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思政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特點是強調實踐性,而第二課堂是實踐教學的主陣地。圖書館作為鑄魂育人的文化高地,其豐富的館藏資源和閱讀推廣活動有利于學校課程思政在第二課堂的開展。本文通過調查學生思政類圖書的閱讀傾向和課程思政建設在閱讀推廣中的實踐研究,分析課程思政在閱讀推廣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討論圖書館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有效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閱讀推廣;課程思政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6.073
0引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發(fā)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個核心點,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yè)全面推進,促使課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廣泛共識。綱要要求,建立健全協(xié)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所以課程思政是全面綜合性的教育,需要學校的各個職能部門通力配合。職業(yè)院校是以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f86aa4b84fc1514693922b4e8d7c89f7能力為根本,研究如何在大思政背景下,以“三全育人”基本方針為導向,將課程思政融入職業(yè)教育中,其意義重大。在教育部2015年發(fā)布的《高校圖書館規(guī)程》中明確指出,圖書館的任務包括不斷拓展和深化服務,積極參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信息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而圖書館作為文化鑄魂的育人高地、文獻信息中心和閱讀推廣中心,具有思政教育開展的天然土壤。
在高校全面開展課程思政教育背景下,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和課程思政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現(xiàn)狀,結合本校已經開展的閱讀推廣工作中的實踐經驗,梳理思政教育與閱讀推廣活動結合的方式以及存在的問題,為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課程思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課程思政在高職院校閱讀推廣中的意義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課程思政要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高職院校相比于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該校的第二課堂活動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主陣地。而圖書館利用自身資源和平臺,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課程思政融入第二課堂的閱讀推廣活動之中。
1.1圖書館館藏資源助力課程思政內容建設
圖書館擁有海量的課程思政建設資源,具有參與思政建設的文獻資源優(yōu)勢。圖書館可以將館藏資源進行再加工再整理,分類別分批次地把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定期向師生推送。圖書館學科館員可以深入挖掘館藏資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提供深度上更加專業(yè)、廣度上更加全面。在進行課程思政教育過程中圖書館通過對館藏資源中思政元素的整合,不斷加深課程思政理念,不斷完善課程思政文獻內容。
1.2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助推“三全育人”工作
鑒于圖書館在第二課堂中的重要作用,圖書館利用閱讀推廣活動,可以不斷更新和推出課程思政的讀者活動和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在一些特殊的時期,例如,讀書文化月時期、迎新季、中秋節(jié)等或者是重要宣傳節(jié)點,圖書館可以推出形式各樣的閱讀推廣活動,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充分將課程思政教育融入教育中,積極落實“三全育人”工作要求。
2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課程思政建設的現(xiàn)狀調查
2.1樣本選擇和問卷設計
本研究以安徽中澳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讀者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該研究線上線下面向學生讀者發(fā)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9份,通過調查安徽中澳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的基本情況、借閱圖書種類、對思政類閱讀推廣的認可度、思政類書籍借閱情況以及思政類經典書籍的借閱理由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2.2調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
通過調查統(tǒng)計,該校在校生參與調查的學生中,大一學生占比63.3%,大二學生占比36.7%,其中女生占比67.2%,男生占比32.8%。該校大三學生因校外實習,沒有參與此次調研。
2.2.1思政類圖書借閱情況
筆者按中圖法收集了該校2021—2023年借閱書籍種類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從圖1中可以看出,思政類圖書在圖書館占比較大的A類和D類,在學生借閱流通量中占比僅有3.3%和1.7%,思政類圖書在學生借閱中占比較低。
2.2.2學生思政類經典書籍閱讀傾向
圖書館館藏資源中,思政類專業(yè)書籍和紅色經典代表作品是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為了解思政類專業(yè)書籍和紅色經典代表作品在學生中的借閱流通比例,筆者列舉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提出問題:以下代表性作品中你讀過哪些?從本題的答題結果來看,大多數(shù)讀者學生能夠選出這些代表性作品,但是所占比例較低。這些書籍中排名前五的作品是《紅巖》《紅星照耀中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共產黨宣言》《林海雪原》。從調研結果來看,小說類文學作品所占比重較大,理論性較強的經典代表作品比重較低,少部分紅色經典作品學生沒有閱讀過。
通過調查學生讀者借閱思政類書籍的理由,了解他們借閱書籍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本身熱愛閱讀紅色經典著作的讀者占比24%,認為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的讀者占比22%,認為不了解但是想嘗試閱讀的讀者占比43%,認為打發(fā)課余時間的占比11%。以上分析看出,選讀這些紅色經典讀物的同學大多數(shù)是不了解又想嘗試閱讀的讀者??梢姡瑘D書館的積極推薦、引導和專題解讀顯得尤為重要。
3學生對于已經開展的思政教育閱讀推廣活動的滿意度
2021-2023年該校學生在對于參加思政教育類閱讀推廣活動的滿意度,如圖3所示。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思政教育閱讀推廣活動非常滿意高達82%,基本滿意9%,一般和不滿意占比很低。
4課程思政建設在閱讀推廣中的實踐成果
