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傳統(tǒng)灰狼優(yōu)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 算法求解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問題時會出現(xiàn)收斂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等問題,提出一種改進混合灰狼優(yōu)化算法———CLGWO。基于Cat 混沌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初始化灰狼種群,為算法全局搜索過程中豐富種群多樣性奠定基礎;提出新型非線性收斂因子的改進策略,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在灰狼位置更新中提出引入獅群優(yōu)化(Lion Swarm Optimization,LSO) 算法的擾動因子和動態(tài)權重,使灰狼具有主動的搜索能力,避免因灰狼失去種群多樣性而陷入局部最優(yōu)。為驗證改進算法的有效性,進行了8 個國際通用的標準測試函數(shù)收斂性對比實驗和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仿真實驗。實驗結果表明,CLGWO 算法在單峰、多峰函數(shù)上均有較好的收斂性、較高的尋優(yōu)精度;三維路徑仿真環(huán)境下,CLGWO 算法的平均路徑長度、平均迭代次數(shù)、平均運行時間相比于GWO 算法分別優(yōu)化了33% 、31% 、52% ,且路徑轉折少,能較好地得到全局最優(yōu)值,驗證了CLGWO 算法的有效性。
關鍵詞: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混合灰狼優(yōu)化算法;Cat 混沌映射;獅群優(yōu)化算法
中圖分類號:TP301. 6 文獻標志碼:A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章編號:1003-3106(2024)04-0918-10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無人機正向智能、高效、高精度的方向發(fā)展,已在搜索、救援、測繪、監(jiān)控等重要領域得到廣泛應用[1-2]。無人機在執(zhí)行任務時容易受到山體和建筑物等復雜地形的影響,為了避免無人機與障礙物發(fā)生碰撞,規(guī)避障礙物并且順利完成任務已成為無人機自主導航的重要內容之一[3]。路徑規(guī)劃是在無人機自身性能和復雜環(huán)境的約束條件下,從起始位置到目標位置找到一條安全、快速、低成本的飛行路徑[4-5]。路徑規(guī)劃可分為經(jīng)典算法和群體智能優(yōu)化算法[6]。經(jīng)典路徑規(guī)劃算法包括A 算法、Dijkstra 算法、人工勢場(ArtificialPotential Field,APF)算法等,這些算法有著效率高、速度快的優(yōu)點,但存在計算復雜度高、目標不可達等缺點[7]。受到自然界現(xiàn)象的啟發(fā),國內外學者提出了許多生物智能優(yōu)化算法如粒子群優(yōu)化(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果蠅優(yōu)化算法(Fruit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獅群優(yōu)化(LoinSwarm Optimization,LSO)算法等。這些智能算法可以依據(jù)不同的搜索策略迅速找到有效路徑,并通過不斷地迭代獲得最優(yōu)路徑。但是,如何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優(yōu)問題,是許多智能算法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8]。
灰狼優(yōu)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是一種新型群體智能優(yōu)化算法,是由Mirjalili 等[9]在2014 年從自然界灰狼群體狩獵行為得到啟發(fā)而提出的。傳統(tǒng)GWO 算法結構簡單、參數(shù)量少,近年來在無人機路徑規(guī)劃和避障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中,由于飛行空間的復雜性,GWO 算法會出現(xiàn)種群多樣性較差、收斂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Dewangan 等[10] 提出一種新型灰狼優(yōu)化算法———AGWO,引入無人機姿態(tài)控制和新的適應度函數(shù),能夠有效地解決三維路徑規(guī)劃問題,并且收斂速度快、全局搜索能力強,但算法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而影響路徑規(guī)劃的實時性。Li 等[11]利用Tent 混沌映射的隨機性、遍歷性和正則性提出改進灰狼優(yōu)化算法———TGWO,提出了新的初始種群優(yōu)化策略,然而采用混沌映射強化初始種群的質量,缺少針對性,并且使用的測試函數(shù)都是單峰函數(shù),不能充分體現(xiàn)TGWO 的全局尋優(yōu)能力。滕志軍等[12]通過Tent 混沌映射、非線性控制參數(shù)和粒子群算法的思想對灰狼算法進行了改進。石春花等[13]將灰狼算法與正弦余弦算法進行優(yōu)化結合,并將該算法應用于醫(yī)藥物流配送路徑規(guī)劃。王永琦等[14]混合灰狼優(yōu)化(HGWO)算法,采用反向學習策略生成初始種群,確保了初始解的多樣性,并結合歷史信息和精英反向學習證實了算法的準確性。
