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法國巴黎將舉辦第33屆夏季奧運會。在此之前,巴黎曾分別于1900年和1924年舉辦第2屆和第8屆夏季奧運會。時隔百年,巴黎將再次舉辦夏季奧運會,這座城市也由此成為繼倫敦之后世界上第二座舉辦過3次夏季奧運會的城市。
夏季奧運會每4年舉辦一屆,并沿襲古代奧運會傳統(tǒng),不論運動會舉辦與否,屆次照算。從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辦第1屆奧運會算起,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夏季奧運會一共舉辦了33屆,中間有3次因為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關(guān)系停擺,分別是1916年第6屆柏林奧運會、1940年第12屆東京奧運會和1944年第13屆倫敦奧運會,實際上共舉辦了30屆。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是法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圖1),他被譽為“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1892年11月25日,顧拜旦發(fā)表了題為《復(fù)興奧林匹克》的演說,首次正式提出創(chuàng)辦現(xiàn)代奧運會的倡議。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巴黎成立,顧拜旦出任秘書長。1896年,顧拜旦開始擔(dān)任國際奧委會主席一職,直到1925年。顧拜旦以非凡的遠見與不懈的努力,重新點燃了奧林匹克圣火,為世界帶來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的輝煌復(fù)興。他的偉大功績在于將體育運動提高到具有普遍價值的高度,并賦予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的理論和實踐。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句著名的口號:“更快、更高、更強(Citius,Altius,F(xiàn)ortius)?!边@原是顧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爾修道院院長亨利·迪東為鼓勵自己的學(xué)生們提出的(圖2)。顧拜旦聽后大為贊賞,認為它體現(xiàn)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遂將這句口號寫入了《奧林匹克憲章》。
1913年,顧拜旦為國際奧委會設(shè)計了會徽、會旗。會旗為白底,上面有藍、黃、黑、綠、紅5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彩色圓環(huán)。奧林匹克五環(huán)標(biāo)志是奧林匹克精神和文化的形象代表符號(圖3)。對此,顧拜旦解釋說:“五環(huán)—藍、黃、黑、綠、紅,象征著世界上承認奧林匹克運動,并準(zhǔn)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五大洲,作為第六種顏色的白色是旗幟的底色,意指所有國家都毫無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幟下參加比賽。”
1937年9月2日,顧拜旦在瑞士日內(nèi)瓦與世長辭。遵照其遺愿,顧拜旦的遺體被安葬在瑞士洛桑,他的心臟則被安葬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科羅努斯山下(圖4)。顧拜旦希望即使自己長眠地下,其心臟仍能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脈搏一起跳動。為向這位偉大的奧林匹克先驅(qū)者致敬,如今,每屆奧運會的圣火在希臘點燃后,持火炬者都會首先在埋有顧拜旦心臟的紀(jì)念碑繞行一圈。
第1屆奧運會在雅典成功舉辦后,希臘人對奧運會表現(xiàn)了極大的熱情,希望雅典成為奧運會的固定舉辦地。顧拜旦反對這樣做。他說,奧林匹克運動不僅是希臘的,也是全世界的。他認為,奧運會必須在不同國家舉行,才能使之具有國際性并富有生命力。最終,希臘被說服,巴黎贏得了第2屆現(xiàn)代奧運會的主辦權(quán)(圖5)。
第2屆奧運會堪稱是一次“馬拉松”式的運動會,運動會從1900年5月20日一直持續(xù)到10月28日,共有22個國家的1330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這屆奧運會恰好趕在巴黎世界博覽會期間舉行,不過,顧拜旦想利用世界博覽會來擴大奧林匹克運動影響力的打算并未如愿,由于法國主辦人員對博覽會的興趣遠勝于奧運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博覽會上,而對奧運會無周密安排,致使這屆奧運會不僅持續(xù)時間長而且場地分散。組委會借用了位于巴黎市郊布洛尼的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作為主體育場(圖6),觀眾席只有500個座位。由于奧林匹克地位被削弱,許多運動員直到去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當(dāng)年曾參加過奧運會比賽。
