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探討圍手術期護理在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行瘢痕整形手術的60例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圍手術期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疼痛評分、心理健康狀況、炎性因子水平。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疼痛程度,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心理健康狀況。
[關鍵詞] 燒傷;瘢痕整形手術;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4949(2024)13-0160-04
Application Value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ar Plastic Surgery After Burn
SUN Ya-ting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Guiyang 5500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ar plastic surgery after burn. Methods A total of 60 bur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car plast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2 to June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30).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erioperative nursing.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pain scor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for patients with scar plastic surgery after bur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reduce the degree of pain,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Burn; Scar plastic surgery; Perioperative nursing
燒傷(burn)是因熱力、化學物質或者是電流等原因造成的皮膚組織和黏膜損傷。臨床上會根據(jù)損傷的程度及面積將燒傷分為Ⅰ度、淺Ⅱ度、深Ⅱ度、Ⅲ度4種類型。其中,深度燒傷會留有瘢痕,影響皮膚美觀,而且大面積燒傷還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危及患者生命[1]。臨床上對于深度燒傷并遺留瘢痕的患者,一般通過整形手術來治療。在手術過程中,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恐懼的負面情緒,影響手術效果[2]。為患者提供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以提高臨床療效,常規(guī)護理無法對患者實施整個圍術期的護理,導致護理質量和護理效果不明顯?;诖?,本研究采取圍手術期護理對燒傷瘢痕整形手術患者進行干預,確保患者圍術期能夠得到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提高手術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貴州省人民醫(yī)院行瘢痕整形手術的60例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 =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16~58歲,平均年齡(37.09±4.51)歲;燒傷部位:面部15例,四肢10例,軀干5例。觀察組男10例,女20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38.14±4.39)歲;燒傷部位:面部17例,四肢6例,軀干7例。兩組性別、年齡、燒傷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整形手術指征;②患者均接受瘢痕整形手術治療;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無藥物過敏史。排除標準:①有手術禁忌證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臨床資料不齊全者;④不能積極配合者。
1.3 方法
1.3.1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護理:術前告知患者手術的相關要求及注意事項,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并在術后加強對患者的觀察,對出現(xiàn)異常情況的患者予以及時有效的處理。
1.3.2觀察組 采用圍手術期護理,具體如下:①協(xié)助檢查:在手術治療之前,協(xié)助患者完成相關檢查,確?;颊叩纳眢w狀態(tài)適合接受手術治療;②健康教育: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前幫助患者做好心理建設,著重講解術后并發(fā)癥護理知識;為了方便患者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知識,可在病房張貼健康宣教海報,同時結合口頭宣教,加深對疾病知識的理解;③心理疏導: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通過營造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幫助患者提高睡眠質量,放松緊張的神經,可以與患者多進行交流,與患者分享成功案例,鼓勵患者調整好狀態(tài),積極面對手術;④情緒安撫:在從病房至手術室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與患者進行交談,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可對緊張的患者輕聲安撫,指導其采用正確的呼吸調節(jié)方法;⑤皮膚清潔護理:根據(jù)瘢痕的位置將患者調整至舒適的手術體位,對手術部位常規(guī)清潔、消毒;對于褶皺部位需要先用溫水浸濕,待污垢軟化后再進行清潔,然后進行下一步;⑥病情監(jiān)護:手術期間需配合醫(yī)生完成手術治療,同時在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告知醫(yī)生,確保手術能夠順利進行。術中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隱私部位和非手術部位進行保護和保暖處理,降低術后發(fā)生低體溫的風險;⑦麻醉護理:麻醉期間用棉簽蘸適量的溫水濕潤患者的雙唇,增加舒適感。待患者完全清醒以后對其意識進行檢查,保證患者麻醉藥效消退以后的狀態(tài)正常;⑧手術敷料護理:護理人員注意觀察患者手術部位的恢復情況,如滲血明顯要及時更換手術敷料,確保手術敷料干凈無菌。在更換敷料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手法輕柔,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感,從而減少對手術部位的二次傷害;⑨體位護理:患肢部位用軟枕做抬高處理,以促進手術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檢查腫脹部位敷料松緊度,如果包扎過緊,可進行調整,放松局部的肌肉組織,改善血液循環(huán);為了防止長期受壓部位出現(xiàn)組織壞死的情況,需要隔一段時間對患者翻身一次,降低壓瘡風險。
1.4 觀察指標
1.4.1調查兩組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方法展開調查,滿分100分,分數(shù)在81~100分為十分滿意,分數(shù)在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患者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生理功能4個方面進行評分,每項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3評估兩組心理健康狀況 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50~59分表示輕度焦慮,60~69分表示中度焦慮,69分以上表示重度焦慮;53~62分表示輕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
