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的背景下,“教—學—評”一體化模式應運而生,并逐步應用于各級各類教育實踐中。尤其是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領域,這一模式的實施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方法?!敖獭獙W—評”一體化強調教學、學習和評估的有機結合,旨在整合教學內容、學習過程和評價標準,以推動教學活動的高效運行。因此,在“教—學—評”一體化引領下,如何設計出能夠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教學方案,成為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文章論述了“教—學—評”一體化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教—學—評”一體化引領下開展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性
在當前的教育實踐中,“教—學—評”一體化模式被廣泛認為是增強教學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領域中?!敖獭獙W—評”一體化模式強調教學目標、學習活動和評價標準的一致性,這為營造更加高效、互動和個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一框架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不僅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還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學活動和評價的基石。教師將教學目標與學習活動、評價標準緊密結合,能夠設計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每個教學活動都能有效服務于預設的教學目標。這種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會忽視評估環(huán)節(jié)。而“教—學—評”一體化將評估環(huán)節(jié)融入學習過程的各個階段。這種評估機制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還有助于學生在實時反饋下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提高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評估方式鼓勵學生參與自我評價、同伴評價,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教師將學習活動與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相結合,可以設計出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的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一模式下,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機會,從而有效培養(yǎng)其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教—學—評”一體化引領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
(一)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定制教學目標和內容,使教學活動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語言水平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情況,并通過調查問卷和觀察等方式,收集學生的反饋和建議,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故事講述、角色扮演、游戲競賽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在實際語境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英語語言的生動性和實用性,從而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
此外,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通過組織各類語言活動,如對話演練、小組討論、情境模擬等,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在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We love animals”時,教師首先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學生介紹不同的動物,故事內容中包括動物的名稱、習性等信息。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扮演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并用英語描述這些動物的特點和習性。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搜集有趣的動物故事,并用英語進行口頭匯報。在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應觀察學生的表現和口語表達方式,了解學生對單元內容的掌握程度。在學生無法準確說出動物故事內容時,教師可以提供學生及時反饋,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實施任務教學法
在“教—學—評”一體化背景下,教師在開展小學大單元整體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與英語學習目標相結合的任務,要求學生在團隊合作中運用英語完成實際項目,如制作英語廣播節(jié)目海報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設計多樣化、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同時,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培養(yǎng)其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Shopping”時,教師可以先展示一段關于在超市購物的視頻,或者帶領學生討論自己與家人購物的經歷。接著,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與購物相關的任務,如制作購物清單、角色扮演購物對話、設計一家虛擬商店等。這些任務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使用英語交流。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買家”和“賣家”兩組?!百I家”需要根據自己的購物清單,向“賣家”詢問價格,并購買商品;“賣家”需要用英語介紹商品的價格,并處理交易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學習與購物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在任務完成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評”一體化的原則,評估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評價學生在任務中使用英語的流利程度、準確性和與他人的互動能力。最后,教師可以根據評估結果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當發(fā)現學生在詢問價格時存在困難,教師就可以在后續(xù)課程中增加與數字、價格相關的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
(三)實施差異化教學
差異化教學旨在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水平,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任務和評價標準,以滿足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學習風格等方面的信息,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教師可以運用觀察、發(fā)放調查問卷、建立學習檔案等方式,搜集學生的相關信息,為實施差異化教學奠定基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設計不同難度和形式的教學任務,以促進學生的進步。例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復雜、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如開展英語辯論賽、英語作文大賽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易懂的任務,如聽力練習、詞匯積累等,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設計不同水平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
以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My family”為例,教師需要評估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對家庭成員的認知程度?;谶@一評估,教師可以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任務。對于基礎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詞匯匹配練習,如將英文單詞(如mother、father、sister、brother等)與相應的圖片匹配。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入更多描述性語言,讓學生描述家庭成員的外貌和性格。而對于高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更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如編寫一個與家庭有關的小故事等,或者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用英語講述自己與家庭成員之間發(fā)生的趣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實施差異化教學。第一種方法是分層指導,即在課堂上設置不同難度的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活動。例如,一個學習活動是用簡單的英語詞匯標注家庭成員的圖片,另一個學習活動則是用英語編寫與家庭成員有關的小段落,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活動。第二種方法是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不同的任務,如由部分學生負責畫出家庭成員的樣子,而另一部分學生負責用英語描述家庭成員。這樣的小組合作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讓每名學生在小組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此外,教師可以采用口頭報告、寫作和項目展示等方式,采用差異化的評價方法,準確了解每名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反饋。
(四)采用多元評價體系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簡單檢驗,更是調整教學方案和指導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在這一理念下,教師應當設計包括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在內的多元化評估體系,以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為其提供更有效的學習指導。
多元化評價體系應涵蓋多個層次的評價方式。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輔相成,各具特色。自評有助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總結經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互評可以激發(fā)學生之間的合作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教師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專業(yè)性判斷和指導,能夠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反饋和指導。將這三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多元化評價體系應將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教師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可以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整和指導??偨Y性評價則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總結和評定,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最終判斷。兩者結合起來可以使評價更加全面和準確,既能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又能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評價,并對其未來的學習提供有力支持。多元化評價體系應重視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檢查指導。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如課堂觀察、作業(yè)批改、課后輔導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學生的學習困難和問題,并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How many?”時,教師可以先明確學習目標:能夠使用英語準確地表達數量、理解和使用基本的數詞、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運用這些知識進行交流。然后,教師可以設計與這些目標相符合的學習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英語游戲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并為學生提供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接著,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比賽,讓每個小組的成員用英語詢問和回答與教室內物品數量有關的問題,如“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或“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等。在這個活動中,學生能夠在有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數詞,并運用英語進行交流?;顒咏Y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評,引導學生反思學習情況,如讓學生填寫簡單的自我評估表格,記錄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和感受。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反饋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口語使用情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運用多元評價體系,教師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學習進度、問題和需求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結語
“教—學—評”一體化模式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教師綜合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策略,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不斷探索和優(yōu)化教學設計,為學生開展更多具有意義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貴港市港南區(qū)文筆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