第2屆夏季奧運會獎牌為長方形,正面是展開雙翼的勝利女神,她高舉的雙手上托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巴黎景色和世界博覽會紀(jì)念物;獎牌背面為一名高舉右臂站在領(lǐng)獎臺上的奧運冠軍,他的手上同樣拿著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體育場和雅典衛(wèi)城(圖7)。
第2屆夏季奧運會中出現(xiàn)了不少優(yōu)秀運動員。例如,法國選手巴雷萊獲得男子單人雙槳賽艇比賽金牌(圖8),美國田徑運動員巴克斯特獲得男子跳高、撐桿跳冠軍和立定跳高、立定跳遠亞軍(圖9)。
這屆奧運會的比賽共設(shè)18個大項,新增足球、水球、帆船等比賽項目。集體項目被列入這屆比賽是一個重大突破,古代奧運會只進行個人之間的角逐。在第1屆奧運會上,盡管足球等集體項目已在歐美等國廣為流行,但為了遵循古代奧運會的傳統(tǒng),仍未將這些集體項目列入比賽。
參加這屆奧運會男足比賽的球隊雖然不多,只有英國阿普頓公園俱樂部隊、法國社區(qū)聯(lián)盟俱樂部隊和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xué)聯(lián)隊,但作為足球運動的首次世界性比賽,對后來國際足球聯(lián)合會的成立和世界足球運動的發(fā)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該屆奧運會男子足球冠軍由英國阿普頓公園俱樂部隊獲得(圖10)。
1924年是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復(fù)興30周年。為了舉辦慶?;顒硬⒈碚眉磳⑿度螄H奧委會主席一職的顧拜旦所做出的貢獻,國際奧委會的誕生地—巴黎眾望所歸地成為第8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地。這屆奧運會從5月4日一直持續(xù)到7月27日,共有44個國家的3092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圖11—14展示了法國為這屆奧運會發(fā)行的郵票。
第8屆夏季奧運會的宣傳畫顯示了人們對古代奧運會和平意義的向往。宣傳畫主體是向古代奧運會致敬的運動員,背景為飄揚的法蘭西共和國國旗,前景為象征勝利與和平的橄欖枝(圖15)。
這屆奧運會獎牌正面描繪的是一位運動員扶握蹲坐在地的對手的情形,下方為奧林匹克五環(huán)圖案;獎牌背面為一架象征著奧運會文化項目的豎琴以及由各種運動項目器具拼成的拱形圖;拱形正中刻有“巴黎1924—第8屆奧運會”字樣(圖16)。
在這屆奧運會上取得優(yōu)秀成績的運動員也登上了郵票,如長跑名將努爾。他在這屆奧運會上獲得1500米、3000米(團體)、5000米、10000米和越野賽5枚金牌。努爾一生中參加過3屆奧運會,獲得9金3銀共12枚獎牌,奇跡般地刷新過22次世界紀(jì)錄(圖17、18)。原南斯拉夫運動員什圖克利在這屆奧運會上獲得體操男子全能和單杠兩枚金牌。他在12年里參加了3屆奧運會,獲得3金1銀2銅的好成績。他在37歲“高齡”時依然奪得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吊環(huán)銀牌(圖19)。
當(dāng)時還只是一名大學(xué)生的英國人埃里克·利德爾,在這屆奧運會上獲得男子400米金牌。利德爾出生在我國天津的一個英國傳教士家庭,曾在天津教書,創(chuàng)辦了天津新書學(xué)院??谷諔?zhàn)爭期間,利德爾病逝于日軍設(shè)于山東的集中營(圖20)。
參加這屆奧運會足球比賽的隊伍達到了創(chuàng)紀(jì)錄的22支。老牌勁旅英國隊因與國際足聯(lián)鬧矛盾,未能參賽。南美洲的烏拉圭首次派隊參賽,并擊敗瑞士隊,獲得冠軍(圖21)。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也逐漸出現(xiàn)在夏季奧運會的賽場上。在第8屆巴黎夏季奧運會上,女性參賽人數(shù)首次破百。在這屆奧運會期間,舉行了國際奧委會第22次全會,會上討論并正式通過允許女性參加奧運會的決議。
第8屆夏季奧運會創(chuàng)造了多項第一:催生首座奧運村,首次使用“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誕生了首屆冬季奧運會,廣播電臺首次對奧運會進行實況轉(zhuǎn)播……這屆奧運會亦引入了奧運會閉幕式流程,國際奧委會旗幟、主辦國國旗以及下一屆主辦國國旗同時升起。
2017年9月13日,國際奧委會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第131次全會上,最終確定巴黎為2024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地。法國郵政曾于2017年5月為巴黎申辦2024年夏季奧運會發(fā)行了一套郵票,郵票圖案以巴黎大都市為前景,埃菲爾鐵塔為背景,并印制了巴黎申辦奧運會時的口號“Venez partager(一起來分享)”(圖22)。幾乎是在巴黎獲得2024年夏季奧運會舉辦權(quán)的同時,法國郵政集團將國際奧委會第131次全會的舉辦地和舉辦時間也一并印制在郵票上,以示慶祝(圖23)。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體育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促進健康、增進友誼與和平的使命。奧運會早已成為全人類的體育盛會,奧林匹克精神也已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從1924年到2024年,巴黎在100年后再次舉辦奧運會盛事,意義重大。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巴黎給世界人民一個驚喜。
【責(zé)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