為了降低GWO 算法后期收斂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等問題,本文提出一種改進的混合灰狼優(yōu)化算法———CLGWO。在初始化灰狼種群方面,采用Cat 混沌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增加灰狼種群分布的多樣性;改進線性收斂因子,引入非線性來擴大種群的全局搜索范圍;提出融合LSO 算法和動態(tài)權重,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優(yōu)。通過8 種國際標準測試函數(shù)對比實驗和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仿真實驗,驗證了CLGWO 算法尋優(yōu)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在路徑尋優(yōu)時可以更加精確地鎖定全局最優(yōu)解。
1 混合GWO 算法———CLGWO
1. 1 GWO 算法
GWO 算法借鑒了灰狼種群的社會等級制度與捕食行為模式進行優(yōu)化搜索。在GWO 算法中,狼被分為4 個等級:α 狼、β 狼、δ 狼和ω 狼。狼群等級階層如圖1 所示。其中α 為狼王,主要負責群體的各項決策事物;β 狼協(xié)助α 狼并做出決策;δ 狼遵守α 狼和β 狼的指令,可以管理ω 狼。灰狼依靠這種等級制度來覓食和捕食。當圍成的圓圈包圍獵物后會逐漸靠近獵物,最終攻擊獵物。
灰狼群體在α 狼的帶領下,β 狼和δ 狼逐漸接近獵物并包圍獵物,這一過程的數(shù)學模型為:
式中:Dα、Dβ、Dδ 為灰狼個體到α 狼、β 狼、δ 狼的距離,Xα 為α 狼的位置,Xβ 為β 狼的位置,Xδ 為δ 狼的位置,X(t)為灰狼的位置,A、C 為協(xié)同系數(shù)。
式中:r1 、r2 為[0,1]的隨機量,a 在迭代過程中從2線性減小到0。因此設定a 的取值為[-2,2],C 的取值為[0,2]。
當獵物停止移動時,灰狼群就會攻擊獵物。這個過程可以通過A 從2 減少到0 來模擬。當A >1時灰狼個體離開目標進行全局搜索;當A ≤1 時,灰狼開始攻擊獵物。
雖然GWO 算法有較強的收斂性和參數(shù)少等優(yōu)勢,但GWO 算法應用于三維路徑規(guī)劃時,會產(chǎn)生以下問題:
① 種群多樣性較差。隨機初始化生成的種群不能保證良好的種群多樣性。
② 后期迭代緩慢。GWO 算法主要依靠α 狼、β狼和δ 狼來判斷與獵物的距離。因此,后期收斂速度較慢。
③ 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由于適應度最好的α狼不一定是全局最優(yōu)解,很可能是局部最優(yōu)解。當α 狼與β 狼、δ 狼距離無限接近時,就有可能陷入局部最優(yōu)。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CLGWO 算法。
1. 2 CLGWO 算法
(1)基于Cat 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的種群初始化
為解決初始灰狼種群多樣性較差問題,受文獻[15]啟發(fā),引入Cat 混沌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的初始化方法。
Cat 映射是一個二維的可逆混沌映射,在[0,1]產(chǎn)生的混沌序列分布均勻。反向學習策略利用精英個體比一般個體具備更有用信息的優(yōu)勢,通過當前種群中的精英個體構造出反向種群加入當前種群,增加種群的多樣性,并從擴展后的新種群中選取最優(yōu)的特定個體構成新一代個體,進入迭代更新。
Cat 映射是一個二維的可逆混沌映射,其動力學方程為[15]:
基于Cat 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的種群初始化步驟為:
① 基于Cat 混沌映射生成N 個初始解Xi。
② 利用反向學習策略對初始解產(chǎn)生相對應的逆序解:
OPi = K(Xdmin + Xdmax )- Xi, (8)
式中:OPi 為Xi 的逆序解,K 為[0,1]的隨機數(shù),Xdmin、Xdmax 分別為所有初始解中第d 維向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③ 將初始解與逆序解結合,并根據(jù)適應度值的遞增順序對其進行排序,選擇適應度值位于前N 個最好的解作為初始群體Ni[15]。
(2)構建新型非線性收斂因子a
在GWO 算法中,收斂因子a 從2 ~ 0 線性減小,算法搜索能力效率低,因此提出一種新型非線性收斂因子:
式中:t 為當前迭代次數(shù),T 為種群最大迭代次數(shù)。
(3)融合LSO 算法
在GWO 算法中,由于α 狼的領導作用,狼群中的所有灰狼個體都趨向于最優(yōu)的α 狼,因此具有較強的全局搜索能力,但容易失去種群多樣性而陷入局部最優(yōu)。
雄獅的比例因子影響最終的優(yōu)化效果,雄獅比例越大,幼獅的數(shù)量就越少,收斂速度越快。雄獅的比例因子β 是[0,1]的隨機數(shù),為了算法收斂更快,β 一般小于0. 5[16]。
母獅的擾動因子αf 使得母獅的活動范圍由大到小,提高了算法收斂速度,從而得到最優(yōu)解。擾動因子的表達式為:
αf = step × exp(- 30t / T) 10 , (10)
式中:step = 0. 1 (high′-low′)為獅子移動的最大步長,high′和low′分別為各維度的最小平均值和最大平均值,t 和T 分別為當前迭代次數(shù)和最大迭代次數(shù)。
幼獅的擾動因子αc 可以延長或縮小搜索范圍。找到食物后,逐漸縮小搜索范圍,擾動因子呈線性下降趨勢,增強了算法全局最優(yōu)能力。擾動因子αc 的定義為:
αc = step × ((T - t)/ T)。(11)
融入LSO 算法的擾動因子,使α 狼、β 狼和δ 狼的位置更新不趨向于α 狼,而是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加強了種群的多樣性,使算法在保證不陷入局部最優(yōu)的同時,具有較大的搜索空間。融入LSO 算法后α 狼、β 狼和δ 狼的更新為[16]:
X1 = αf(Xα - A1 × Dα ), (12)
X2 = β(Xβ - A2 × Dβ ), (13)
X3 = αc(Xδ - A3 × Dδ ), (14)
式中:設定αf 和αc 的step 為1。
(4)引入動態(tài)權重因子b
文獻[17]提出改進的粒子群算法中采用慣性權重系數(shù)ω 來優(yōu)化局部與全局搜索能力:
式中:ωmax 和ωmin 分別為最大慣性權重和最小慣性權重。
本文引入動態(tài)權重因子b,動態(tài)改進GWO 的個體步長:
式中:bf 和bs 分別為權重因子的初值和終值。引入動態(tài)權重后的位置更新式為:
X(t + 1) = b(t)(X1 + X2 + X3 )。(17)
1. 3 CLGWO 算法流程
CLGWO 算法流程如圖2 所示。
算法流程為:
① 輸入:種群規(guī)模N、初始迭代次數(shù)t = 1、最大迭代次數(shù)T、初始收斂因子a。輸入無人機約束的總代價函數(shù) F( Xi) 、最遠航程 Lmax、飛行速度 V、轉角約束為φ、飛行距離L。
② 基于Cat 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生成初始種群Ni,其中i = 1,2,3,…,n。
③ 計算灰狼算法個體α、β、δ 的適應度值,確定灰狼個體位置Xα、Xβ、Xδ。
④ 根據(jù)式(9)更新收斂因子a。
⑤ 根據(jù)式(12)~ 式(14)引入LSO 算法更新灰狼個體位置X1 、X2 、X3 。
⑥ 根據(jù)式(16)更新動態(tài)權重因子b。
⑦ 判斷是否t≥T,如果t<T,則令t = t+1,并返回③;否則,算法迭代結束,輸出算法全局最優(yōu)值結果和最優(yōu)路徑。
2 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約束條件分析
2. 1 三維路徑規(guī)劃分析
無人機在三維路徑規(guī)劃的實際應用中,灰狼個體的位置更新坐標集表示無人機的一條飛行路徑,CLGWO 算法通過位置更新策略,可以從眾多飛行路徑中搜尋到一條符合約束條件的最優(yōu)路徑。本文主要研究單個無人機在山地環(huán)境下的性能約束,由代價函數(shù)來決定。
2. 1. 1 最優(yōu)路徑
為了無人機能夠高效執(zhí)行作業(yè)任務,在不同的應用場合需要選擇一條最優(yōu)路徑。假設對于每條路徑在搜索映射對應的路徑節(jié)點為Pij = (xij,yij,zij ),下一路徑節(jié)點為Pi,j+1 = (xi,j+1 ,yi,j+1 ,zi,j+1 ),定義2 點的歐氏距離為||Pij Pi,j+1|| 。路徑長度的代價函數(shù)計算如下:
2. 1. 2 環(huán)境建模
復雜的障礙物環(huán)境會對無人機路徑規(guī)劃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對復雜障礙物精準建??梢员WC無人機安全的執(zhí)行任務。本文引用文獻[18]山地模型對無人機的飛行環(huán)境進行建模。假設K 為所有障礙物集合,每個障礙物規(guī)定為一個圓柱體,中心投影坐標為Ck,半徑為Rk,如圖3 所示。對于給定路徑||Pij Pi,j+1||,相關的代價與其距離dk 到Ck 成正比。三維障礙物模擬圖如圖4 所示,設定無人機路徑起點為Ps(x1 ,y1 ,z1 ),目標點為Pe(xm ,ym ,zm )。障礙物威脅的代價函數(shù)為:
2. 1. 3 總代價函數(shù)
通過考慮無人機的最優(yōu)路徑,環(huán)境障礙物的安全性與可行性約束條件,一條與路徑Xi 參數(shù)相關的總代價函數(shù)為:
F(Xi) = b1 F1(Xi)+ b2 F2(Xi), (20)
