境,登仙表達古人對自由美好境界的向往。
生:此地空余黃鶴樓 ?!翱沼唷币p讀,聲音要延長,體現(xiàn)一種失落之感。
生:這里的“樓”是韻字,要讀得低沉,傳達孤獨的情感。
師:“黃鶴一去不復返”中的“鶴”“一”“不”“復”都是入聲字,詩人把這么多讀音短促的字組合在一起,包含什么情感?
生:包含光陰流逝不可逆、古人離去不可見的含義。要讀出黃鶴離去的決然和詩人心中的遺憾之情。
生:白云千載空悠悠。“千載”要重讀,詩人將自己置身于遼闊的時空,宇宙的寥廓與個體生命的渺小形成鮮明的對照。
師:你感悟到了詩中的哲理之美。
生:“空悠悠”三個字都是平聲字,要讀得悠長。這是一幅仙去樓空,唯有白云在飄蕩的畫面,流露出詩人對世事的無奈——成仙只是傳說,個體生命渺小而短暫,生命的意志難以實現(xiàn)。
師:同學們的分析很深入,詩人把這種遺憾通過回環(huán)詠嘆和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寫得縱橫天地、貫穿古今。
師:“空”和“黃鶴”在兩聯(lián)中都有重復,結(jié)合崔顥的生平,你認為要怎么讀?
(屏顯崔顥生平。)
生:“空”字的重復表達一種曠世的孤寂感,其中包含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悵惘。
生:“黃鶴”一詞重復三次,它代表詩人的孜孜求道。這只黃鶴盤桓在詩人心中,代表他對理想熱切的向往。
師:說得好,我們一起讀出這種情感。
(生讀。)
生:晴川歷歷漢陽樹?!扒绱ā笔瞧铰曌郑x音要延長,讀出陽光下江漢平原的美景。
生:芳草萋萋鸚鵡洲。“萋萋”的讀音也要延長,讀出鸚鵡洲長滿芳草而極其茂盛的情景。
師:“芳草萋萋鸚鵡洲”一句蘊含了典故。
(屏顯禰衡擊鼓罵曹的故事。)
師:結(jié)合這個典故,你認為這句詩還能抒發(fā)什么情感?你又該如何誦讀?
生:崔顥借典故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哀愁。在讀“洲” 字時,讀音要延長、低沉,要讀出感傷之情。
生: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昂翁幨恰币刈x,這是來自心靈深處的發(fā)問——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生:煙波江上使人愁。“煙波”是平聲字,讀音要延長。詩人眼前出現(xiàn)的畫面是——日已漸晚,不見家鄉(xiāng),唯有茫茫的霧靄籠罩在浩渺的江面。
師:“愁”是尾聯(lián)的韻字,在悠長的余音中,詩人抒發(fā)哪些愁緒?
(生答。)
師:崔顥思念故鄉(xiāng),然而他獲取功名心切,還是從黃鶴樓回到了長安。天寶十三年,一心想回到故鄉(xiāng)開封的崔顥客死他鄉(xiāng),自始至終留下了“功業(yè)未成不返鄉(xiāng)”的遺憾。所以,這里的鄉(xiāng)愁,既有離鄉(xiāng)之愁,更有詩人心系蒼生,渴望施展抱負、靈魂得以安頓的“精神的鄉(xiāng)愁”。詩人仿佛乘著黃鶴在尋找精神的故鄉(xiāng)。求而不得,精神無處皈依,愁緒蔓延。請大家誦讀全詩,體會詩人寄寓其中的深厚情感。
(學生誦讀全詩。)
師:這份悠長的情思,也在讀者心中、時空之中蔓延。
三、欣賞吟誦作品,學習古法吟誦
師:練習了基礎誦讀,我們來試試吟誦。通過拖腔、停頓等方式加以強化節(jié)奏點的字音,聽起來有旋律感,就是吟誦。我們一起來欣賞徐建順和王恩保先生的吟誦作品。
(教師播放吟誦作品,學生傾聽。)
師:同學們更欣賞誰的吟誦呢?
生:我欣賞徐建順先生的作品。他讀出哀婉之美,聲音高低起伏,情感激越,全詩最后一個“愁”字,他不僅延長讀音,還讀出頓挫感,抒發(fā)出一種不能自已的感傷。
生:我欣賞王恩保先生的作品。他的聲調(diào)帶著凄清的感傷,聲音的延長、停頓、拖音等都帶著詩人的向往、迷茫、孤獨等情緒,直抵人心。
……
師:同學們點評得挺到位。崔顥的《黃鶴樓》不僅表現(xiàn)了祖國山川的雄偉與瑰麗,更賦予黃鶴樓獨特的文化品格,寄托著人類對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渴望。他給冰冷的山川樓閣注入了靈魂,把黃鶴樓建于人們的心上,不愧是“七律之冠”。今天,我們通過吟誦學習了這首詩,希望同學們能把吟誦學好并不斷傳承發(fā)揚下去。
師:最后,你們可以模仿自己欣賞的吟誦作品,再次體會全詩表達的情感。
(生模仿吟誦。)
師:課后,同學們可以錄制自己的吟誦作品,并向吟誦社團投送。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筆者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吟誦理解詩的內(nèi)涵,結(jié)合具體字詞的音義與字面義來品讀詩歌,充分領略詩的韻律美、畫面美、情感美、意境美。筆者主要從三個角度幫助學生理解詩歌。
從詩句聲調(diào)的角度。筆者不僅教學生根據(jù)平長仄短、入短韻長的規(guī)則誦讀,還引導學生在聲調(diào)的高低抑揚、輕重緩急中感知詩歌的畫面、情感以及意境。比如,延長“晴川”的讀音,學生就會沉浸在詩的情景中,充分感知陽光朗照、綠樹蔥蘢的畫面美。
從韻腳押韻的角度。漢字特別是韻字、韻母的聲調(diào)具有豐富的感情特點。每個韻字都表達一定的情感,這首詩押“ou”韻,抒發(fā)憂愁之思?!盁煵ń鲜谷顺睢?,詩的表面寫江上霧靄的迷茫,其實在寫人生的迷茫、哀愁的綿長。通過對尾聯(lián)韻字的涵泳,學生不僅感受到韻律美,更能感受到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從吟誦作品的角度。完整的吟誦要通過拖腔、停頓等方式加以強化節(jié)奏點的字音,聽起來具有旋律感。欣賞并學習徐建順和王恩保老師的吟誦作品,學生領略到吟誦的魅力,感受到詩歌在平仄組合中形成抑揚頓挫的聲律美,感悟到詩歌豐富的意蘊美。
在教學方法上,本節(jié)課還注重通過真實的情境任務,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