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樂隊的成功就是從給樂隊起名開始的,在搖滾樂歷史上有很多有意思的名字,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The Velvet Underground,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搖滾樂隊的起名秘密,這是我在2013年做的一個采訪調(diào)查,有些樂隊已經(jīng)不存在了,甚至有些人已經(jīng)離開我們了,但是這些名字都是傳奇。
CMCB:
主要當時樂隊人多,大家都是兄弟,而且又想玩Hiphop樂隊,所以就叫這個名字了:Chinese MCBrothers,即中國說唱兄弟,后來就叫CMCB
低苦艾:
我們樂隊名字的來由是家鄉(xiāng)有一種草,苦艾,長得很低,離土地很近,可以入藥,我們想做接地氣的音樂,所以起這個名字。
摩天樓:
十多年前,瑞典人Jimi Anderson在北京遇到吉他手大飛(本人)、新褲子的貝斯手劉葆、糖果槍樂隊的鼓手刁磊。組建了這支樂隊,當時Jimi是主唱,為樂隊起了這個名字,英文是“Skyscraper”,除了字面意思上的“摩天樓”之外,把單詞拆開“scrape the sky”也有觸摸天空之意。后來Jimi回國發(fā)展,我也重新組建了這支樂隊并擔任主唱,樂隊名字也被沿用至今。
鐵風箏:
1993年的時候我們都喜歡Metal,國外樂隊鐵娘子什么的,所以一起名第一就想到鐵什么什么的,我小時候特喜歡放風箏,就出來鐵風箏這個詞,沒怎么多想,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詞其實挺矛盾。
風滾草:
風滾草的名字實際是來自《北京晚報》關于美國火星車的報道,利用火星巨大風能推力在火星表面科考的先進裝備。我當時希望樂隊能夠融合中西音樂文化的精華同時,能夠像風滾草一樣根據(jù)潮流隨風而動,不斷完善,不斷壯大,在永遠向前的路上播撒希望的種子,讓更多朋友喜歡上搖滾樂。
吹萬:
吹萬二字取于莊子的《齊物論》,其中提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背尚⑹瑁骸帮L唯一體,竅則萬殊?!贝担革L而言;萬,萬竅。謂風吹萬竅,發(fā)出各種音響。 2. 比喻恩澤廣被天下。
追星族:
早期和華納簽約時叫做“和”樂隊,后來覺得不上口。覺得追星族比較好玩輕松。
旅行團:
2005年我們?nèi)ツΦ沁fdemo(試樣唱片),那會是叫Shadows(甩頭士),沈黎暉覺得簽我們后希望能夠起個新名字,于是羅列出想到的詞,拿到公司給老沈看,說就旅行團吧。 也可能是因為眾多詞,似乎都是向往自由在路上不被束縛的感覺,喜歡旅行,不喜歡孤獨。
大棒:
有次排練,排練室的桌子上正好有本雜志,上面介紹Rolling Stones,我們也很喜歡Rolling Stones,一商量,那索性就叫The Bigger Bang吧,后來有次演出,海報每支樂隊都有中文名,就我們沒有,演出方特別直接地在海報上寫上“大棒”,我們覺得很有意思,很直接,就一直叫下來了。后來我們把The Bigger Bang改成Da Bang了,就像一個符號。
唐朝:
當時沒覺得有什么特別寓意。只覺得“唐朝”此名響亮、大氣,而唐文化時代又是中國古代一段既開放又海納百川的時期,文化積淀深厚,跟我們想要表達的有很多相似處,故取此名,當時取了一堆名字,郭怡廣說的“唐朝”大家覺得最好,所以定了這個名。
杭蓋:
一個古老的蒙語詞,是指水草肥沃的山林(相當于匯聚了草原、山、樹林、河流在一起的地方)。
蜜三刀:
就是喝酒,一起聊準備組樂隊,說叫什么呢,也不知道怎么就扯到這個名字,就那么一直叫到今天,從未更名。魯味小吃,后來傳至南方蘇州一帶,也算是北京正根兒小吃,如今南來順依然有售,不愛吃,很多人都問我們這問題,尤其在歐洲,其實這就是一個名字,就像喝斷了片兒第二天哥兒幾個再見時候說昨晚不是說成立一個中國夢有限公司一樣,就想叫蜜三刀也成,就它了,然后就開始找演出,沒多想過為什么,真的。
沙子:
“The castles made of sand, melt intothe sea, eventually?!盝imi Hendrix.(“沙子建造的城堡最終會融化成大海。”吉米·亨德里克斯)。同時我有一首從未發(fā)表的歌兒有句歌詞“金子來自沙子,理想來自幻滅”。所以就叫沙子了。以前我曾想叫“彗星”,更較勁一點兒地想過用符號“負派”就是負號3.14159……的那個派,負號加上派的拉丁字符,哈哈。
瘦人:
最早起這個名字還是在痩人原成員弘果、寇善力、戴秦、關飛還在的那時起的。瘦人最初意為“受壓迫的人”,并因瘦的人更具有奮斗精神,沒有惰性,有力量。
CNdY:
其實最一開始是Cheers,nowheredoggy youth,“干杯,像狗一樣活著的年輕人”,簡化成了CNDY,成員都特注重身材,不想要大肚子,就把d小寫了,結果每次音樂節(jié)主辦方都寫錯。
Pet Conspiracy 寵物同謀:
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在排練的時候會帶我們的寵物一起去排練,當我們排練的時候他們就聚在一起,時間長了就玩在了一起,我們覺得這很意外很酷,一支樂隊就這樣成立了。
逃跑計劃:
生活在這座城市,這個時代,我們看清了很多……這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我們無法選擇。面對丑惡,面對創(chuàng)傷,面對死亡,事實上我們無路可逃。所以逃跑的真正意義僅存在于計劃。我們能做出的反應大多只能是慌亂,但也有例外,就是一些根本逃不掉的東西——熱愛。
Carsick cars:
Carsick cars(暈車的車)其實就是一個文字游戲,我們開始想名字的時候覺得一定要起個像音速青年、地下絲絨這些偶像的名字一樣,取個形容詞加名詞的名字。當時我們樂器都不太會用,卻想象做出讓人感到眩暈的音樂,就挺自然地想到了carsick cars,雖然邏輯不通,但似乎能代表我們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