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退休后,托友人找到一處山野之地,在松林與翠竹之間,蓋了幾間瓦房,他眼中的山居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我們幾位曾經的好友應邀來此小聚,應該說是前來感受山居里的煙火氣。
山居之處皆是有靈性的物體,一草一木,與隨風舞動的松濤彼此應和著,和諧而雅致。庭院與慵懶的小狗,幾只小雞在草坪中啄食著它們自以為是的食物,詳和而淡雅。讓人不自覺的心生出隱身于此間的愿景。
書中自有黃金屋。細品一杯茶,讓味蕾打開它慢慢覺醒的細胞,原來,文字的細心處,是自然與本物的碰觸才得以生發(fā)的奇思妙想。
觀風,聽細碎的雨水落在芭蕉葉上,這自然的傳承讓人心怡。在蘑菇凳上小坐,讀寒山的詩句,有種瞬息之間頓悟人生的快感。
難怪陶淵明悠然所見南山上的小菊花原來是詩句中的精靈所附體。
離開山居的瓦房,微風細雨之下是纏綿的情懷。車漸行漸遠,如此遠去……
每一個離開的人,都必須離開。每一個離開的人,都在切割之中……
愛著,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