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經(jīng)》:為何而讀?
要提升文化水平,請讀《詩經(jīng)》;要增強文化自信,請讀《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詩歌的源頭,所寫兩千多年前各種生活情景、人生情懷至今鮮活,所用語言很多已成為日常的成語。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闭缌魃澈酉壬读魃澈又v詩經(jīng)》“緒論”中所講:“這個‘言’,當然是指你說的話比較文雅,也比較有趣味,顯得有根據(jù),能表現(xiàn)出你這個人有比較好的文化背景?!?/p>
《詩經(jīng)》內(nèi)容極為豐富,涉及人文與自然的各種題材。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指的是《詩經(jīng)》的社會人文意義;又說讀《詩》可“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意思是可從《詩經(jīng)》中獲得自然界的知識。
《詩經(jīng)》用“賦、比、興”的手法寫成,這為詩歌的藝術技巧奠定了普遍適用的“基本法”?!对娊?jīng)》的篇章合樂而歌,因此是歌詞。歌詞的特色是句子押韻,且采用重章疊句的寫法,這樣做乃為了吟誦因而悅耳,重復因而易記。中西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中沒有史詩(epic),是一憾事。我們也有的,流沙河在本書中告訴我們,《詩經(jīng)》中的《大雅·生民》講述“周部族的創(chuàng)世記故事”,寫“我們中國特色的英雄”,是“中國特色的史詩”。
《關雎》所包含的文化藝術“基因”
作為《詩經(jīng)》的第一首詩,《關雎》就具備上面所說的多個文化藝術“基因”。很多人都讀過這首詩,為了方便說明,仍然引述于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里寫君子追求淑女,與其戀愛、結(jié)婚的全過程,大家想象或回憶一下,你我的“浪漫史”不就和兩千多年前的《詩經(jīng)》時代差不多嗎?
《關雎》所寫的愛情,正是古今中外文學的一大“原型”(archetype,或譯為“基型”)。難怪1964年推出的好萊塢電影My Fair Lady,在香港放映時,片名就譯為《窈窕淑女》。更早的電影Marty,1955年在香港則以《君子好逑》的譯名上映。可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些成語在中華兒女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成語,“輾轉(zhuǎn)反側(cè)”亦然。說不定將來某部外語電影在華人地區(qū)放映前,宣傳人員因為譯名而絞盡腦汁,輾轉(zhuǎn)反側(cè)睡不著,忽然靈機一動,就用《輾轉(zhuǎn)反側(cè)》吧,而這電影的內(nèi)容正好與失眠有關。此外,“求之不得”也是成語,《關雎》一首詩就產(chǎn)生了四個成語。
“琴瑟友之”這個活動值得文化史學者關注。君子通過音樂與淑女親近,是愛情故事常有的情節(jié)。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西廂記》中張君瑞彈琴訴衷情;沈從文《邊城》中兩兄弟同時愛上翠翠,用唱歌看誰能奪得所愛的芳心;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彈琴唱歌向貴婦人示愛;電影《西區(qū)故事》(West Side Story)中金童向所愛的玉女高歌……凡此種種,都是“琴瑟友之”。