式中:b1 、b2 為權重系數(shù),決策變量Xi 由路徑節(jié)點Pij = (xij,yij,zij)決定??偟拇鷥r函數(shù)F(Xi )可以作為路徑規(guī)劃過程的輸入。
2. 2 無人機約束條件
(1)航程約束
無人機具有最大巡航距離,需要考慮無人機航程的約束性。假設無人機各航段的導航距離為li,能保證安全返航的最遠航程為Lmax,總航行距離為n,航程的約束條件為:
(2)速度約束
速度約束與無人機的型號和動力裝置有關,無人機的飛行速度通常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假設無人機的最大速度為Vmax,最小速度為Vmin,無人機的飛行速度為:
Vmin < V < Vmax 。(22)
(3)飛行高度約束
為了提高無人機飛過山坡的幾率,同時不會因為飛行過低撞擊地面,無人機的飛行高度應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假設飛行高度最大值為Hmax,最小值為Hmin,無人機飛行高度的約束條件為:
Hmin < H < Hmax 。(23)
(4)角度約束
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如果轉彎角度超過最大轉彎角度限制,無法保證飛行安全。無人機的轉角約束為:
(5)最小飛行距離約束
假設無人機從起始點到目標點的最小飛行距離為Lmin,無人機的飛行距離L 滿足:
L ≥ Lmin 。(25)
3 仿真實驗結果與分析
3. 1 仿真環(huán)境和參數(shù)設置
為了驗證CLGWO 算法的有效性,實驗包括測試函數(shù)實驗和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仿真實驗。實驗環(huán)境為Intel(R)Core(TM)i710510U CPU @ 4. 90 GHz,所有代碼通過MatlabR2021a 編程。本文與文獻[9]的GWO 算法、文獻[10]的AGWO 算法、文獻[11]的TGWO 算法、文獻[13]的HGWO 算法、文獻[16]的LSO 算法進行對比實驗。算法參數(shù)設置如表1 所示。
3. 2 標準測試函數(shù)實驗
在測試函數(shù)實驗方面,標準測試函數(shù)信息如表2所示,選用了文獻[19]中國際上常用的8 種標準測試函數(shù)。其中,F1 ~ F4 為單峰函數(shù),可用于驗證算法局部搜索能力;F5 ~ F8 為多峰函數(shù),可用于驗證算法的收斂性、局部和全局之間的平衡能力。本文設置T = 500、N = 30,6 種算法單獨測試30 次。測試函數(shù)收斂曲線如圖5 所示,對比結果如表3 所示。
由圖5 可以看出,由于CLGWO 算法引入混沌反向學習策略的種群初始化和新型非線性收斂因子,在灰狼狩獵搜索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在單峰函數(shù)F1 ~ F4 的對比結果中,搜索初期,CLGWO 算法的測試函數(shù)曲線呈現(xiàn)快速下降趨勢,證明使用Cat 混沌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來初始化灰狼種群,在算法迭代初期有效提高了算法收斂速率;在尋優(yōu)階段,CLGWO 算法可以更加精確地鎖定全局最優(yōu)解。對于多峰函數(shù)F5 ~ F8 ,雖然CLGWO 算法的全局最優(yōu)值沒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是算法迭代數(shù)少,收斂過程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平衡了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在標準測試函數(shù)中不同算法的平均值、標準差、迭代數(shù)和算法排名見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相較于其他5 種算法,CLGWO 算法的平均值更優(yōu)、標準差更小,排名第1。對函數(shù)F5 而言,TGWO、LSO 和CLGWO 算法的平均值相近,但CLGWO 算法的標準差最小、迭代次數(shù)少、穩(wěn)定性較好;對于函數(shù)F6 ,在理論最優(yōu)值不為0的情況下,相比TGWO 和LSO 算法,本文提出的CLGWO 算法同樣具有較好的尋優(yōu)效果,主要是因為融入了LSO 算法的位置更新策略和引入了動態(tài)權重,CLGWO 算法有效避免了陷入局部最優(yōu)。
3. 3 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仿真
在三維路徑規(guī)劃仿真中,使用Matlab R2021a構建山地模型并進行仿真實驗。無人機的飛行空間為1 000 m×800 m×400 m,起點Ps(100 m,100 m,100 m),目標點Pe(800 m,800 m,150 m)?;依欠N群數(shù)N 為30,最大迭代次數(shù)T 為500,初始收斂因子a = 2。無人機的最遠航程Lmax 為2 000 m,角度約束φ≤60°。將GWO 算法、AGWO 算法、HGWO 算法、TGWO 算法、LSO 算法和CLGWO 算法基于上述環(huán)境進行三維路徑規(guī)劃仿真,對比仿真結果的三維視圖和俯視圖分別如圖6 和圖7 所示。簡單環(huán)境中30 次實驗的算法性能對比如表4 所示。