該校圖書館以讀書文化月、迎新季為契機,持續(xù)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并在重要時間節(jié)點把課程思政融入每年的讀書活動之中。近3年來,圖書館每年持續(xù)舉辦主題各異的讀書文化月活動,共計20余場。2021年,該校圖書館將年度讀書月活動與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緊密結合,“以聲動人,重溫經典”紅色影視作品配音比賽、紅色經典閱讀征文活動等一系列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相關的征文等活動,吸引了超過1000名讀者參與其中。圖書館聯(lián)合街道組織開展“讀紅色書籍,聽歷史回聲,青年心向黨”專題講座;聯(lián)合各系部、學生處(團委)、讀書協(xié)會,充分宣傳動員,開展“根植紅色基因重溫崢嶸歲月”閱讀推廣講座、“大學生活從認識到行動”等黨史學習教育和培養(yǎng)大學生道德情操的系列講座。
2022年圖書館聯(lián)合院團委和各系部共同“悅讀青春,書香中澳”展覽,在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時期,圖書館主動融入學校關于全體師生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重點工作中,組織學習黨的二十大專題分享會,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重要精神向學生詳細解讀,聯(lián)合各系部舉辦“學習黨的二十大,奮力譜寫新篇章”朗誦比賽預賽和決賽,吸引各年級學生踴躍參加。
5圖書館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5.1館藏資源中思政教育類書籍流通率不高
該校圖書館在面向廣大師生讀者時,仍然以已有資源服務為主,雖然努力向服務與教育并重轉型,但是缺少主動推薦專業(yè)資源的意識。圖書館內雖然思政類館藏資源豐富,但是缺少對其加工整理,缺少對在校師生積極的宣傳和引導,導致館內思政類經典讀物借閱流通率不高,僅有一些熱愛相關專業(yè)的師生借閱,沒有形成整體規(guī)模效應。
5.2圖書館思政服務教育意識欠缺
該校圖書館現(xiàn)階段雖然已經開始注重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但是對于課程思政教育的服務意識較為薄弱,沒有納入圖書館年度重點工作。圖書館與學校其他相關部門缺少溝通,難以形成合力,未能發(fā)揮第二課堂在課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該校雖然高度重視課程思政教育,但是圖書館目前還處于“單線作戰(zhàn)”的狀態(tài),力量薄弱,無法建立健全協(xié)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
5.3圖書館尚未形成課程思政閱讀推廣專題系列
近年來,該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基本抓住讀書文化月、迎新季或者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契機,推出相關的主題活動。此舉僅僅局限于這些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并沒有把閱讀推廣活動系統(tǒng)化,更沒有針對課程思政教育專門研究制訂相關的閱讀推廣專題計劃。這種閱讀推廣方式是每年完成任務式的臨時組織策劃閱讀推廣活動。教育部提出的課程思政建設要求學校各部門統(tǒng)籌規(guī)劃,因為課程思政教育涉及學校的各部門各專業(yè),因此圖書館應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建立課程思政閱讀品牌,精心打造濃厚的閱讀環(huán)境,建立機制、健全閱讀推廣保障體系。
6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中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策略研究
6.1依據(jù)學生閱讀傾向,編制思政類書籍清單
調查本校學生的閱讀傾向可知,思政類書籍閱讀占比較低,認為不了解但是想嘗試閱讀思政類書籍的讀者占比43%。圖書館應加強對于相關書籍和文獻資料的宣傳、推廣和引導,可以組織本館館員對館藏文獻進行篩選,依據(jù)本校學生的閱讀水平,篩選并推薦適合高職學院大學生閱讀的思政類經典作品。針對調查結果,小說類文學作品占比較大,理論性較強的經典代表作品占比較低,圖書館在具體書單推薦上,可以將思政類書籍分為馬哲類專業(yè)書籍、紅色經典作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典文學作品等幾大類專題。
6.2主動融入學生社團,拓展課程思政教育方式
目前該校學生對于思政教育閱讀推廣活動的滿意度高達82%,課程思政建設在閱讀推廣中開展成效顯著。圖書館針對不同的文獻資源特點采取不同的閱讀推廣方式。例如馬哲類經典著作,學生閱讀此類經典原作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但是通過我校的借閱圖書的調查情況看,此類書籍借閱量不高,學生閱讀起來難度較大。圖書館館員可以融入學生社團或者擔任指導教師,例如讀書協(xié)會、志愿者協(xié)會等,鼓勵社團成員打造閱讀隊伍,通過宣傳專題教育、專場沙龍的形式激起學生閱讀此類書籍興趣,為學生答疑解惑。針對紅色經典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學作品,此類書籍有交流討論的土壤,圖書館可以采取圖書館館員和社團骨干學生共讀共講、共同推薦等方式,加深大家對此類作品理解,達到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
6.3加強與學校其他部門的交流合作,多部門共同完善課程思政工作體系
依據(j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文件精神,在學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融會貫通,需要學校各個部門協(xié)同合作,統(tǒng)一制定相關工作計劃,共抓共管,形成多部門協(xié)作交流機制。例如圖書館舉辦思政類閱讀推廣活動時,需借助學生處、團委官方網站、公眾號等宣傳平臺廣泛宣傳,在各系部加大宣傳影響力度,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圖書館加強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思政專業(yè)課教師合作,邀請優(yōu)秀教師指導圖書館館員和學生閱讀專業(yè)書籍。
6.4提升館員思想素養(yǎng),強化隊伍建設
圖書館主動融入學校課程思政工作,不僅需要和各部門協(xié)同合作,也需要提升館員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文化水平。高職學校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能力的兼職閱讀推廣人員勢在必行。這也是緩解圖書館思政類書籍無人推薦、鮮有知曉的尷尬處境的有效方法。館員需要定期開展思政交流學習會,關注時政新聞,用先進理論武裝思想。真正把圖書館的課程思政建設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把課程思政建設融入到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全面構建“大思政”格局背景下,圖書館應發(fā)揮文化育人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針對學校課程思政閱讀推廣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找課程思政教育的新方向、新舉措、新方法,提升自身專業(yè)服務水平,適應并助力課程思政改革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528)[20206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EB/OL].(20151231)[20160105].http://www.moe.
[3]胡曉輝.基于價值共創(chuàng)理論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模式研究[J].情報探索,2022,(2):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