1.4.4檢測兩組炎性因子水平 采用靜脈血檢測方式對患者的白細胞介素-1(IL-1)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進行檢測;運用免疫吸附法檢測干擾素-γ(INF-γ)。
1.4.5比較兩組疼痛評分 采用視覺疼痛模擬量表(VAS)進行評估,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十分滿意22例,一般滿意7例,不滿意1例;對照組十分滿意 14例,一般滿意9例,不滿意7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29/30),高于對照組的76.67%(23/30)(χ2=5.192,P=0.023)。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兩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4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IL-1、TNF-α、INF-γ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5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燒傷作為一種常見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產生較大傷害,如果燒傷部位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還會增加局部感染的風險,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3]。即使接受治療,后期也可能遺留瘢痕,當瘢痕位于身體暴露部位時,患者會出現(xiàn)自卑心理,不愿意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封閉自己。臨床上常采用瘢痕整形手術來改善瘢痕[4],但是部分患者在進行手術時,會產生焦慮等不良情緒,導致術后恢復效果不理想。且手術治療存在風險,如果出現(xiàn)并發(fā)癥,會影響手術效果[5,6]。因此,為患者提供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
圍手術期護理是針對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的一種護理模式,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7-10]。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圍手術期護理的患者滿意度與生活質量更高。分析原因,圍手術期護理涵蓋了術前、術中及術后3個階段,在不同階段中根據(jù)患者實際需求調整護理方案,滿足對疾病知識、心理疏導、病情監(jiān)護多方面需求[11]。而且各項護理措施實施理念均以患者為中心,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水平。觀察組護理后疼痛評分及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圍術期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緒。分析原因,疼痛會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緒,造成睡眠質量下降、食欲減退,不利于術后病情恢復。圍術期護理在進行護理之前會對患者實施綜合評估,對疼痛及術后并發(fā)癥等制定合理的護理措施。通過術前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手術知識的了解程度,在護理人員幫助下對不良情緒進行調整,減輕心理壓力,緩解不良情緒。觀察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圍術期護理在降低炎性因子指標水平中效果確切。分析原因,手術作為侵入性治療,在手術過程中會導致機體釋放大量炎性因子進行防御,通過圍術期護理,術前患者心態(tài)平穩(wěn)、睡眠質量良好,從而改善機體功能,術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有效處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幾率,術后對病情實施不間斷監(jiān)護,有利于病情康復[12-15]。
綜上所述,對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實施圍手術期護理,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疼痛程度,降低機體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促進康復。
[1]孟慶芳,林婷,房林.等離子射頻技術治療面部瘢痕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22,28(2):154-155.
[2]郭琳琳,丁巖,薛繼東.面部燒傷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實施舒適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22,32(18):114-116.
[3]周瓊俏,朱紅梅,諸紀華,等.煙花燒傷復合腹腔爆震傷患兒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急危重癥護理雜志,2024,5(2):124-127.
[4]劉暉.舒適護理在燒傷手術患者中應用效果[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22,37(8):180-182.
[5]袁靜,李瀟.個性化護理干預對顏面部瘢痕整形術后患者恢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療美容,2023,13(11):83-86.
[6]黃晨茜,陳磊,林巧.燒燙傷患者瘢痕整形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中國醫(yī)療美容,2021,11(8):83-85.
[7]廖海云,譚婷,林志瓊,等.探討疤痕整形手術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方法與效果[J].中國醫(yī)療美容,2021,11(5):84-87.
[8]董延釗,盧薈.加速康復外科技術在手外科圍手術期的應用與前景[J].加速康復外科雜志,2023,6(2):71-76.
[9]馬玉梅,周云鳳,王蕊.自我效能干預在手部燒傷患兒瘢痕整形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20):148-150.
[10]方明星,陳建崇,黃家欣.皮膚軟組織擴張術在燒傷瘢痕畸形整形中對創(chuàng)面愈合、并發(fā)癥的影響[J].外科研究與新技術,2022,11(4):260-262.
[11]吳靖,李相龍,楊倩,等.基于行為分階段轉變理論的護理干預在四肢大面積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4,33(2):171-175.
[12]曾梅,楊帆,毛世芳,等.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全程護理干預在面部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2,31(10):174-177.
[13]蔡微娜,姜鑫春,程芳莉,等.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對顏面部基底細胞癌患者術后疼痛和瘢痕美觀度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6):41-44.
[14]李婷婷,王豫,夏添.手術室整體護理對減輕整形美容患者局部麻醉應激反應的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8):137-140.
[15]夏博,董穎,石紅英.Cameron適時理論指導下全程護理干預在面頸部燒傷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2,31(3):160-163.
收稿日期:2024-3-7 編輯: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