另一個故事情節(jié)的原型更離不開音樂。“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哪個重要的典禮沒有奏樂?《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婚禮是人生的大禮,自然要“成于樂”,也就是“鐘鼓樂之”。順便講個故事。我當年在美國設計一個中西合璧的婚禮,心里既有我們中國《關雎》的詩,也有西方瓦格納《婚禮進行曲》的樂,正如《文心雕龍》所說“神思”一動,“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乃把詩篇填進樂曲,由歌者唱出來,竟然天衣無縫,配上這對天作之合,出席婚禮者無不嘖嘖稱贊。讀者諸君讀到這里,不妨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配合《婚禮進行曲》的調(diào)子哼幾句,當會感覺到這是一個中龍西鳳的絕配。
上面說《詩經(jīng)》的詩篇用“賦、比、興”的手法寫成,《關雎》正是如此?!百x”即“鋪陳其事而直言之”,意思是具體地、形象地記述人、事、物,《關雎》鋪陳君子淑女相遇、思慕、結(jié)婚的一連串事件,如一幕幕的戲劇?!氨取笔恰耙员宋锉却宋铩?,“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蛾P雎》開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用了“比興”,其修辭手法近于現(xiàn)代文學理論的隱喻或象征。
上面說的《詩經(jīng)》“重章疊句”寫法,即不同段落的句子,句式相同,而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用詞有變化。《關雎》正是如此。這樣做的好處是重復中有變化,變化中有層次,有關鍵詞,還使讀者容易記憶歌詞。去年十分熱鬧的歌《羅剎海市》,其歌詞內(nèi)容繁雜,與《關雎》的“重章疊句”寫法迥異,我真不知道愛此歌曲者,有多少人能記誦其歌詞。
近來歐洲和中東戰(zhàn)火沖天,死傷無數(shù),反戰(zhàn)之聲四起。這使我想起數(shù)十年前著名的反戰(zhàn)民歌《花兒都到哪里去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其歌詞就是采用這種“重章疊句”的方式,也因此至今仍有很多人能隨口唱出來。請注意,這種經(jīng)典的歌詞創(chuàng)作方法,我國在兩千多年前已經(jīng)確立?!对娊?jīng)》從內(nèi)容到技巧,方方面面都有其經(jīng)典性,有著中西共通的詩學價值,是國人向傳統(tǒng)“取經(jīng)”、學習的對象。祖先的詩歌有如此杰出的、經(jīng)典性的表現(xiàn),我們應該感到自豪。
流沙河渾身解“經(jīng)”,拉近古典的《詩經(jīng)》
流沙河(1931—2019)為《詩經(jīng)》開講座,講稿經(jīng)編輯而成《流沙河講詩經(jīng)》,無疑是“《詩經(jīng)》學”的重要著作。他才華橫溢,早年以詩名世,后來兼寫詩歌評論。1987年,我發(fā)表文章論其作品,已尊稱他為“蜀中大將”。再后來,先生發(fā)表散文,出版古代典籍和文字學論著,其著作更為豐美宏富。他“矢志于中國古典的研究與普及,《詩經(jīng)》更是他著力最深的課題”。他講《詩經(jīng)》,有詩人的靈敏感悟,有散文家的款款動人,有學者的博厚知識,此書由寶貴的“三合一”熔鑄而成。我這個后學和先生交往垂四十年,數(shù)度親聆教益,曾與其在杜甫草堂品茗談詩,我當年如長居成都,定會來上他的《詩經(jīng)》課。
且看他如何講解《詩經(jīng)》的首篇?!蛾P雎》八十個字,他用了三千字來解說。詩中的詞語如“關關”“雎鳩”“荇菜”,其意義為何,他一一注釋,不在話下。講解的亮點很多,其一是他對采擇荇菜的“淑女”的感性(甚至可說是性感)描述:“每年的春末夏初,荇菜成熟的時候,各家各戶的年輕女子都到水里去采,用來敬鬼神、祖先。她們在采摘的時候,褰裳(撩起下裳)及腰,亮出玉臂美腿,姿態(tài)又是那么優(yōu)美,就引得城里的小伙子——也就是“君子”們,都去河邊看,看誰家的女子漂亮,哪個女子身材好?!?/p>
描述后還有這樣一句:“這就相當于一種含蓄的選美活動。”用“選美活動”一詞,就拉近了古詩《關雎》與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之間的距離。他再補充道:“古今人情不遠,這些事是無師自通的,并不是今天的小伙子才會欣賞美女?!庇谑?,兩千多年前的《關雎》成為今天我們的詩了。此詩描寫了一種自由戀愛的情景,流沙河因此更為孔夫子點贊:《關雎》“被放在《詩經(jīng)》的第一篇,反映出孔老夫子絕不是那種糊涂、冬烘的人”。
