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進村
木梨硔,是懸崖上的桃花源
一個神仙居的古村落
在蒼茫云海的境界之中
一路上山
看到踏云而來的青牛
用銼刀的舌頭,給我們指路
蓬草叢里的野風
將聲調(diào)弄成生澀的俚語
水蜘蛛,在河面疾行
有打探消息的嫌疑
一群穿著開襠褲的鬼娃子
在村口,玩耍泥巴圍墻的游戲
翹上天的小屁股
粉嫩得像瓣瓣荷花
他們與螞蟻的水火攻守
在鳥雀嘰嘰喳喳的起哄聲里
聲東擊西,令我想起兒時的樂趣
往事蜂擁而至
茶坡上
山里伯娘俏皮的采茶調(diào)
誘發(fā)內(nèi)心無以言表的喜悅
她們天生的好嗓子
把辛苦的日子
調(diào)色得如此多彩
草亭里的盲人壽伯
像一竿枯竹,衰老得難以辯認
沒有人的時候
他給牛羊草木算卦
也給山水和風云占卜
過去,他是鄉(xiāng)紳
善用冥想構(gòu)造通天塔
他說,塔里有生命的密碼
有天數(shù)之象
有往古的回響
他常常會自言自語說道
“一切,都是空的
一個空里埋葬了千萬個世紀
另一個空,又將它們誕生出來
那是上天的謀篇布局”
他神交先賢
他的靈性宣言,由一張
虛無主義的蚌唇泄露出來
不是針對我個人說的
而是以時間附體的名義
向天下眾生布法
燕子從蒿草背面掠過
像飛射出去的暗器
他說他的眼睛就是被它們誤傷的
之后,時間遭到反噬
也成了盲者
他通曉上古法術(shù)
說在前世,我讀過他的私塾
想借我的雙眼
仔細看一看末法時期
我說,根本望不到盡頭
他咬破食指
一滴紫血燃起火苗
“你再幫我看看清楚”
我說:現(xiàn)在什么都看不清了
他為此顛三倒四
像個弄丟了雙色米糕的邋遢頑童
他眉庭上的一根青筋
搭上一閃靈感
接通了天地間的回光返照
他有了神性,懷抱夢想
要去通境破界
在那里,他將擺脫時間的控制
徹底斷舍離
與我當下空心化性的修煉
同向同行
黃昏,以水墨的岑寂
收納天邊的殘云
收攏蓬勃的氣機和豐腴的晚風
炊煙開始圍欄筑夢
招呼自家的畜禽
星辰慢慢被山霧圍坐
它們想聽層疊相依的云上人家
古徽州版本的《天方夜譚》
那么,誰去打開祠堂大門上
夕陽的同心鎖呢
我的落葉歸根,也許正是契機
只有我知道
那一把老鑰匙的秘密
第二篇:夜宿
窺探同心鎖幽邃的鎖孔
如同透視,盲伯的春秋重瞳
三進堂的飛檐,暮色盤繞
一道折光遞進門縫
像家書,讓我讀到關(guān)愛
讀到清寂之外
神靈護佑的安寧
在圍爐夜茶的時候
我仰望祖靈的星辰之眼
察看先民們馱鹽販茶的馬隊
好像還在茶馬古道上
一直與我同向平行
仿佛是人生的往復(fù)之路
牛羊歸欄后
它們脖子上的鈴鐺
成了半支懷古的徽曲小調(diào)
時不時提醒我們
此刻,正在人間天堂
身心歸屬的故鄉(xiāng)
從我記事開始
星光眷顧的龍龜碑
風雨之后,每個漢字的筆畫
依然堅剛得像一根根肋骨
不知道是從哪些將士身上取下來的
隱約感覺,我與它之間
會有一場夢境對話
一個貓人頭戴云朵的草帽
蹲守在基石上
手持鍘草刀
用玩世不恭的神態(tài)
朝我們瞟了幾眼
他的目光,滿含對塵世的無奈和誤解
艾怨與羨慕深不可測
兩個伯娘揣來新月的銀盤
堆滿星星的果子
她們從一幅素描里,款款走來
雪白的胳膊比山腰之徑還要柔軟
她們有三只眼睛
打開天眼
豐饒的事物液態(tài)地鋪向床邊
曲徑回廊盡是好山好水
像要彌補,歲月對我們的虧欠
偶爾聽到虛無深處
一支空靈的民謠
那是可以呼吸到氣息的歌聲
內(nèi)心被拓空
有一種鑿壁偷光的感覺
懷疑自己與哪位逍遙神仙
只隔了一層云霧的薄墻
背靠著背,彼此
是彼此的顯性
精神領(lǐng)起的剎那間
我恍惚超越了物理界限
高高在上
一群石匠圍繞我,開始琢磨
如何放大蓮花座的尺寸
他們都是雕刻大師
都有巧奪天工的技藝
他們,要讓我見證另一個自己
——“本具”的真實形像
棱鏡依舊扮演哲學的角色
用多元的意向
擾亂我的視聽和思辯
但我用高維思維,看懂它的指歸
那是生的哲學,死的宗教
讓世俗常態(tài)的認知
難以裝下如此沉重的終極命題
龍龜碑的碑文深處
時有遠遠近近的夜讀聲
還有盲伯的訓誡
他手持私塾的戒尺
耳提面命地向我發(fā)問
“人,從無中生有里來
回到有中歸無里去
命意何在”
我說,佛道經(jīng)文早有論述
空似不空,不空似空
虛如無有,無有如有
是故,來就是去,去也是來
來來去去真真假假
亦是生命的往復(fù),一個忽然而已
但聯(lián)通到始與終的大循環(huán)
每一次,都是升華
玄學之妙
不糾纏于一個解字
而在于靈覺開悟
歸根結(jié)底,還是自我與本我
誰是誰的主宰
像公婆之理
正過來講是道理
反過去講也是道理
實現(xiàn)五蘊真觀
抽象可以虛領(lǐng)具象
本具,即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明了本質(zhì)之后
等于打開人生的風水道場
本心,就是榜眼
就是緣分之源
故說,神亦內(nèi)斂,靜入法門
孤獨才是般若的逍遙境界
欣慰自己
堅定不移的當下修行
再看古村落蝶形的狀態(tài)
懷疑莊周還有另一場夢蝶
捋一捋之后
發(fā)現(xiàn)自己所思所夢所言所行
前因后果,都與歸隱之道有關(guān)
有人從背景的縱深里
摘下元明的星月
挽來輕煙拂柳
讓歷經(jīng)風霜的心靈
第一次感受到:百年之前
我坐在父親的膝蓋上
聽他講述祖父的曾祖父
以龍行之態(tài),出現(xiàn)在緊要時刻
率眾出山的故事
再倒敘回來
我的母親,曾在永眠之地
觀望了前去掃墓的兒子兒媳
將來,她還會見到
我的子子孫孫。我相信
其中最小的那一個,脖子上
永遠會戴著代代相傳的長命鎖
以示一脈血親,綿綿無盡
也象征返本源來
集義所生的圖騰氣象
作者簡介:劉國萍,曾用筆名梵天、佛柳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版詩集三部及多個系列文學手稿40部,曾獲首屆上海市文學作品獎等獎項。2017年重返文壇,著有詩文集《心界》《詩道》,詩集《黑白之門》《觀心者》《如來似去》《一念千載》《愿力光明》等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