由圖6 可以看出,每種算法都能有效地規(guī)避障礙物,且不超出映射范圍。GWO 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且路徑最長;AGWO 算法由于引入無人機姿態(tài)控制和新的適應度函數(shù)路徑優(yōu)于GWO 算法,但路徑較長,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相比之下,HGWO 算法、LSO 算法和CLGWO 算法路徑平滑,能找到全局最優(yōu)值;本文的CLGWO 算法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最短路徑,且轉折較少。
由表4 可以看出,本文CLGWO 算法相對于GWO 算法、AGWO 算法、HGWO 算法的平均路徑長度縮短了33% 、21% 、26% ;平均迭代次數(shù)縮短了31% 、17% 、18% ;平均運行時間縮短了52% 、37% 、38% ;最優(yōu)路徑長度與最劣路徑長度,CLGWO 算法均優(yōu)于其他5 種算法。CLGWO 算法在簡單三維障礙物情況下具有最優(yōu)的路徑和良好的適應性。
為了進一步驗證CLGWO 算法的優(yōu)越性,將山地模型障礙物數(shù)量增加到9,在復雜障礙物環(huán)境下6 種算法對比實驗三維視圖如圖8 所示,俯視圖如圖9 所示,30 次對比實驗的算法性能對比如表5 所示。
在復雜障礙物環(huán)境中,CLGWO 算法能夠獲得接近最優(yōu)解,LSO 算法和TGWO 算法也接近最優(yōu)解,但平均迭代數(shù)高于CLGWO 算法;GWO 算法的平均路徑長度最長,是CLGWO 算法的1. 6 倍,且容易超出飛行邊界,由于探索節(jié)點較多,導致了大量的無效轉彎,算法的搜索效率低、耗時長、容易陷入局部最優(yōu);CLGWO 算法的初始路徑優(yōu)于HGWO 算法,證明本文引用Cat 混沌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產(chǎn)生的初始種群優(yōu)于HGWO 算法的反向學習策略產(chǎn)生的初始解;CLGWO 算法在平均迭代次數(shù)也優(yōu)于其他算法,證明新型非線性收斂因子在降低迭代次數(shù)上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通過6 種算法在簡單和復雜障礙物環(huán)境下的對比結果可知,本文的CLGWO 算法優(yōu)于其他5 種算法,路徑轉折少,能得到全局最優(yōu)值,證明了CLGWO 算法在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路徑尋優(yōu)效果。
4 結論
針對傳統(tǒng)GWO 算法存在的精度低、收斂速度慢等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改進的混合灰狼優(yōu)化算法———CLGWO,應用于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根據(jù)仿真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 為了克服GWO 算法采用隨機初始化的方式,引入Cat 混沌映射和反向學習策略,增加了灰狼種群的多樣性;提出構建新型非線性收斂因子,有效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減少了平均迭代次數(shù);在位置更新階段,提出融合LSO 算法的擾動因子來更新灰狼個體位置,并通過引入動態(tài)權重,使算法能夠精確地準確鎖定全局最優(yōu)解,避免陷入局部最優(yōu)。
② 測試函數(shù)實驗表明,與GWO、AGWO、TGWO、HGWO、LSO 算法相比,CLGWO 算法具有較好的收斂效果和尋優(yōu)精度。
③ 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仿真證明,在簡單和復雜障礙物環(huán)境中,與其他5 種算法相比,CLGWO 算法的路徑尋優(yōu)和收斂速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④ 未來在CLGWO 算法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在確保路徑尋優(yōu)精度的同時,提高無人機飛行路徑的平滑性和對復雜地形環(huán)境的適應性。此外,通過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的環(huán)境感知,將CLGWO 算法運用到無人機局部避障,可以有效地改善無人機的導航性能和穩(wěn)定性。
參考文獻
[1] YAO J Y,SHA Y B,CHEN Y L,et al. IHSSAO:An Improved Hybrid Salp Swarm Algorithm and AquilaOptimizer for UAV Path Planning in Complex Terrain[J]. Applied Sciences,2022,12(11):5634.
