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譽,市無信不興。古今中外一些名人信守承諾的故事讓人肅然起敬。
新中國成立不久,一次,一個幼兒園接到上級通知,說宋慶齡副主席要來看望孩子們。誰知到了那一天,天氣驟變,飛沙走石。大家紛紛猜測:“宋副主席可能不會來了”,“也許,風停了再來……”正在這時,只聽大門外響起了汽車喇叭聲,宋慶齡冒著漫天的沙塵來了。幼兒園的一位老師歉疚地說:“天氣不好,您就改個日子再來嘛!”宋慶齡卻認真地說:“不,我不能失信,我應該遵守諾言。”
美國摩根財團是世界上為數(shù)不多的大型公司,有“華爾街金融帝國主宰者”之稱。殊不知,摩根家族也是靠誠信白手起家的。
1835年,美國一家名為伊特納的火災保險公司組建。它不要求入股的人馬上繳納現(xiàn)金,只需先在名冊上簽上名字便能成為其股東。當時,摩根財團的創(chuàng)始人摩根很窮,正在為如何獲得效益而發(fā)愁。這家小保險公司正符合他的需要,于是他報名當上了股東。不湊巧的是,沒過多久,在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的一名客戶家里不慎起了大火,災情很嚴重。公司如果按規(guī)定全部付清這家客戶的賠償金,就意味著要破產(chǎn)。
消息傳出,股東們非常悲觀,有的甚至要求退還股金。面對困境,摩根沒有動搖。他想方設(shè)法籌措款項,并將自己的住房賣掉,把要求退股的股東的股份全部低價收購,使投保的客戶一分不少地得到了全部的賠償金。摩根由此當上了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的老板??纱藭r的他已經(jīng)兩手空空,身無分文,公司面臨著破產(chǎn)的危險。為了拯救公司,他只好硬著頭皮做廣告說:客戶如果再到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一律加倍收取保險金,而交的保險金越多,意味著將來賠付的金額就會越多。出乎意料的是,前來投保的客戶絡(luò)繹不絕,公司終于起死回生。
信守承諾是一種品質(zhì),更是一種力量和財富。
(摘自《文史博覽》 李云貴/文)