學者解經(jīng),總希望有新意。流沙河把此詩的“窈窕淑女”解釋為“和那美麗的女子距離很遠”,算是他的一個新解吧。
《詩經(jīng)》共三百零五篇,內(nèi)容既包括對愛情、親情、鄉(xiāng)情的描繪,也包括對行役的無奈、對貪官的控訴,以及對宴會嘉慶的歡樂、部族英雄的偉業(yè)的記述,內(nèi)容豐富多元。流沙河生動講《詩經(jīng)》,其生花妙手、動人妙語,讀這部編輯過的講稿,我們?nèi)钥沙浞煮w會?!对娊?jīng)》的名篇如《桃夭》《凱風》《靜女》《相鼠》《有女同車》《蒹葭》《七月》《東山》《鹿鳴》《菁菁者莪》《何草不黃》等,流沙河如何精解新釋,如何嘗試把這古代經(jīng)典拉近到今天的社會,請讀者細細品讀。
“拉近”使得《詩經(jīng)》比較容易讓現(xiàn)代讀者理解,不過“拉近”之前,必須先“釋遠”。《唐詩三百首》收錄的作品,是一千多年前的古典;《詩經(jīng)》所收,是兩千多年前的,乃非常古老的古典。讀《唐詩三百首》的篇章,多朗朗上口;讀《詩經(jīng)》,我們覺得多有佶屈聱牙的章句,因為它的時代的確古了、遠了。對此,致力于普及古典的流沙河,用了渾身中國古今以至外國的學問,來“解數(shù)”(此二字權作動賓結(jié)構的語詞),來“解經(jīng)”。請看其對《大雅·生民》的闡述,此詩共有八章,首章如下: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它記述姜嫄受孕、胎動、生下兒子后稷的經(jīng)過。首章的僻字不多,但不僻的字如“時”“敏”“夙”,其意義卻與今天的一般意義不同,而得由解經(jīng)者點明(相關的解釋請參見該書)。還有,題目《生民》二字,照流沙河的說法,也不同于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生民”(民眾)那般解釋。他告訴我們,這里的“生民”,就是生娃娃。
闡釋《詩經(jīng)》意義,傳揚民族精神
流沙河參考古今《詩經(jīng)》專家的著作,動用其文字學、動物學、植物學(孔子說讀《詩》“可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文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學問,渾身解“經(jīng)”,解說從《詩經(jīng)》所選的《關雎》《生民》等共八十一篇,務求幫助大家對每一篇的抒情寫景敘事議論,都讀得明白曉暢。他進一步給出對詩意的演繹,又在講解時常常表達對《詩經(jīng)》這部偉大經(jīng)典的推崇。其間精到佳勝的闡釋,需要讀者細心體會。我閱讀此書時做了筆記,這里未能把所有心得都寫出來。
古時孔子以《詩經(jīng)》為教學課本,有“溫柔敦厚”“興觀群怨”的詩教說?!对娊?jīng)》之為經(jīng)典,除了本身的文學價值之外,還有深遠的政治、文化意義。例如,《生民》講述后稷一生的事跡:母親姜嫄如何神奇懷孕,后稷誕生后如何遭遺棄、如何成長、如何展露出種植莊稼的天賦、如何當了專管農(nóng)業(yè)的官員、如何施政導致谷物大豐收、如何奠立以糧食祭祀祖先的儀式。后稷是我國的農(nóng)耕之祖、五谷之神。流沙河這樣概括:《生民》是“周部族的創(chuàng)世記故事”,“宣揚的是創(chuàng)造、生產(chǎn)和興作,是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貢獻的英雄”,“這就是我們中國特色的英雄,中國特色的史詩。這些古老的觀念對我們影響深遠,中華民族后來的以農(nóng)立國,對外沒有侵略性,和這樣的故事有很深的淵源”。
從《關雎》中溫柔美麗的淑女,到《生民》里剛健為民的英雄,流沙河以其生動精彩的語言文字,闡釋了《詩經(jīng)》這部偉大的文學原典,傳揚了可貴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