[2] 陳明強,李奇峰,馮樹娟,等. 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的無人機三維航跡規(guī)劃[J]. 無線電工程,2023,53(2):394-400.
[3] 羅銀輝,李榮枝,潘正宵,等. 多約束的無人機動態(tài)路徑規(guī)劃算法研究[J]. 無線電工程,2023,53(1):11-17.
[4] 許樂,趙文龍. 基于新型灰狼優(yōu)化算法的無人機航跡規(guī)劃[J]. 電子測量技術,2022,45(5):55-61.
[5] 蘇菲. 基于改進蝙蝠算法的無人機三維路徑規(guī)劃[J].無線電工程,2022,52(12):2229-2236.
[6] 劉志強,何麗,袁亮,等. 采用改進灰狼算法的移動機器人路徑規(guī)劃[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22,56(10):49-60.
[7] LIU J Y,WEI X X,HUANG H J. An Improved Grey WolfOptimization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ath Planning[J]. IEEE Access,2021,9:121944-121956.
[8] 白文杰,賈新春,呂騰. 改進麻雀搜索算法在三維路徑規(guī)劃中的應用[J]. 控制工程,2022,29(10):1800-1809.
[9] MIRJALILI S,MIRJALILI S M,LEWIS A. Grey Wolf Optimizer[J]. Advances in Egengineering Software,2014,69:46-61.
[10] DEWANGAN K R,SHUKLA A,GODFREY W W. ThreeDiensional Path Planning Using Grey Wolf Optimizer forUAVs[J]. Applied Intelligence,2019,49(6):2201-2217.
[11] LI Y,LIN X X,LIU J S. An 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Solve Engineering Problems[J]. Sustainability,2021,13(6):3208.
[12] 滕志軍,呂金玲,郭力文,等. 一種基于Tent 映射的混合灰狼優(yōu)化的改進算法[J].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8,50(11):40-49.
[13] 石春花,劉環(huán). 基于正余雙弦自適應灰狼優(yōu)化算法的醫(yī)藥物流配送路徑規(guī)劃[J]. 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20,50(14):114-127.
[14] 王永琦,江瀟瀟. 基于混合灰狼算法的機器人路徑規(guī)劃[J].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20,42(7):1294-1301.
[15] 徐辰華,李成縣,喻昕,等. 基于Cat 混沌與高斯變異的改進灰狼優(yōu)化算法[J].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7,53(4):1-9.
[16] QU S T,DOU Y K,WANG Y C,et al. Path Planning ofElectric Power Inspection Robot Based on Improved LionSwarm Algorithm [C]∥IEEE 5th Conference on EnergyInternet and Energy System Integration (EI2). Taiyuan:IEEE,2021:3335-3339.
[17] XIN J F,LI S X,SHENG J L,et al. Application of Improved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Navigation of UnmannedSurface Vehicles[J]. Sensors,2019,19(14):3096.
[18] PHUNG M D,HA Q P. Safetyenhanced UAV Path Planning with Spherical Vector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 Applied Soft Computing,2021,107:107376.
[19] HE M,HONG L,YANG Z Y,et al. Bioactive Assay andHyphenated Chromatography Detection for Complex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 from Chaihu Shugan San Using anExperimental Design Approach[J]. Microchemical Journal,2018,142:394-402.
作者簡介
王海群 女,(1968—),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檢測與無人機避障。
鄧金銘 男,(1996—),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無人機路徑規(guī)劃。
張 怡 女,(1983—),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預測控制。
曹清萌 女,(1998—),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檢測技術。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803154);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F201920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